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黃台仰:勇武是唯一出路  岑敖暉:須考慮每人承受後果程度不同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為去年佔領運動前的罷課行動一週年,浸大學生會星期二晚舉行講座,討論雨傘運動後的社運前路,包括公民抗命及以武制暴兩條出路。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認為在面對中共殖民的形勢下,勇武抗爭是唯一出路。前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則表示,大型的社會運動是和政府搏奕的過程,必須要有效地出牌,不然在勇武過後卻未能影響政權的決定;而且每名參與者所能承擔的後果及程度亦有不同。

岑稱雨傘時和沒選擇和更多市民「去傾」是錯誤決定

岑在講座中重提學聯在928時曾被指「叫人散水」,他表示是因為有消息指當晚用橡膠子彈,因為有需要對街上的人負責任,不能讓他們在危險的處境當中。「事後可能真係錯的決定,但需要對當時街上的市民負責。」他表示,當日網上的「血洗金鐘」訊息的確影響了學聯的決定。他又提到,雙學在佔領運動期間沒有選擇和更多市民「去傾」,而是和佔中三子等成立五方平台是錯誤決定,令消息未能流動,更多人參與決策。

團體辦雨傘運動一周年紀念活動  冀延續雨傘精神

(獨媒特約報導)雨傘運動即將踏入一周年,民陣今日與同多個團體舉行聯合記招,宣佈一系列紀念雨傘運動一周年的活動。民陣以「抗戰無罪 毋忘初衷」為宣言主題,指出香港人經歷雨傘運動後,仍然「撐得住」,期望港人能透過在9月28日前夕和當天活動中反思過去,尋找未來民主的出路,追求真普選。

民陣副召集人陳樹暉強調這次記者會只是作為一個「聯合宣傳平台」,無法估計市民出席928紀念活動的人數。他又表示,這一系列的活動並非「一個動員運動」,因此「不太需要重視人數問題」,各團體亦有自由決定紀念活動的形式,但民陣不會作出再佔領的呼籲。

成立「全民反政治打壓運動」聯盟

民陣秘書處及民主黨成員區諾軒則指出,將成立「全民反政治打壓運動」聯盟,支援受政治迫害的人。他提到雨傘運動後政治檢控增多,有需要在經濟上支持不同受害者。另外,支援有需要人士的雨傘基金亦已「洗得七七八八」,因此有必要再籌款。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則指出「這是運動延續的最起碼條件」,鼓勵市民踴躍捐款。

日常生活作為後殖民香港的重要文化權利

此文為 Urban Diary 城市日記的序

文:司徒薇

今天,無情的發展主義在港肆虐,即使是最日常的生活方式我們也不得不聲嘶力竭去爭取及捍衞,情況教人神傷。《城市日記》的動人故事尖銳地告訴我們,那些或年長或年輕的街坊鄰里,如何滿懷創意地保衛各種文化承傳,使其免受都市重建及地產炒賣的摧殘,令我城不至落得只剩下奢侈品牌和觀光地標的境地。

我向此書的製作團隊致敬。他們向世人宣說,諸如香港的後殖民城市其實蘊藏微小、平凡但饒有價值的文化遺產。以世界標準來衡量,後殖民城市或算年輕,但我城珍貴的地方,是它記錄了平民百姓如何運用他們矢志的影響力,塑造了香港的今天——即使他們的努力往往被摒棄於官方與殖民歷史之外。

《城市日記》透過車行老行尊吉叔、大坑傳統舞火龍靈魂人物輝哥和特技人暨女鼓手朱自然的故事,告訴我們今日潮流食肆林立的大坑,如何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客家村落,演化成香港本土文化中不可或缺,充滿傳奇故事和獨特風俗的社區;光漢台三十間石屋的小販工匠、小店食肆、米行及魚檔肉舖,自一八九九年起便聚集人民、商戶甚至盂蘭勝會的猛鬼,現在卻不敵士紳化磨刀霍霍的威脅,危在旦夕。書中也描述坪州這個古樸,至今仍不沾汽車廢氣的離島社區,以及大黎的夕陽漁業,如何因填海及過度海鮮消費而承受嚴重打擊。

