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對生命的尊重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看到報導指美國有警犬因為重病而要安樂死(相比起「人道毁滅」,個人寧願用「安樂死」這個詞匯,至少「安樂」聽上來是正面的,而「毁滅」是負面的),惜日同僚在醫院門口列隊送牠最後一程。

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

看到這則新聞,心中不期然想起「活剥皮毛」的新聞。同樣身為動物,為什麼待遇如此不同?

先戴頭盔,小妹並非素食者,所以也許沒什麼資格談保護動物。然而在我的認知和小時候在菜市場所見,宰殺動物,不是要一刀了斷,把動物受苦的時間縮短?當然,有聽說過各種殘忍和不人道的屠宰方法,不過除卻動物皮毛外,肉食的產品,「理論上」應該還未至於那麼恐怖⋯⋯所以「君子遠庖廚」的自欺不無道理。

是怎麼樣的教育、社會風氣、道德風氣才會發生報導中的事?為一隻犬送別?

人類,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人類,可能是世上最殘忍的物種。動物界互相殘殺,只為生存。然而,人類殘殺動物,只為金錢利益,滿足個人私慾,如皮草、象牙就是明顯例子。

他們的奧斯卡得獎演說,從電影走向社會

看奧斯卡,得獎名單當然重要,但當獎項塵埃落定,典禮曲終人散之後,重點漸漸就從獎項花落誰家轉為得獎者的致謝辭。

雖說感謝始終是致辭的主調,但在感謝以外,很多得獎者把握難得的機會,在台上可享自己對某些議題(尤是與他的電影有關的議題)的看法,意圖把電影從娛樂文化層面推至社會層面,讓大眾的目光不只逗留在星光熠熠的明星、服裝之上,而是有更深入的信息跟觀眾分享。

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 - Graham Moore

多年前,蘋果教主Steve Jobs憑一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鼓勵了不少人;今年,憑《解碼遊戲》(The Imitation Game)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的Graham Moore,在台上說了一句類似的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同樣惹來全場的掌聲。

這一句 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說得擲地有聲,也跟《解碼遊戲》的主題遙遙呼應。這個世界,有很多人因為「不同」,招來別人的恐懼、歧視,承受了不應該的壓力,繼而走上絕路,Alan Turing是例子,而今日站在台上的Graham Moore年輕時也幾乎因此而了結自己的生命。

我要真小販全紀錄!

文︰Ryan, 原人 攝︰高祈

政府趕絶桂林夜市,打壓和抹黑小販,漠視地攤檔口對香港的貢獻,無視小販的「真正」價值。

初二(20-2-2015),聯區重建街坊互助平台、深水埗文化館、活在觀塘、青年重奪未來、大專政改關注組、土地正義聯盟及樹仁行動在深水埗發起"我要真小販"的活動,反應熱烈,千人空巷,facebook上一周內已有超1300人參與活動,超過35個社區和文化單位響應,百多人擺設地攤。用行動實踐人人都可以做小販,藉文化墟拓寬小販想像,小販是藝術,也可是生計,期望跟市民分享文化、手藝和心意。歌手香蕉奶為我們獻唱,而深水埗的單車團體「慢騎主義」派發自家咖啡、曲奇。占卜、音樂、繪畫、贈衣...各式活動,希望賦予小販墟市的文化意義。

地攤夜市從來是經濟和社區復興的契機,可惜斷送在管理先行的官僚手上。社區營造復興需要文化結合經濟生活,小販管理得宜,為地方添色彩,多元化社區經濟,形成自由行以外的發展潛力。

讓我們重溫當日的盛況,32個單位的故事,為何要走出來呢?

1. Jessica&Joyce

韓國人置業越來越難?

香港人置業困難之大,相信是冠絕全球的瘋狂現象。要應付房貸,單以不吃不穿 20-30 年,也難以儲備足夠資金繳付不斷飆升的樓價和樓宇按揭。因而,現在不少新婚夫婦,因面對嚴峻的置業環境,都改以投入租房市場,希望一邊租房再另一邊留待備用資金,等待樓市一旦再次下跌時,可以獲得一生難求的置金黃金機會。但正因如此,現在連租房市場的價格,也因需要增大而越來越高。因為未能置業而推延甚至放棄結婚或生育下一代的決定,相信香港也是世上鮮有的奇異案例。

