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抹黑上訴機制  輸掉政治道德

區議會選舉臨近,各界的籌備工作亦開始啟動。在一場選舉當中,若大家是以正當手段參與競爭,勝者當然名副其實的、眾望所歸,而落敗者也只得心服口服。然而,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勝者的光環似乎不是每次都名正言順,有些落敗者只因輸在選民登記冊的千瘡百孔,與及選舉期間才突然大量湧現的幽靈選民。

令我們最深刻的個案,無論傳媒或民主黨都必定會數在2011年中西區出選的莊榮輝。2011年的區議會選舉,民主黨的莊榮輝在西環選區中以24票之微敗給民建聯的張國鈞,但莊榮輝在選舉後追查,發現該區的6座已拆卸大廈中竟然有118名登記選民。但即使有這重大發現,選舉的結果已經無可推翻,只是「種票」疑雲仍未消退,到底這些數字有多少是純粹選民沒有更新住址,又有多少是其他人士的「精密部署」?答案我們無從稽考 。但是,我們希望大家在公平公正制度下選舉,也希望對任何一個政黨或無黨派人士公平。

然而,當莊榮輝提出選舉呈請時,卻遭高等法院法官判為敗訴。理由是無法例規定選民搬遷時要申報。如此明顯的漏洞也可給蒙混過關,選舉事務署的登記制度及其公正性進一步受到質疑。

馬來西亞Bersih 4:抗爭中的女子

在馬來西亞的社會運動裡,女性從不缺席。然而,不管是媒體的焦點,還是歷史的記錄,都集中在不同政治力量之間(以男性主導)的博弈,而在這次的淨選盟集會裡,焦點即落在出席者的種族比例,卻少有以性別角度,來探討女性在社會運動裡,不論從參與人數和擔當的角色上,也越來越關鍵。在集會裡,尋找女性的身影,才發現原來民間有許多低調的神奇女俠。

陳慧君:後勤工作撐起一個集會


圖:陳慧君(左一)與Bersih後勤團隊

「要是沒有人做後勤工作,整個集會運作就會崩潰」,慧君是「社運老鳥」,在許多抗爭現場都能看到她投入其中,在這次淨選盟集會的籌備工作裡,她亦是核心一員。

大型集會準備時間有限,工作量大,政治風險高,淨選盟秘書署人手不多,但除了要承擔運動策略、組織動員、媒體宣傳等工作以外,尚要面對各種打壓風險。慧君雖然自身事忙,但看著秘書處無暇兼顧細節工作,於是與幾位義務的核心工委成立後勤小組,扛起整個大集會的地勤和物資工作。

後勤工作從來吃力不討好,細節多、繁鎖、要在短時間之內解決各種難題,最慘的是這類工作往往沒有掌聲只有批評,但慧君和組員並不介意,她們深明後勤工作在集會裡的重要性與意義。

齊澤克論難民危機

斯拉沃熱.齊澤克論難民危機
文/斯拉沃熱.齊澤克 譯/洪姆

破土編者按:難民是我們為全球化的經濟付出的代價,在這種經濟中,商品——而不是人——被允許自由地流通。多孔的邊界、被外觀人淹沒的觀念,是內在於全球資本主義的。歐洲的移民(現象)並非獨一無二。在南非,一百多萬來自鄰國的難民,在今年四月因為偷走了當地窮人的工作而遭到了他們的襲擊。

來自非洲和中東的難民向西歐的流動已經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應,這些反應,與我們在得知我們得了絕症時的反應——根據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在她的經典之作《論死亡與垂死》中描述的圖式——驚人地相似。首先是否認:「它不那麼嚴重,讓我們忽視它吧」(就難民問題而言,如今我們不大聽人們這麼說了)。接著是憤怒——這怎麼會落到我頭上呢?——在否認不再合理的時候,憤怒就爆發了:「難民是對我們生活方式的威脅;穆斯林原教旨主義者就藏在他們中間;必須阻止他們!」然後是討價還價:「好吧,讓我們來決定限額吧;讓他們在他們自己的國家建難民營吧。」然後是沮喪:「我們輸了,歐洲正變成歐羅巴斯坦!」我們還沒有看到的,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的第五階段,接受,在這裡,接受將涉及起草一個全歐計畫,來處理難民。

大埔區議會2年零諮詢通過「林村天安門」設計方案  泛民離場抗議

(獨媒特約報導)大埔區議會今早召開會議,通過大埔1億社區重點項目之一「改善林村許願廣場的旅遊配套設施」設計方案。計劃預算已增至5200萬,包括3500萬元的工程費。工黨郭永健指2項社區計劃及合作伙伴的諮詢工作已經是2013年4月18日,「請問2年半之前既諮詢係咪足夠呢?而呢2年係無再搞過諮詢。」新同盟關永業動議再諮詢居民林村許願廣場設計方案,並由下屆區議會討論,僅4名泛民贊成而遭否決後離場抗議。而多名建制派於會上強調重新諮詢是不尊重過往討論,民建聯林泉質疑泛民是為年尾區會選舉造勢,怒斥:「為反而反,立心不良,必有報應。」

民建聯區議員質疑泛民為年尾區議會選舉造勢

東北村民堵恆基總部護家園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去年通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撥款,城規會及行政會議今年也通過東北發展規劃,現時恆基、長江實業及新世界集團等發展商已收購區內8成土地,恆基亦多次於馬屎埔一帶農地張貼告示,指將進行改建。土地正義聯盟、古洞北發展關注組等團體,今早堵塞位於國際金融中心(ifc)的恆基總部門口,阻止職員上班,要求政府撤回計劃及取消「四萬呎原址換地」政策,並要求與恆基主席李兆基對話,但未獲回應。示威人士於下午和平散去。

因為一篤糞便,超越了飼養的愛?——回屈穎妍的「圈養也可以有愛」

文:Roni

今早如常上班,搖搖晃晃在車廂翻開手機上的臉書,始覺被海豚專家 Samuel 標籤了。經驗和直覺告訴我,晨早流流無故被標籤,定非好事,心內不禁盤算,到底是否海洋公園有海豚身亡,還是園內再有八十多尾藍鯨吞拿魚覆亡?

