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在11月29日正式向運輸署提交申請,加價8.5%,原因幾乎年年一樣,油價高企、工資及其他營運成本上漲和鐵路競爭等。近年新增的一個理由是區議會阻撓巴士路線重組,加上路面擠塞,令營運效率減少。這些理由重重覆覆,但似乎都經不起最基本的考驗。
油價高企、工資上升,這個不難理解。但為何同屬載通旗下的,剛獲延續專營權的龍運巴士,以及新創建集團旗下的城巴和新巴都沒有申請加價?難道這三間巴士公司又沒有受到這些因素影響?
鐵路競爭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在11月29日正式向運輸署提交申請,加價8.5%,原因幾乎年年一樣,油價高企、工資及其他營運成本上漲和鐵路競爭等。近年新增的一個理由是區議會阻撓巴士路線重組,加上路面擠塞,令營運效率減少。這些理由重重覆覆,但似乎都經不起最基本的考驗。
油價高企、工資上升,這個不難理解。但為何同屬載通旗下的,剛獲延續專營權的龍運巴士,以及新創建集團旗下的城巴和新巴都沒有申請加價?難道這三間巴士公司又沒有受到這些因素影響?
鐵路競爭
聯署信由來
早前十一月初,反核之眾成員查閱立法會網頁,得悉其「環境事務委員會」(以下稱「環委會」)計劃在12月18日會議中討論「電力檢討」有關事宜,並邀同「經濟事務委員會」(以下稱「經委會」)成員一起討論。雖然不對電力問題進行獨立的環境影響討論,而要與港式主流經濟角度配合,對「環委會」來說,無疑是自行降格,但正因如此,反核之眾更要喚起議員注意核電帶來的千秋萬世環境傷害,故草擬了「停用核電聯署信」。
信中提出強烈證據,說明(一)香港毋須用核電也夠電用,(二)核能也是排碳能源,(三)港人被政府和電力公司迫用核能,其實是被迫用「無良」電力——核電生產流程中對多個弱勢組群的人民造成輻射傷害,(四)核電廠是沒有也沒法購得保險的發電廠,香港縱使化為輻射廢墟我們亦休想獲得賠償,(五)也正因如此,出了嚴重意外,政府與電力公司自會極力隱瞞,免生索償追討事端。
誠言,相比起「守護龍尾大聯盟」其他成員,包括各個環團、大專朋友等,我在龍尾運動中付出的簡直是小毛見大毛,不值一提。但,我是切切實實的當區居民啊,在我身處的社區發生這些荒謬絕倫的事,我也不去參與的話,枉為規劃師吧。尤其是,事件發展至今,給外界的印象都是堅決反對興建龍尾人工沙灘的都是一班熱心保育人仕、區外熱心市民,但當區居民的聲音總是出不到。為件事好為自己增加對社區的了解也好,我一直都很想知道居民和在這裏做生意的人到底對事件有什麼想法。
上星期六跟土盟幾位義工入龍尾附近幾條村派傳單,入信箱,這是我們之前一直沒有做的事。然後這幾天,不時有幾個電話打來。當然,很高興的,有來電的跟我談了很久,「我們這帶的非原居民都反對的」,聽著聽著,都知多了這幾條村的勢力分佈狀態。其實我知道的,這幾條村的現有居民九成都是外來搬入的,外來的大都是因為喜歡寧靜鄉郊生活才搬進來,那會想要附近大搞旅遊點,要假日出入都水洩不通呢?從我較熟的幾位街坊口中也聽到,各自所認識的朋友及鄰居大都反對,認為建人工沙灘沒有必要,知道這都只是為配合地產發展的。當然我不能斷言這九成的非原居民全都反對,無做過全民普查我總無法判斷支持/反對/無意見者的比例。但肯定的是,大家都被區議會代表了。
