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股東抗議領匯趕絕小商户

(獨媒特約報導)領匯於今日(7月22日)舉行股東大會,領匯監察、社會民主連線、公平稅制改革聯盟及街坊工友服務處等團體於美麗華酒店股東大會現場進行抗議,不滿領匯破壞社區發展、小商戶生計。他們以花圈及香燭「悼念」被大財團壓迫的基層工友、小商户,以未能獲得生活滿足的公屋居民。團體批評領匯是吸血鬼,並以短劇諷刺領匯「分豬肉」,瓜分香港人的公共資產,促請政府回購領匯。領匯監察4名成員以股東身份進入股東大會抗議並質問領匯管理層,遭保安驅趕離場。

07

兒童色情不是任人定義:淺論《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和表達自由的限制

今年書展,六歲女童寫真一事在社會引起爭議,有公眾聲音指責寫真是兒童色情,大加鞭撻並引起社會對保護兒童的共鳴。在傳媒和網上言論推動下,事件迅速升溫,最終出版商自行將相集下架,攝影師、女童母親發聲明向公眾致歉,而攝影師更主動向警方就事件提出協助調查。

「保護兒童,人人有責」,筆者是絕對認同和支持,對涉及兒童色情罪行的人士是不應姑息。今次事件中的女童母親和涉事的攝影師被輿論以保護兒童、打擊兒童色情之名大肆批評。鑑於事件在道德和刑事法例上都是嚴重性質的指控,筆者建議讀者應以嚴謹的角度和概念去判斷今次事件。而由於兒童色情的定義是有相關法例可循,我認為使用法律對兒童色情物品的定義是對各方都較公允的看法。

還望讀者能有耐心看畢全文,以為閣下提供另一視角。

《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

現時香港法例579章《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條例》)是用作處理涉及兒童色情物品的罪行。有關條例由香港政府於一九九八年年底提出立法建議,並向非政府組織、法律界、社會福 利團體、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新聞工作者組織等進行兩輪諮詢,再在經過諮詢立法會的意見及公眾諮詢後,香港政府於二零零二年向立法會提交《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草案》並獲通過,有關法例於二零零三年底正式實施。

國際足協公佈改革建議  基爾支持柏天尼參選會長

日前國際足協召開執委會特別會議頒佈改革方案,而會長白禮達在記者會上遭到英國喜劇演員Lee Nelson拋擲假鈔票,諷刺他涉及貪污風暴。另一方面,新任國際足協會長大選將定於明年2月26日舉行,而歐洲足協會長柏天尼得到國際足協副主席大衛基爾(David Gill)支持出選該職務。

記者會上該名演員聲稱自己是北韓的足球大使,並揚言向國際足協派錢酬謝其授予北韓026年世界杯主辦權,並隨即把假鈔灑向半空,使記者會被迫暫停。這位演員原名Simon Brodkin,曾經在去年嘗試冒充英格蘭國家隊成員登上往赴巴西世界杯的航機,又在今夏格拉斯頓貝利音樂節(Glastonbury Festival)上台干擾歌手Kanye West的表演。

執委會宣佈將由各大洲足協籌組11人組成獨立工作小組,監察國際足協的改革進度,而且國際足協及各洲足協會長會共同選出1名代表領導小組,並對25名國際足協執委進行品格審查,並設立高級官員任職期限及公開他們的收入,彰顯國際足協架構的透明度。白禮達表明退任後不會再參選,並對有意參選者表示祝福,當中他更點名提及柏天尼。

動物園建構的鉛水管

(攝:撒雅)

文:Roni

鉛水事件爆發,人心惶惶,有家長在會議上激動疾呼:「咁多年,原來飲壞我細路!」在日常生活中,致命的鉛水管,又豈止連接大廈的儲水缸,它更牢牢焊接着孩子的腦袋,透過教育,慢性荼毒思維、蠶食價值觀。

這組鉛水管的雛形,早由古羅馬時代開始便由馬戲團建成,當時的馬戲透過勞役馬匹作娛樂表演,刻意建構一個社會主流價值:羅馬 --- 只有麵包和馬戲才會令人快樂,觀賞動物表演不僅是理所當的生活享受,更是一種樂活態度。其後,馬戲團的發展不再單靠以馴服馬匹為賣點,轉至網羅其他聰慧動物,作為娛樂圖利的工具。

既要香港人願意付鈔買鉛水,也要他們感恩之餘,又要不被察覺,掩飾和巧辯的步驟就不得已變得重要。儼如埋藏石屎下的水管,馬戲團將動物的死亡和虐待真相隱藏,而小孩依舊興高采烈吃著爆米花看老虎跳火圈。隨著十八世紀美國解放黑奴、法國女權的解放,動物權益的倡議始被重視,而近年來似乎始見曙光是,馬戲團式經營的動物漸被唾棄。而對於馬戲團來說,最佳的掩飾莫過於重新包裝,轉型爲動物園 / 主題公園,然後建立一套似是而非的洗腦論述,標榜保育和教育。他們透過豐厚的資源(尤其是財力)在媒體和市場上打輿論戰,搭建一截截的鉛水管直達各孩子的腦袋,進行洗腦,植入錯誤的價值觀:動物是次等族類,可被圈養、可被差使,即使犧牲牠們的自由,甚至生命,不惜代價地成就人本教育是可取的。

