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謝拉特犯錯而導致球隊輸波,神情落寞。

從前強隊交鋒,大多是棋逢敵手的對攻之戰,但不知何時興起的風氣,這些大戰都變成一攻一守的攻堅戰。過去的兩場歐聯4強首回合,車路士死守,馬德里體育會圍攻,踢成0:0;皇家馬德里主守,拜仁慕尼黑圍攻,皇馬贏1:0。星期日,車路士作客利物浦,延續上場歐聯的戰術,在晏菲路擺大巴,最後以2:0贏波。

利物浦陣容完整,氣勢如虹,又坐鎮主場,加上今季的風格,利物浦自然是主攻的一方。車路士要留力歐聯,陣容不整,前鋒能力弱,加上球隊風格擅守,自然是主守的一方。

先由陣容說起,利物浦收起史杜列治,以4-3-3迎戰。羅渣士今仗不用雙箭頭,而派祖阿倫及盧卡斯兩位防中一起上陣,可見他的想法比之前對弱隊保守。


古天奴與史達寧喜歡到中路活動。


上圖得見,格連莊臣壓得很前。

海怡西商戶不獲續租  居民不滿改建為特賣場

(獨媒特約報導)鴨脷洲海怡半島海怡西商場近日有不少租戶收到業主通知停止租約,更有部分租戶須於五月搬走,令租戶手足無措;海怡居民亦擔心原本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場會變成特賣場,進駐大型貴價連銷店、名店,直接影響民生。公民黨於昨日(4月27日)舉行居民大會討論主拒絕續租相關事宜,並商討於五一勞動節舉行集體行動,要求業主與民共議。商場管理公司代表未有應邀出席。

商場否認傳聞

海怡西商場大業主今次翻新商場,把小商戶趕走,但未來計劃未有任何諮詢。記者向商場管理層查詢,助理經理劉海琪表示現時對於商場未來發展未有特定計劃,而翻新工程也還未決定什麼時候展開,部份醫務所需要搬遷只是租約問題,否認商場為翻新或改建為特賣場而迫遷商戶。

新民黨在商場中設有辦事處,該黨中央委員陳家珮亦指早前和商場業主進行會議的時候,業主並沒有特定意向將商場改建為特賣場,只是想藉以港鐵通車時機把商場翻新,同時口頭承諾會保留一些基本民生的店舖,但因為商場的翻新規劃還未完成,並不知道商場會留多少位置給予這些店舖。

那天星期六下午往中央圖書館,參加香港文學節散文創作講座,參與講者有台灣來的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先生。這十多年來自然生態寫作在台灣蓬勃發展,產生了許多傑出的作家如吳明益、林文義等。劉克襄十多年前便投入自然生態文學寫作,以不同文體書寫台灣的山、鳥、走獸海洋,一系列散文、詩和小說獲獎無數。台灣人熱愛這片土地,與劉先生和一眾自然作家的努力不無關係。

劉先生2012年曾小住香港一年,任嶺大的駐校作家,講課之餘自然帶領香港學生往郊野公園走。最近出版的「四分之三的香港」,就是記敘那些年在香港郊野公園穿村行走的感想。

劉先生說香港的郊野公園和台灣的國家公園展現不同的氣象。香港市區集中維港兩岸,交通四通八達,在香港任何位置走進一片山林野地都非常方便。劉先生說香港的郊野公園內散落著許多客家村落,經過數十甚至數百年以後客家人的風水林便成珍貴和獨特的山村地貎,那是台灣山嶺完全沒有的景觀。年初劉先生更帶領三十多位台灣生態導賞員到我們的郊野公園參觀,希望讓更多讓台灣民眾認識香港;除了銅鑼灣旺角外還有一片優美的地方。

攝:Nathan Tsui@USP 社媒

今天讀到一篇令我感動的文章,寫的是中港矛盾;非罵非諷,也沒有標榜中立理性,只是平平道來,夾敘夾議,透過描寫一些個人體驗和跟一位「本土派」的交談,便點出了中港矛盾的癥結。

我說的是楊不歡早兩天發表的〈焦慮的香港人〉,內容我不想講得太多,因為希望大家讀原文,親自經驗這篇文章的感染力。然而,我不得不談一談文章裏特別令我感觸的一處:作者是香港新移民,在跟那位「本土派」談論了不少中港之間的問題後,對方「讚美」她「不像大陸人」。這句「讚美」,不知要有多少偏見才能承托得起?