官裁定表面證供成立 辯方稱行管會召警屬非法

攝:Figo Chan

(獨媒特約報導)反東北衝擊立法會一案今午繼續審訊,雙方就警方是否有權力拘捕示威者及行管會與立法會權力關係等盤問控方證人,包括立法會助理秘書長盧思源及前任立法會秘書長吳文華 。在盧思源及吳文華作供後,裁判官溫紹明裁定全部控罪表面證供成立,將接受辯方求情。辯方大律師郭憬憲指出行管會成員的三人決定凌駕了立法會職能,質疑行管會於示威當天沒有權力授權予警方執法,即非法拘捕了多名被告非法集結、強入進入及阻差辦公等罪名。

立法會行管會主席曾鈺成於下午4時多被傳召作供。辯方律師提醒今日傳召的身份是行管會主席,促請他誠實回答問題,曾亦稱不會考慮引用權力及特權法拒絕回應部份問題。裁判官後稱暫停聆訊至明天,提醒證人在休庭期間不得與外人及律師代表討論案情。曾鈺成稱他明早有公務在身,將會在明天下午繼續作供,如有需要或會考慮於星期四繼續聆訊 。

樂視體育奪得英超轉播權  稱會全面本土化

(獨媒特約報導)樂視體育今日下午舉行記招,宣佈獨家奪得16-19年度連續三季的香港區英格蘭超級聯賽播映權。樂視體育在其新聞稿中指英超將徹底告別「傳統電視台」,進入由互聯網公司主導播映的時代。公司一眾高層稱會「入鄉隨俗」,樂視體育會實行全面本土化。

IMG_5527

武俠的本土意義

近年,「本土派」在一些人眼中成了激進、衝動及港獨的代名詞;不斷被保皇黨醜化及抹黑。但另一方面,卻連民建聯都說要構建他們的本土論述。一時之間,本土一詞及對本土派在政治光譜上的認識莫衷一是;這固然是本土派究竟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使然。但本文則會嘗試以另一角度切入,置焦點於「武俠」對現時香港的本土派政治及實際環境之中作闡述。

「武」

在雨傘革命後期,開始有人組織了「勇武派」,宣揚以武制暴的理念,試圖抗衡及挑戰和理非非的信仰。成效如何,相信大家心裡有數。不過,其所代表的武似乎慢慢地滲入了本土及社運當中。

不少人談勇武,必然把他們與衝擊、激進及任意莽為等扯上關係。然而,「俠以武犯禁」其實是具有相當的時代背景的。《韓非子》中關於古代之俠的一些特徵例如目無法紀、聚眾藏奸、好武揚名及擅長暗殺等都是統治階級及當時法家所追求的律治(易中天語)不容的。對於統治者而言,具有武力殺傷性的武俠是危險的;而對國家制度而言,具有挑戰權威精神的武俠也是危險的。

儒道兩家談俠

大數據年代:提供愈少個人資料 洩漏風險愈少

在大數據年代,個人資料猶如一塊拼圖,別人手握愈多你的資料,就愈能拼合出你的身份。個人資料有時也像一條門鑰,如落入不法之徒手中,便猶如可在你的家中自出自入,知曉你的祕密,換取利益。

早前著名第三者網站Ashley Madison的用戶個人資料被盜所觸發的連鎖危機,大規模的家庭糾紛或是預料中事,然而由於當中涉及全球不少達官貴人,有犯罪者看準時機隨即利用資料作詐騙,更有兩名用戶因此自殺。因此,活在這個世代,我們必須認清我們的「數碼財產」,並好好保護。要保障個人資料,免於受到他人不必要的騷擾(如促銷,揭秘),核心是要保障私隱;原因顯淺,個人資料收集愈少,洩漏風險自然愈少。

上週鍵盤戰線主辦的「邊個撐你?」記者會,發佈2015網上服務供應商(下稱ISP)的私隱及資料披露調查報告,讓本地的私隱議題再三升溫。報告對本港九間網絡服務供應商的私隱程度進行評級,當中最高評級的是「謎米香港」及「香港獨立媒體網」,而評級較低的則是「香港高登」、「親子王國」等。

個人資料收集愈少 洩漏風險愈少

反東北衝擊立法會案 曾鈺成下午出庭

圖:前立法會秘書長吳文華及立法會助理秘書長盧思源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6月立法會審議新界東北期間,多名反對新界東北發展的示威者被指闖入立法會案件,今早在東區裁判法院續審。立法會助理秘書長盧思源早上先作供,前任立法會秘書長的吳文華及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下午或會出庭作供。

