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加灣鼠海豚](/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年初,兩隻中華白海豚相繼受傷過身,令本來已經瀕臨絕種的他們雪上加霜。除了近在咫尺於大嶼山海域生活的中華白海豚以外,其實世界上亦有不少其他瀕臨絕種海豚。
在墨西哥北部的加利福尼亞灣,棲息著極為罕見的「加灣鼠海豚」(Vaquita Porpoise),又稱「小頭鼠海豚」,是全球最小的海豚品種。這種獨特的海洋哺乳動物僅存約100隻,其中具繁殖能力的成年雌性不足25隻,早已列入極度瀕危物種。
專家更估計加灣鼠海豚極有可能在3年內絕種。
他們瀕臨絕種的原因是,與其分享同一片棲息海域的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 (Tataoba Fish)的魚鰾正是不法商人製成貴價食物的材料。面對龐大的利潤,墨西哥漁民又豈會錯過?非法捕撈瀕危石首魚情況猖獗,更成為加灣鼠海豚的主要生存威脅。當地經常發生漁網意外捕捉加灣鼠海豚的情況。
可是,墨西哥政府並未加強監管,也沒有政策協助漁民轉型。這情況就如在我們身邊,每天受高速船滋擾的中華白海豚一樣,香港政府也無積極的相應措施,並未嘗試監管頻繁的海上交通,工程一個一個的在他們棲身的海港興建,而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一隻又一隻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