這令我記起數年前一次飯後閒談,對方也是大陸人,談的不是甚麼家國大事,但涉及一些中港兩地的分別;這位朋友言談間表示他認為香港人驕傲,自以為了不起(意思應該是粵語的「懶巴閉」),我當時不懂得如何反應,只好顧左右而言他。讀完楊不歡這篇文章,我禁不住想像,假如當年這位朋友補充一句,「讚美」我不像香港人(因為他似乎對我印象很好),我便會對他說,很多香港人都不是他認為那樣的,他恐怕是有偏見了。

編按:面對領匯及房署打壓升級,昨日(4月28日)上水彩園夜市小販舉行「撐起小販夜市文化日」,提出「保育小販夜巿」、「停止打壓小販」等訴求,亦希望市民了解上水小販的歷史和現況,支持基層自主。下為活動中宣讀的聲明。

以單張派發量估算,今天到場支持我們小販的街坊數目約共600-700人,而有超過80位朋友加入義工團隊!!感激各位街坊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努力堅持抗爭!直至全港第一個小販熟食夜巿成立為止!!

以下是我們今天所有小販和義工一起誦讀的「上水夜巿小販共同聲明」:

上水彩園夜巿小販的共同聲明

人地話「有人的地方就有小販」。小販墟市,是人類最自然的經濟活動之一。我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我們站在這裡說話,既是為了自己,亦是為了每一位同樣身受打壓的小販,和每一位將來的小販。

小販自主營生的權利,一早得到國際法的確認。聯合國於1966年通過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均例明人民擁有 「自由選擇工作謀生的權利」*1,以及「謀求自身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的權利」*2,「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剝奪一個人民自己的生存方式」*3,並指出 「政府應為充分實現這些權利而加以協助」*4。

今次來台灣參加動保研討會,最興奮的是有緣和幾位香港動保戰士一起越洋參與並暢談感受,亦一嘗在動保工作中難得的退修感覺。兩天的議程轉眼又過去了,沉殿下來後,總有一番感受。

對上一次參加動保護國際會議已是2008年的事,那次印尼荅里一行,帶我進入動保的核心世界,擴闊了眼界,看到很多人每天看而不見、聽而不聞、聞以不信的東西,在心中燃起了一把永不熄滅的浩火。八年後的今天參與台灣這個研討會,在技術範籌的認知上雖然沒有重大突破,卻強烈感受到動保運動這把火已不知不覺在社會蔓延起來。講者當中,Tom Regan教授的論述雖然早已在他的著作讀過,但今次由他親口、面對面說出來,他的氣度、那種平靜而澎湃的熱誠、那種對公義的零妥協,令我流下的淚化成酒精般噴灑在燃燒中的火盤上,熱血沸騰。錢永祥教授在總結時,也正好說出對動物權益運動一個逃不了的事實---動保已經不再是個人取向,而是一個影響所有人和所有生命的必經文明旅程,除了關係到公義外,對動保的不聞不問絶對可以帶來人類文明的滅亡。

六四和復活同被稱作「事件」。對於事件,有人不信,有人為之付上生死捍衛。事件被稱為事件,是因它與一般生活可預視之一切有所不同。就是因為它夠突兀,我們不能以一般理路來明白掌握。也因它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需要以信心來導引出新的知識以解釋它(faith seeks understanding)。

不信的人的不信,可能是因為收了錢,可能是無知,亦有可能是不能接受超越常理的事可以發生。他們可能是基於心血少,又或是,他們愛活在不思考的生活裏,被長久的教條馴順了。

事件的重要,要求信任以及投身,而不在於它有沒有被巨細無遺地記錄下來。歷史事實固然重要,但作為事件,其實與你如何確認及投入一種認信更加有關。六四、復活,共同分享的應是對穿越絕望的想像。

