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獨媒記者李司祺
(刊《今藝術》2014年11月號 現在才貼出來是有點過時了。不過立此存照,方便大家閱讀。)
自從2006年保育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以來,香港的社會運動,總不缺藝術家的身影,甚至貫徹前衛精神,走在前線,以各種創意方式,把弱勢群眾的聲音加以放大,扭轉籲輿論走勢,「藝術X社運」一度成為閱讀香港當代藝術的關鍵詞。尤其在涉及空間政治的具體操作上,如公共空間、都市更新、城郊發展時,以藝術打政治擦邊球,用別開新面「斷估唔拉」的方式進而騎劫佔領,改變空間常軌,幾成慣例。 但九月下旬因為爭取普選而發起的學界罷課與和平佔中以來,雖是遍地開傘,波瀾壯闊,但過往熱衷於政治的藝術家,不少卻選擇站在燈火闌柵處,消聲匿跡在人群之中。代之而起的,是市民在示威現場和網絡世界的各種臨場DIY,由標語到貼紙、跨欄翻牆的腳踏、挪用新聞圖片、配合粵語諧音的二次創作.....在佔領地區遍地開花。本文特地走訪了藝術x社運界的新手與常客,嘗試了解他/她們的瞻前顧後。
我不以藝術家身份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