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在女兒身上看到亡妻的愛

我其實不太懂得評價一個演員的造詣,譬如說爐火純青,我就不知如何辨識。不過,看過陸駿光在《黑哥》的演出後,若只形容為感覺舒服和自然,顯然不足夠。

陸在戲中扮演電召客貨車司機黑哥,換了是CCTVB劇中的男主角,紆尊降貴扮演小人物,做到維肖維妙或入型入格,已獲讚賞。港台《獅子山下》系列可不同。故事反映現實,留下時代印記,塑造的角色,要展現社會上不同人的遭遇,避免大台劇常見的刻板和典型設計。黑哥正是例子。他雖然駕車,經常做粗重工夫,但彬彬有禮(開首不久有一幕,他關車尾門,會擺擺手示意請客人上車),對女兒的溫柔體貼,更好得無話可說。

黑哥是香港人的縮影,深受住屋問題困擾,但導演林森 (Lam Sum)和編劇的處理手法很克制,無賣弄悲情(例如不會對著亡妻的遺照哭訴自己有幾慘),無賺人熱淚,亦無意販賣廉價的樂觀精神。陸飾演這樣一個不麻甩的暖男,在行家眼中去到哪個高度/層次,我不清楚。作為普通觀眾,我會認為他的演繹恰到好處,充滿說服力。

話雖如此,這齣戲的亮點,一定是黑哥兩父女。黑哥的小女兒黑妹(馬幸葵飾)不是那種精靈可愛的類型,亦談不上善解人意,但很有自己的意見和態度,又未至於變老人精。但即使她再聰穎,也無法理解大人的世界為何如此艱難和複雜,無法替父親分憂。

(獨媒特約報導)13人因2014年反新界東北示威案,遭律政司覆核刑期,判監8至13個月。其中黃浩銘、劉國樑、周豁然、何潔泓、林朗彥、郭耀昌、黃根源和陳白山向終審法院申請保釋等候上訴,今早獲得批准。他們下午完成保釋後步出法院。

2017-11-24 15.39.41
何潔泓

當連個海岸都剔左出個公園,究竟重應唔應該叫自己做海岸公園?

呢個南大嶼海岸公園既出現,本身係因為政府近年來大舉破壞北大嶼山同起焚化爐承諾作出既補償。依家最新既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最新既文件,話聽左某啲「持分者」意見,就連個岸邊都唔包入去。唔只係發展計劃呃左你接受個補償,依家原來連個補償都係呃你既。

真係好懷疑政府做決策班友識唔識生態,點解南大嶼近岸可以搵到咁多魚,就係因為海岸提供左好多空間俾啲小魚棲息同繁殖呀,你唔包入去然後任人捕撈,附近咩江豚、中華白海豚、野生斑、黃腳鱲食咩好?死清光啦。

之前由梁振英委任既大嶼山發展諮詢會裡面班大帝曾經有個驚人建議,想將大鴉洲指定興建「溫泉旅館」。我真係好想問,你邊隻眼睇到香港地下有溫泉眼呀??即係你呃人?你估啲旅客傻架,咁呃佢地長遠只係做壞自己個朵,或者就只係呃到啲低檔次傻旅客黎搞爛哂你既山水資源,值得咩?

依家土木工程署話「現階段不適宜推展這項建議」,真係唔知佢地想暗渡陳倉通過左個海岸公園邊界先,但佢冇限制之後就再陰啲陰啲重新上馬,呢個林鄭班子最多呢啲陰濕野,隨時冼你一獲。

從環境經濟學黎講,環境係最值錢既野,因為佢有著不可代替的(incommensurable)的特質,唔單只係生態,更是我們的身份、認同、景觀、美感、學習、生存、文化之所在,愈擺得愈耐就愈賺錢,可以留番俾下一代享用、發揮與營造。

(獨媒特約報導)反新界東北案13人被律政司覆核刑期,判囚8至13個月。其中8名被告向終審法院申請保釋等候上訴,今早(11月24日)獲得批准,包括黃浩銘、劉國樑、周豁然、何潔泓、林朗彥、郭耀昌、黃根源和陳白山,他們獲准以1萬元現金擔保,不須人事擔保,保釋期間不得外遊,須定期到警署報到。

