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施政報告》中提出檢討《廣播條例》及《電訊條例》,其中規管電視台的《廣播條例》,當局擬在明年年初就放寬規管進行諮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出席立法會委員會時指,入屋電視規管嚴格,但互聯網卻沒有規管,認為要平衡兩者,否則「拿牌既邊有得競爭。」
《施政報告》中指,網上媒體發展迅速令傳統媒體面對激烈競爭,為「平衡廣播市場的競爭環境」,計劃在2018年年初就「放寬過時的法定要求及理順規管制度」進行諮詢,包括放寬外地持牌人的規定。
今早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討論通訊及創意產業等政策措施,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質疑當局的廣播政策竟是「平衡」廣播市場而非促進競爭,他亦不認同放寬免費電視牌照外地投資者持牌的限制。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回應指現今入屋看電視不單靠傳統網絡,亦可透過手機上網收看,網絡部門「好難管」。他稱由於免費電視廣播直接入屋,對公眾有重大影響,故設有嚴謹發牌制度。不過邱騰華指,如今是「一套(網絡)管不到另一套(傳統持牌媒體)管得好嚴」 ,認為應檢討部份措施是否過時,需與時並進,「正式拿個牌(反而)要受到咁多監管」,認為要兩套制度之間「做個平衡」,不然「拿牌既邊有得競爭」。 邱騰華重申會進行「無前設」諮詢。委員會主席莫乃光則表明會關注當局規管互聯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