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我們從頭來過......罷去海洋公園?](/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春光乍洩》,一齣 1997 年以同性戀為材的賣座電影。戲中,張國榮飾演「何寶榮」,梁朝偉飾演「黎耀輝」,兩人為尋覓茶几上花燈的伊瓜蘇瀑布,共赴阿根廷。
於是乎早前,海洋公園重塑該電影的經典場面與對白:海馬標誌下,兩位穿上孖煙通的同志佇足相擁,山盟海誓相約看「可愛動物」。這則廣告,幾近獲得網民一面倒的掌聲,大讚園方思想前衛、多元包容。老實說,整個正面的輿論氛圍下,任憑再大的膽子,誰敢跳出來,批評公園政治不正確?
可是,頭盔還是先戴妥,我的立場並非「反同」,而是對於香港人不加批判,支持公園廣告,我是感到不智,某程度,甚至有點不齒。為什麼?大家要理解,平權運動的精神,是出於對弱勢的關顧,而背後價值就是自由和平等,哪管是社會爭取同志平權、性別平權,還是種族平權運動也好,很多時,大家往往忽略的,反而是一撮「非人類的弱勢」——動物,即是物種的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