保釋申請由終審法院常任法官李義處理,法官指考慮到重奪公民廣場案中,上訴委員會已就4條法律問題批出上訴許可,此案控罪同為非法集結,上訴庭亦批出了法律問題證書。法官又指,單一法官一般不會批出保釋,但考慮到《余靄琪案》定下法律原則,包括有爭辯性、沒有潛逃可能、拒絕保釋不會令上訴無效等,決定批出此保釋。

法官指,此案的上訴許可會在2018年1月16日重奪公民廣場案上訴有判決後,再排期處理,若不批准保釋屆時眾申請人將已完成刑期。他又特別提到此保釋不等於上訴委員會必然認為上訴有合理可爭辯的理據,若然上訴申請被拒、或上訴失敗,一眾申請人需要回到監獄當中。

外傭的同志遊行:由維園走到中環,是我們的夢想!

(圖片來源:惟工新聞)

(獨媒特約報導)一年一度的香港同志遊行今個星期六舉行,彩虹旗在大街舞動的畫面,經已不陌生。緊接翌日(11月26日),有第三屆移工同志遊行(Migrants Pride),從另一角度訴說城市對性小眾的壓迫。今年兩個遊行首次匯流,一同宣傳,因為在平權路上,我們都是共同體。

「我們因為外傭的身份而被歧視,如果你是 LGBT,更要承受多一重歧視。」移工同志遊行主辦團體之一 Gabriela Hong Kong 的主席 Shiela Tebia 估計,香港超過35萬外傭當中,有25%是性小眾。然而,外傭被政策剝削基本權利,「兩星期規定」、強制與僱主同住、不受最低工資保障等,本來已處於弱勢的他們,如果因為性向而遭到不公待遇,更加無力反抗。

(獨媒特約報導)長沙灣海麗邨早前更換屋邨和商場的外判清潔商,外判商由「民順清潔有限公司」變成「香港工商清潔服務有限公司」,但「民順」誘騙清潔工人簽署自願離職信,逃避遣散費。事件涉及約40名工人和100萬元遣散費。工人今日下午到屋邨內的房署辦事處,要求經理交代。職工盟屬會清潔服務業職員會批評,房署縱容外判商剝工人,不排除發起升級行動及罷工。

民協當區區議員楊彧對獨媒表示,在10月底獲悉轉換清潔公司,有工人在11月6日向他求助,表示「無收到遣散費,係咪應該有嫁?」楊彧在該星期聯絡「民順」了解事件,人事部職員回應指公司已跟足勞工法例,強調工人是自願離職。

攝:Manson Wong

阿婆賣一蚊紙皮被捕,高官打劫市民百億濕濕碎。

政府拖了大半年,今天才靜靜雞宣布,港珠澳大橋又超支了一百億人民幣,目前還不說香港政府要承擔多少。

港珠澳大橋和一大堆接連路,開支超過一千一百億(見附表),兩年前人工島已經追加了五十五億超支撥款,而且未通車已幾乎肯定是大白象:因為若要港珠澳多車行,就一定要大幅開放中國大陸車輛入境,不開放條橋就一定死。你想條橋死定香港死?

如此不負責任的天價工程,多少民生項目因而被犧牲掉,最終勝利的只有工程公司。但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個高官負過責任,過去沒有,可以想像未來也不會有。鄭汝樺唔知去左邊,張炳良也唔知去左邊。

我們不要再被「洗濕左個頭」的強盜邏輯綁架,如果沒有高官人頭落地,沒有扭轉基建超支習慣的嚴格方案,立法會絕不應通過超支撥款!