聖經馬太福音記載了耶穌被釘死之後,有猶太的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向彼拉多要求派人看守墳墓的片段。其中說到這些猶太宗教領袖記起耶穌曾說自己死後三天復活的事,他們恐怕耶穌的門徒把其屍首偷走,然後到處造謠,說耶穌已經復活,令往後的影響力比耶穌生前的更大。他們的疑慮被記載下來是十分有意思的事。因為耶穌死了,象徵著一場動盪的運動結束。而宗教領袖的顧慮,其實是政治性的,為使事情不再有後續。這是對運動之後的考量。

一切的運動之後,接著都是對運動的批判及定性。

(獨媒特約報導)1989年4月26日,《人民日報》的社評〈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將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激發20萬名北京市民示威抗議,是為民運的起點。在社評發表的25年後,支聯會籌備多年的永久六四紀念館在多番擾攘下,終能在4月26日正式宣佈開幕,並開放給公眾參與。多名泛民代表亦有到場支持,包括李枉銘、劉千石、梁國雄、何俊仁等。紀念館內八九民運的相片與文字重現當年北京學生反貪腐、爭民主,最終流血收場的歷史。

P1040262
圖:支聯會主席李卓人

堅持學生囑咐 完成未完的革命

自2000年起,課程發展議會將普通話教中國語文科作為長遠目標[1],愈來愈多學校實施「普教中」。筆者在2003至04年期間,在中一的時候也經歷過短短一年的「普教中」歲月。到底「普教中」推行的背後又有何因由,筆者將在本文中詳談。

香港「普教中」還是「粵教中」好?

推行「普教中」其中一個最大的「理由」是「普教中」有助學生學習中國語文,與及有助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以面對日益頻繁的中港交流。可是實際上這又是否真的是有理有據嗎?

香港十分重視教學的成效,尤期是公開試成績。在香港教育學院的研究計劃 [2]指出,用「普教中」和「粵教中」的成績差異其實並不明顯,可是普教中甚至比粵教中差。選擇普教中,錯誤地假設普通話有助學習書面語其實並不合理。事實上,普通話實際上也夾雜不少北方的方言或詞彙,而且學習句子結構排序通順與否與普通話教學並無必然關係,對學習書面話並不見得有多大幫助,加上坊間以普通話考公開試的教材及支援並不足夠和全面,能否在公開試中取得佳績成疑。故此,不少學校皆如筆者母校,以一段短時間以「普教中」,再在高中或公開試來臨前轉回「粵教中」。

任何人成為球迷之前,都係一個勝利球迷。

點解你會鍾意一支球隊?可能因為佢地不敗奪冠,可能因為佢地入波夠靚,又或傳送獨到,又或者防守嚴密,甚至只係因為碧咸靚仔。人總係會因為某d「勝利元素」先鍾意一隊波。冇人會因為隊波輸得夠核突,或者夠晒茅,又或者年年降班所以鍾意,話會果d 你千祈唔好同佢踢波。

而所謂「真球迷」,就係當你鍾意左一隊波之後,會去了解佢地,會去研究佢地,然後好似變左一家人,慢慢就由一時衝動,變成細水長流,之後就算隊波再冇奪冠,甚至踢到護級,你都以身為 XX 隊球迷而自豪。其實幾傻仔,但如果我同你講我係諾定咸森林既球迷,你應該要用一份既尊敬又憐憫既眼光望住我,然後對我講聲「加油」,等於十年前同人講你係曼城球迷,因為你鍾意孫繼海,情況差唔多。

講左咁耐,其實都係想講,我幾鍾意謝拉特。我知你實話我係 Glory Hunter 見利物浦今年好有機會首奪英超,所以拿拿林出黎認屎認屁。而事實上我都唔算真球迷,例如當年「伊斯坦布爾之夜」,我果晚較左鬧鐘諗住起身睇,點知鬧鐘響完到我真係開著電腦連到線睇果陣,岩岩上半場完,落後 3 比 0 ,所以我就訓返,第二朝先知利物浦居然反勝,可惜果陣唔識得上高登開 po 問「訓左冇睇」。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695
  •  2696
  •  2697
  •  2698
  • 2699
  •  2700
  •  2701
  •  2702
  •  270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