結果,答案令我異常錯愕,而且是災難性:屈穎研小姐在報章專欄稱「圈養(海豚/動物)都可以有愛」,同時更質疑香港所有養主,為什麼把狗兒一世困在那四百呎高樓。

執筆回應前,面書上有人力勸: 「Don't Make Stupid Famous! 」

但我覺得有必要回應,是故香港的確有不少這類的怪獸家長,認為參觀動物園富具教育意義,而作為動保的反面教材,卻又找不到更貼切的例子。文章中,屈小姐極力鼓勵女兒做壞事,教她們投身海洋公園動物訓練員 / 飼養員行業,原因是她看見員工細心檢查熊貓糞便的情境,充滿了親情、充滿了愛,感覺上,飼養員是父母,被圈養的熊貓就子女。

歐洲難民潮:人道主義背後的宮心計

歐洲難民潮:人道主義背後的宮心計
文/傅正

破土編者按:最近難民潮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使得歐洲「民主政府」被迫做出妥協。然而問題是,怎麼處置這些難民?本文作者認為,歐洲面臨了兩種選擇:一、圈塊地把難民養起來;二、通過勞務合同,把難民變為廉價勞動力。前者花費高到令人無法忍受,第二種勢必會搶走公民的飯碗。不管哪種結果都會激化難民與公民之間的經濟矛盾,這種矛盾會以種族歧視和文化歧視的方式表現出來。

9月2日早上六點,3歲的敘利亞庫爾德族小男孩愛蘭·科迪(Aylan Kurdi)終於漂到了他的目的地,那是土耳其度假勝地博多魯姆(Bodrum),「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的故鄉。小愛蘭的照片著實揪住了全歐洲人民的心,從這個角度看,他死得其所——他的生命引發的人道主義憂慮至少使得歐洲「民主政府」被迫在難民問題上做出妥協。關於這件事的報導和評論充斥了各大媒體。然而,這樣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卻被忽略了:吸收了難民之後呢?又該怎麼處置難民?

記得德國公法學家卡爾.施米特曾提醒人們:

內地電影史里程碑:同志電影《尋找羅麥》過審

【綜合報導】內地導演王超日前公佈其新作品《尋找羅麥》通過北京政府審批,成為中國首部過審並且可以公開放映的同志電影,引起大眾議論紛紜。

獨立電影人王超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曾執導《安陽嬰兒》丶《江城夏日》等多部文藝片,當中《江城夏日》曾獲頒2006年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注視」競賽單元的最佳影片獎。這次開拍《尋找羅麥》,他邀請中國知名藝人韓庚和法國影帝杰瑞米.埃爾卡伊姆(Jérémie Elkaïm)當票房保證。他在8月29日在微博發佈電影過審的消息,說:「電影局的一小步,就是電影人的一大步。新片《尋找羅麥》剛過審。不易,可喜。」並隨博文附上韓庚於的劇照。第二日,韓庚也在微博上發文:「尋找羅麥,久別重逢。」有網友問電影何時上映,韓庚工作室聲稱:「大約在冬季!」,意味著電影將會在年底放映。

傘後組織「灣仔廣義」推公民參與 「由傾計開始」

(獨媒特約報導)地區組織「灣仔廣義」今日(9月9日)與傳媒茶聚講述理念,召集人梁柏堅指組織致力推動公民參與地區事務,「由傾計開始」,並透露認真考慮參選區議會的成員「不只一個」。另一召集人區麗莊指,組織的工作不限於區議會選舉,會長期推動公民參與,凝聚社區。灣仔廣義又發表聯同中大社會學系進行的《灣仔社區規劃願景研究》,透過民意調查了解街坊對地區政策的期望,以此訂定組織的發展路向。

和平佔中其中兩位發起人,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及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到場支持,表示認同組織將民主商討帶入社區管理之中。梁柏堅指他與區麗莊雖然是和平佔中義工,但絕不會打著佔領旗號做社區工作,「公民參與才是我們的精粹」。

【文化論政】阿透:社區白象 以灣仔為例

圖片來源:阿謙@灣仔好日誌



「摩頓台活動中心」建議

梁振英在2013年1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佈為全港十八區每區預留一次過1億元撥款,讓區議會在任期內推行「社區重點項目計劃」,以推行「長遠效益的項目,當中包括工程及非工程項目」。灣仔區議會的建議是樓高三層的「摩頓台活動中心」,其中包括200平方公尺(約2,200平方英尺)的禮堂,100平方公尺(約1,100平方英尺)的活動室,以及約300平方公尺(約3,300平方英尺)英尺的社區園圃暨天台花園。預算1億4,000萬,其中4,000萬是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出;當中除主要的建築費以外,宣傳活動費佔700萬,另外每年運作經費約490萬。


諮詢不足 規劃倉促

由於諮詢不足和前期規劃過於倉促,此項目在選址、設計和運用公帑上存有重大缺陷。由建制派把持的灣仔區議會於《施政報告》發表半個月後(2月5日)旋即召開了第一次的「社區重點項目工作小組會議」,會上各區議員馬上敲定了興建社區會堂的初步建議,其理據是區內活動和展覽場地不足,而在第二次會議上(4月30日),已一致通過位於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後方的兩個排球場做為選址。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11
  •  2312
  •  2313
  •  2314
  • 2315
  •  2316
  •  2317
  •  2318
  •  231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