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羅沙
近日,一宗印籍傭工被虐待及剝削的新聞給了大眾社會一個機會,去看清楚被香港所謂的「自由經濟」及女性在勞工界的高參與率(百分之四十八)這些表面所蒙蔽的真相-從遠方到香港打工的女傭必須忍受不自由勞工。
案件於9月18日在灣仔區域法院審理,兩名香港僱主被控對印籍女傭 Kartika 作出虐待其身的行為及其他方面的剝削,最後大部份控罪成立,兩人被判監禁。除了於聆訊時聽到的案件詳情,包括女傭每晚均被緊綁著於洗手間睡覺及重複被僱主以鞋、單車鏈或熱燙斗毆打;法官的判詞亦顯示了政府現時的態度及有關政策正正是導致如 Kartika 般的外籍傭工身處不公平及危險的工作環境的因素。
主導暴力襲擊的女僱主被判監禁五年半,參與度較低的男僱主則被判監禁三年三個月。此判決是否真的達到正義?兩被告的刑期是否足夠?
要回答以上問題,我們必須作更深入的思考。兩個殘酷的僱主是否已得到應得的懲罰?
初次聽到判決的人也許會認為被告的判刑並不重。他們應為只被監禁三至五年半而感到慶幸。如此判刑只是象徵式的懲罰:法官針對不同指控分別作出從九個月到四年的判刑,然而這些刑期會在法官指令下同時進行而非連續進行,因此被告的坐牢時間並非真的等同被判的最長受刑時間。難道必須要精神錯亂或死亡等更嚴重的折磨才能讓法官判決更重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