同性戀恐懼 (恐同,homophobia)在無知的土壤中滋長,再加上肆意渲染的誇大陳詞,讓恐同病毒在都市中蔓延。香港也在恐同瘟疫下大倒退,性傾向平等機會條例討論了17年,以往立法不成,政府都會做樣搞諮詢,今次立法會竟連公眾諮詢也否決了,香港可堪稱為亞洲恐同大都會。
在恐同文化下,同性戀者承受汚名帶來的小眾壓力(minority stress),包括普羅大眾的反同態度,家人或朋友的拒絕,在就業、住屋及基本權利的歧視對待,以至反同暴力等。加上日復一日被批鬥:「你變態、你有病、你有罪!」這些惡毒言詞亦會侵蝕心靈,形成內化恐同 (internalized homophobia)。《汚名與性取向》是這方面研究的入門必讀。多項研究均指出恐同危害同志身心健康,其中對紐約市一千多名男同志的研究顯示,內化恐同指數越高,精神健康越受影響,如萌生抑鬱、焦慮、內疚或自殺念頭等,感情關係亦越不穩定,並越大機會有高風險的性行為,而傳統教會內同志基督徒的內化恐同更比一般人高。
隱晦同性戀的現象
左:北韓官方twitter的宣傳tweet。右:樸重根惡搞北韓的tweet,並因而被檢控。
南韓攝影師兼社運人士樸重根(譯音,Park Jung-geun)因轉發北韓官方Twitter的「推文」(Tweet),於今年1月被逮捕。案件於上週判決,監禁10個月,緩期執行。據CNN的報導指出,2008年保守派總統李明博上場初期,運用《國家安全法》拘捕網上發布「支持北韓言論」的人只有5人,兩年後急升至82人。該法例適用範圍愈來愈廣泛。
樸重根被檢察機關起訴違反《國家安全法》。儘管此案引起了國際媒體廣泛關注,當時南韓媒體的報導仍極少。此案當時引起一輪《國家安全法》的爭議,該法禁止「作出有利於敵人的行為」,然而未指出到底甚麼行為是「有利於敵人的」。
剛過去的星期日(11月25日),城市電訊員工到銅鑼灣街頭設置街站,搜集市民簽署,促政府盡快批出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多名城市電訊藝員也到場參與。已轉投城市電訊,曾在電視廣播(TVB)服務達33年的藝員-艾威,以結婚的比喻政府遲遲不發新牌,形容係人都「火都蒞」外,更指出一台獨大、壟斷電視市場的惡性循環。
「香港樂迷,地下樂迷。」
這原本是這文章的標題。
出於眾多原因考慮,這標題還是給改了。
不過,標題怎樣也不是最重要,我還是想借原本的標題,簡單說一下。
這裡把樂迷分成兩類,是因兩者在本文中的定位有所不同——而事實上,兩者亦甚少有相互交流,甚至是相互敵視。當然,在今天千絲萬縷的的互動社會之中,我們難以以單單兩詞把全港樂迷分成兩類;但為了方便討論,請容我就膚淺直接地把香港樂迷分成上述兩類。
這裡指的「香港樂迷」,是那些對香港地面主流樂壇的追隨者。對此,「地下樂迷」通常嗤之以鼻,多以「過於商業」為經,「井底之蛙」為緯,對前者大肆批判,認 定只有地下音樂,才是世界音樂的真理。至於這裡指的「地下樂迷」,自然也就不明自曉,是指一眾在維繫著獨立音樂生態圈的好樂之人。後者的組成者沒有前者的廣泛,band仔和社運人士往往佔了最多數,形成一個獨立於主流音樂圈之外的次文化圈。 (當然,「主」﹑「次」之分其實也相當含糊,容易引起爭論)對於地下樂迷,香港樂迷老實地貫以一套白白的偏見,最主要來說,一個「嘈」字在他們的眼裡,往 往可以涵蓋地下音樂界的萬千韻律,一句「壞」可處決整個地下音樂的圈子;最後,流於寡聞與無學,前者往往被眼前單一而畸型的樂壇所完全蒙蔽和局促了。
但這裡有一個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