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水貨「市場」:興旺與艱難](/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同一個國家,內地與特區之間,一閘之差,煙酒糧油等副食品的價格和質素相差甚遠。這造就了水貨活動的興旺,水貨客從本地批發商「購貨」,然後裝成自用或盡量不被懷疑的情況下,過關進入內地後轉售予內地「收貨商」,整個活動有著固定流程,並標明賣出買入價格,水貨客就成為了兩地商戶貨物物流的「承運人」,當然,他們能賺取比正常稅金低得多的差額作報酬。不像香港某人大所說的澳門已解決水貨問題,而是這種在內地屬違法的活動,正變得更聰明和謹慎,同時仍十分興旺。
離關閘口岸只有兩三分鐘路程的彩苑商場及周邊的地舖,幾乎全是當貨品批發,更正確地說,這些貨是讓水貨客購買走私回內地。貨品種類包羅萬有,有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香煙、酒、奶粉、洗頭水等日用品、連盒裝飲品都有。
在附近周邊居住的澳門市民反映,水貨客活動一般由早上九時至晚上約十時,交易、聊天、打包等,整天都十分嘈吵,有居民指一年最安靜的時間,就是農曆新年那幾天。另有居民反映,部份人在附近的唐樓梯間拆貨甚至大小二便,由於唐樓沒有管理處,「有D水貨客甚至跑到樓上一些單位交易,有D單位外面更裝上閉路電視」。除了噪音和安全問題之外,該區附近每日有大量貨車出入上落貨,貨物堆積在巷內,「造成不便之餘,亦弄得屋企內都是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