早上開庭時,辯方先遞交呈堂文件,控方表示想知道辯方用那些呈堂文件,當中包括一些剪報。裁判官表示公道起見,先讓控方「睇下先」。

辯方代表律師郭憬憲問到,在背後會否有條文阻止他回答一些內容。盧回答表示,需要行管會授權的內容才能回答及披露。郭表示,有理由相信當日即6月10日的會議記錄文件內1-19段以上,即22段-30段,相信是有關行管會上委員的意見。

盧思源表示不記得當日會議內容,整個會議階段都在場。他表示記憶中,會議的內容是報告6月6日的會議情況及6月13日的會議安排,而自己當時是代表秘書處向行管會匯報。

辯方問到盧思源有關立法會級別的分別,盧回應指,一旦當示威人士離開示威區,欲進入大樓,便是第二級。

辯方及後要求盧攜帶6月10日的會議記錄在下午到法庭,盧表示先需要行管會的授權才能作此決定,及會尊重法庭的裁決。

不再需要藝術的世界

上年差不多這個時候(確切日期是9月27日)在政府總部前,大批警察圍困著公民廣場內的學生;與此同時,相隔著憑空升上的鐵圍欄,數以千計的市民包圍著數百在場的警察。除了支援學生,更監察著警方的行動。很多市民在昨夜已嚐到警方的胡椒噴霧,是不安與擔憂令他們仍拖著疲倦與失眠的身體留守現場。

我遇見熟悉的臉孔,他昨夜就站在示威人群的最前線,胡椒噴霧不捨地追著他的雙眼。他告訴我,當時他只能一隻手掩著眼睛,另一隻手緊握著鐵馬。他忍受著刺目的疼痛,卻沒有後退的念頭。黑暗中不斷地有人扯開他掩眼的手,為了把胡椒噴霧射入他的眼睛。當他感到警棍打在他的頭上時,他終於退下前線的人潮。在後面,有陌生的人用清水幫他清洗雙目。當他感到臉與眼睛舒服一點後,他又再衝上前線的鐵馬,為別的人爭取退下去清洗雙目的時間。

他告訴我他昨夜一直在這裡,天光時才回家洗了個澡立即又趕回來。他擔心學生會再次受到警方的暴力。他住在元朗,那時他連站起來也顯得很吃力。於是我們趁難得的安靜坐在路邊,抽一口煙,話不多。他是個出色的舞者,表演藝術家,也是個才華洋溢的音樂人。

藝術家給人的印象,更多的總是保持著一段距離的旁觀者。他卻是熱血的參與者,期待以藝術積極的介入實現社會改造的實踐者。那一刻我突然想起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藝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一個不再需要藝術的世界。

德昌電機內地工人罹患血癌 上市公司違法懶理命危工人

文:陳珍妮@紅氣球

港交所今年七月就上市公司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提出檢討諮詢,建議上市公司應公開更多涉環境及勞工等範疇的相關資料。9月17日職工盟與中國勞動透視召開記者會,要求港交所立法強制上市公司披露勞工權益範疇的資訊。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回應港交所關於檢討《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時指出,是次諮詢,港交所與上市公司黑箱作業,港交所建議把勞工範疇的資訊由「建議披露」提升至「不披露就解釋」,但不解釋根本無後果,港交所根本是在做門面功夫,員工、市民及投資者都是持份者,有權知道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的情況。

德昌電機(HKG179)在深圳的全資子公司華生電機的疑似職業病受害人鄒秀華,出席了記者會並就他的案件發言,講述了公司如何不遵守職安健的法規,令員工患上血癌,德昌同樣無如實向公眾反映這些職安問題及可能潛在的風險。關注內地工人權益的勞工機構中國勞動透視表示,德昌電機為香港上市公司,不單止應在香港履行義務,其在外地的子公司亦需要遵守當地的法例。根據內地的《安全生產法》,企業必須向員工披露所在工作場所接觸的化學品,很明顯在內地的工廠沒有依法,而這些資訊更加沒有在香港的資料中顯示,暴露了這類香港上市公司內地勞動者的保障及監管企業的力度極為不足。

工場內環境惡劣,保護工友措施不足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05
  •  2306
  •  2307
  •  2308
  • 2309
  •  2310
  •  2311
  •  2312
  •  231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