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碼頭工人罷工,各路的朋友都以各種方式聲援碼頭罷工工人。這時的我,身在台灣,卻在經歷另一場的戰爭。打開Facebook,見著碼頭罷工新聞,但身上是從華光社區抗爭帶來的痛。
華光社區是什麼?(注1)
華光社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和大安區交界地段,緊鄰中正紀念堂和師大永康街商圈。這是清一色的低矮平房,曾經是日治時期的台北刑役所,也是日本人在台灣蓋的第一座西式監獄。國民政府接收後,此社區成為法務部的員工宿舍。
1963年台北監獄搬到龜山,愛國東路開通,中華電信、台灣郵政等大型單位進駐。1990年中正紀念堂也正式對外開放。華光社區,從前是沒人願意住的監獄區域,但台北市的快速發展,使這一帶有了現代化的風貌。2007年,行政院提出四大金磚計劃,華光社區正式被納入國家未來發展藍圖中,更被賦予「台北華爾街」稱號。2012年10月,行政院召開跨部會議,決議將台北華爾街改名「六本木計畫」,過去所稱的「金融特區」僅部分保留為金融區,其他則計畫變更為國際觀光旅館、購物中心,並以杜拜月亮塔、東京六本木為目標。無論是華爾街還是六本木,看到的都是資本堆砌的華麗。(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