看著韓劇,我們常留意到劇中的主角,他們不是住在美輪美奐的精緻房子,就是住在多房多廳,與一整家人相處和洽的獨立屋子。然而,這只是劇集包裝的虛構情境,根據最近韓國最大的租屋網站「不動產 114」的數字顯示,韓國人一直依賴租住房屋的傳貰制度,它們要求的金額越來越高,現在單在首爾區,便需要平均3億3千多萬韓圜(即約港幣 $230 萬),是韓國家庭平均年收入的約 6 倍(一年平均收入為5 千6百萬韓圜,即約港幣 $39萬),可見對一個新婚家庭來說,單要若不吃不喝不花費一分一毫,都要儲約6年的時間,才可以儲足夠的傳貰金,租到房子。

本澳首個跨性別者細訴經歷  冀當局協助更改身分證性別

文:論盡採訪組

本澳首個公開的跨性別者Avery聯同「澳門彩虹」舉行記者會,細訴自身經歷,並希望當局協助跨性別者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現年24歲的Avery最近完成了性別重置手術,由男性變為女性。她說,身體上的性別已經轉變,但身份證上的性別仍未獲得更改,這為她的生活帶來不少困難,「保障不了自己免受歧視,要搵工幾乎無可能,如果我要結婚現在亦都做唔到……」Avery說,中學時期自己在校園裡經常受到同學及教師的欺凌和排斥,她認為,自己亦並非單一個案,當局應加強教育公眾相關知識。

「彩虹」發言人周庭希指出,葡國及香港都有清楚的指引規定,市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更改身份證上所顯示的性別。「彩虹」理事長林嘉龍表示,據了解今次個案是本澳首個公開的跨性別者的個案,早前代表AVERY聯絡行政法務司長陳海帆和身份證明局,他引述司長和當局均表示非常重視事件,將於周二和局方會面,他希望當局能夠推進本澳對性別教育和認知的步伐、並協助Avery更改身份證上性別。

羊年絮語︰「狼英」拜年,林煥光被柴台,反自由行/水貨客,支持小販

攝:Manson Wong

由外號「狼英」梁振英發表羊年新年賀辭,諷刺味十足。他還特別指「羊給人的感覺是溫馴、和善的群體動物。」「希望大家都能夠有羊的特質,包容共濟,為香港未來的發展共同努力,為香港的前途一起打拼。」就更加令廣大不滿政府,特別是梁振英的市民「憤怒」︰一隻狼希望羊群乖乖就範,任由宰割。問題是雨傘革命/運動之後,越來越多人對梁振英政權深惡痛絕,怎可能對他溫馴和善,怎可能對他包容共濟。相反,這個視反對和不滿聲音為「天敵」的梁振英,以及背後支持他的中共,羊年與香港人的矛盾只會越來越深。

果然大年初一,梁政權下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便被大喝倒采,與他一樣被柴台的還有中聯辦文體部的官員。羊年大年初一場娛樂大眾球迷的足球友誼賽,興高采烈購票入場的球迷,大概亦抱著看看英雄遲暮的世界級前鋒魯爾風采,以及了解一下南華和紐約宇宙作為港美代表的兩地足球水準,差別究竟有多大的心情觀戰。平時最多數千人入場的大球場,當日有少見的近二萬人熱鬧場面,的確是一場非官方的體育盛事。

看到心儀球星出場熱身時不自覺發出熱烈掌聲,看到主禮的中港官方代表(當然還有一些體壇和建制二世祖如霍震霆)卻發出絕不歡迎的訊號,連傳統應屬喜氣洋洋、和氣生財的日子亦要發出「憤怒」的聲音,而且是相當份量的聲音。這應是近年,特別雨傘革命/運動之後,很多香港市民與中港權貴關係的寫照。

快‧觀影筆記:《STAND BY ME:多啦A夢》與永不出現的成年禮

以電影本身論,《STAND BY ME:多啦A夢》只是多啦A夢的故事回顧與結局。回顧方面,電影將多啦A夢的經典道具一一呈現,就算沒有其他多啦A夢大電影般有更新穎奇怪的道具,也足以叫男女老少觀眾興奮莫名;結局方面,數年前網上已經流傳多啦A夢的多個結局,這是其中一個,不過就算看過、有心理準備,結局依然感人。