附表:已通過港珠澳大橋撥款
2003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和北大嶼山公路連接路勘測和初步設計 0.859億
2005港珠澳大橋概念設計及進一步技術研究 0.268億
2008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勘測及初步設計工作 0.869億
2008港珠澳大橋施工前工作 0.466億
2009港珠澳大橋撥款資助主橋初步設計及工地 勘測工作2.335億
2009港珠澳大橋主橋出資 90.465億

(獨媒特約報導)教育局10月底公佈《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第二階段諮詢稿》,內容包括中史科課程宗旨、大綱及架構,但被指內容偏頗。香港眾志、進步教師同盟和傘下爸媽下午開記者會,反對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和立即撤回課綱偏頗部份,批評教育局政治凌駕教育。

香港眾志常委鄭家朗認為,課綱內容強調中國大一統思想,為求向學生灌輸中國與香港密不可分,零碎地以半頁講述嶺南開發、屯門功用,香港在秦朝已入中國版圖,但相關內容只得半頁,實質內容欠奉。他批評這是「為教而教」,背後涉及灌輸大一統思想,是政治目的凌駕教育專業和教育意義。

教育局負責課程發展的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早前稱六七暴動是「雞毛蒜皮」。鄭家朗指出六七暴動和六四事件都能反映香港與中國的互動關係,令學生全面認識中國歷史。他又質疑課綱內容偏頗,教育局難以說服公眾,政府是沒有政治目的。

根據《諮詢稿》文件,初中中史科課程宗旨及目標包括「培養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欣賞及承傳中華文化」提高學生對中華」;有關「香港發展」的部分佔總課時百分比只得10%;諮詢的對象謹為校長或校長的代表。

(獨媒特約報導)他的朋友已經入獄,他的同屋即將入獄,他自己即將面對反釋法遊行案審訊,他是民陣新任召集人葉志衍(Sammy)。他以大專政改關注組成員參選,擊敗「HelloWorld」成員陳宇明當選。去年的11月反釋法遊行,葉志衍被控非法集結及阻差辦公,案件在明年一月中開審,很大機會要入獄。葉志衍接受獨媒訪問時認為:「抗爭從來都悲觀,無樂觀過。」他又強調溝通的重要:「無溝通,咩運動和行動都行唔到落去。」

大專政改關注組係乜嚟?

要講葉志衍,要由大專政改關注組說起,「大專政關」其實係乜嚟?組織在雨傘運動前,學界罷課時成立。學聯主要聯絡八大院校,學民思潮則組織中學生;葉志衍當時就讀明愛專上學院,有感自資院校的學生未被關注,便聯絡當時各院校的關注組一起開會。他形容,大專政改關注組是在偶然中成立。

「我哋全部人都係成員,沒有義工。」「大專政關」的成員有二十多人,葉志衍指成員們很有默契,每次行動前的報名都很真誠,但凡參與行動的都會留低:「呢個係政關特色,唔會話唔拉得,到時要走。」

科技推動網媒合作,可行嗎?(網媒高峰會前哨之一)

非建制派內政治光譜分散,不同陣營不時發生對立和衝突,然而去年的選委委員會選舉,不同功能組別的非建制派紛紛組成團隊參選選委。其中資訊及科技界組成的團隊 IT Vision,政治光譜分散,由大家認為較「激進」、本土的到較保守、傳統民主派都有,合作經驗不俗,成功全取 IT 界30席。

這個經驗,可以應用到目前的網媒中嗎?IT Vision 成員之一,軟件公司創辦人兼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執委鄭斌彬指,只要大家有基本的尊重,立場並不是問題,政治光譜不同也可以好好合作。

鄭斌彬(Ben)是軟件公司 Oursky 的創辦人,他形容自己在社會運動不是衝得最前,反而是一直在後支援,嘗試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力量改變社會。IT Version 的成員政治光譜很闊,對於特首候選人的取態、投票策略亦曾出現分歧,究竟他們是如何走在一起?

「95%時間都合作完全無問題」,Ben 指團隊成員一直互相尊重, 就算有意見不同的時候都會協商,也清楚明白哪些情況可以合作,哪些情況有各自的崗位,立場分歧問題不大。「 在前排衝與在後面溫和的為什麼一定是對立、一定要互鬧?」, Ben 認為只要大家有基本的尊重,政治光譜不同也可以好好合作。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977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