多啦A夢(其實我還是較喜歡叫叮噹)在不少人的回憶中擔當重要角色,成長後我才開始明白原因不是千奇百趣的道具(要挑骨頭不困難,例如最後多啦A夢四處尋找大雄,但其實他有不少尋人工具,就是隨意門已經可以直達大雄與胖虎「決鬥」的地方;再者,大雄很少真的能夠憑道具解決問題),而是一種永恆的寛恕-就算大雄有多笨、闖多少禍,多啦A夢還是會為他解決困難,責怪過後還是願意無條件地繼續守護大雄。

人類並不完美,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充滿缺憾與挫敗,或許我們會憧憬多啦A夢的「神力」,但也許我們更渴望的是無條件的寬恕。大雄的父母也會包容他,但同時也是他壓力的泉源,只有多啦A夢永遠坐在他的房間,要求的只是不是大雄付錢的豆沙包。

「懸浮」的八十後社運青年

作者按:九年前,我們曾出版《香港的鬱悶:新生代vs嬰兒潮世代》一書,成為香港世代研究的開創性作品。多年來,八十後、九十後相繼踏足政治舞台,波瀾壯濶的佔中運動更大有改朝換代的意味。此時此刻,我們的新作亦剛好完成,為管窺這個大時代存留一抹紀錄。(上篇

鄒崇銘、韓江雪著:《這一代的鬱悶:後佔中的世代之戰》,三月出版。

後佔領小販掃蕩的廣場恐懼症

事有蹺蹊。

我們要知道,今年特區政府掃販迎新,由初一洗太平地洗到初三,出盡城管、防暴、警棍與警犬,如此規格並不是一個深水埗民建聯地區小黨可以成功爭取的事。如果你有留意民建聯在深水埗區議會的發言,過往都一直有批評政府部門對新年流動小販執法不力,透過不斷製造對立來鞏固當區業主階層選票的系統,一直是該黨在地區的政治操作模式。(詳見民建聯2012年2月《強烈要求:改善農曆新年假期間鴨寮街一帶無牌小販販買阻街問題嚴重事宜》)

那為什麼今年對小販突然變得零容忍?這明顯有著新的一男子因素。總體原因有二:

原因之一,是特區政府在後佔領時期患上了無法治療的廣場恐懼症(Agoraphobia),要將香港公眾的街道變成天安門廣場一樣芬芳、清潔、有序,以蓋過它們對佔領期間在街上一又一又張臉龐的恐懼。政府佯裝佔領運動已成過去,但明顯公共空間的真實環境成為了他們永恒的心魔,尤其是流動小販這種空間佔領類型。

同時,只要處理公共空間跌序的問題上跟足「依法治國」的大陸管治方針,即所謂「果斷執法」,透過製造對立來鞏固港共管治階層選票的系統,亦能收得與中央保持隊型一致的效果,如對付佔領運動之策,而這套獻媚策略現已為葉劉、吳秋北之流所採用,一起雞犬升天。

工會條例缺憾多多  勞工政治力量雙軌走

「雖然基本法及其他法條都有清晰條文保障組織工會的權利,但這與具體實行也明顯的距離。」

工會對一般香港人而言,一直有這麼遠那麼近的感覺。除了大型的罷工、抗議以外,一般打工仔也未必會加入工會,鮮有在職場積極爭取權益。不過,近年隨著碼頭工潮揭示無集體談判權的困局,加上可樂廠工人及國泰工會成功爭取與資方共商待遇,不少打工仔也了解到工會及集體談判權的重要性。加拿大籍的香港大學法律教授Rick Glofcheski(下稱郭教授)在「透過工會權利的國際標準看香港職工會條例的缺陷」講座集中與在座數十位的工會領袖大談香港法例的漏洞,從組織工會權利、集體談判權及反歧視條文看香港勞工法例殘缺不堪的保障。

郭教授在港近廿載,撰寫了香港唯一的香港侵權法的書而為法律界熟悉。同樣注目的是,他多年來自學香港勞工法,開辦了相關大學課程,又與Farzana Aslam教授(她在講座後段分享有關歧視法例)合著了香港僱傭法書籍《Employment law and practice in Hong Kong》,成為香港其中一位關心本地勞工的熱心法律教授。郭教授認為,有效的法律框架對發展工會及建立集體談判都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他對現時的法例甚為不滿──「職工會條例似乎是規管工會多於開放及保障參與工會的權利。」

組織工會 受憲法、本地立法及國際法保護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38
  •  2439
  •  2440
  •  2441
  • 2442
  •  2443
  •  2444
  •  2445
  •  244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