劉江華出任局長的問題

劉江華升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有沒有問題?有問題,相當有問題。

共產黨依靠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從群眾中去,民政事務局司政府與市民溝通的工作,委誰任命,哪有不重視的道理。或許有人會說過往日子,曾德成、許曉暉與徐英偉都根正苗紅,要紅色都已經有夠紅色的了,換一個劉江華,有甚麼大不了呢?

他可以如何整治民政事務局,我們沒法知道,但一個民建聯背景局長執行民政事務局公務,完全地體現利益衝突:

● 民政事務局掌管多項公共事務,文康體藝、公民教育、青年事務等俱悉數沾手,還有約470個諮詢委員會,從撥款批核、選任委員會委員到推展計劃,局長均有權影響。這些資源都是納稅人的錢,民主派固然早被邊緣化,除了某些專業人士主導的委員會,大都被建制派瓜分掉。

但一名民建聯身分的局長司職此事,其他建制政黨勢必微言,他每任用一名民建聯黨員進入委員會、屬下團體獲得某撥款,其他政黨也可質疑為甚麼是民建聯自己圍威喂,分贓不勻,隨時出事。

財團壟斷 領匯商場連鎖店佔76%

(獨媒特約報導)領匯上市10周年,「領匯監察」今日(7月21日)發佈調查,發現連鎖商店佔22間領匯商場的總店鋪數量76%,部份商場更達90%以上,反映小商戶沒有生存空間。團體要求政府馬上回購領匯股份,重奪「話事權」及公眾監察權,同時確保小商戶能於公平競爭環境下生存。

2005年7月20日,終審法院就房屋委員會出售轄下停車場及商場作出判決,房委會成立「領匯房地產信託基金」(領匯),分拆上市,香港政府沒有任何控股權。領匯監察發言人馮兆斌指,當年政府為推領匯上市,曾向小商戶承諾「5年不變」、不會瘋狂加租及趕絕商戶,然而回顧上市10年,未有兌現承諾,小商戶之生存空間只有不斷被扼殺。當年曾向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的公屋居民代表盧少蘭,指領匯上市以來「有衰無好」,屋邨街市及商場貨品價格貴得離譜,今日的她縱然行動不便,「拖住3隻腳都要嚟!」

最多麥當勞日本城

調查於今年6月至7月舉行,範圍包括22個已完成及正在翻新的商場,其中16個據2013/14年報顯示,皆有內部樓面的增幅(發水)。

調查發現,連鎖店佔22間商場的總店鋪數量76%,其中頌安、長發、小西灣及元洲更達90%以上,前兩者更只有4%的非連鎖小商戶,比率較領匯監察2012年的調查報告高,反映領匯在進一步引進更多連鎖店。

無牙老虎監警會

去年佔領運動期間,警方執法的手法相當具爭議。其中,有途人於旺角路經示威區時,無故遭警司朱經緯揮舞警棍擊中後頸,當時已令不少港人關注;有報導指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 (監警會) 早前大比數投票通過,警司朱經緯去年在旺角街頭用警棍毆打市民的投訴「證明屬實」,但警方投訴警察課表明不接納此「毆打證明屬實」決定 - 令市民再一次感到嘩然。

如市民覺得警方執法不當,理論上可向投訴警察課作出投訴;投訴警察課將進行調查,並按《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條例》(《監警會條例》)呈交報告予監警會審核;監警會的角色,理論上是監察投訴警察課的工作。

但實際上這個監察機制是否有效呢?今次朱經緯警司的個案正正突顯這個機制的問題:投訴警察課是警方其一個部門,要調查市民對警方的投訴,本來就有「自己人查自己人之嫌」;而監警會雖然獨立於警隊,但並無調查權和懲處權,只能對投訴個案進行審核,形同「冇牙老虎」,只能「監察」投訴警察課的運作 – 但這種「監察」,被監察者 – 投訴警察課甚至可反過來指「不接納」。

曾德成:我樂意現在退休 李卓人:似「被退休」

原圖:蘋果日報

(獨媒特約報導)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今日突然離職,其中曾德成聲明中以「我樂意現在退休。」解釋。

梁振英會見記者後,政府發出新聞公報,分別以〈民政事務局局長退休〉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呈辭〉為題。其中曾德成的聲明只有三段,其中有關離職的理由只有一句:「我樂意現在退休。」

辭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的鄧國威則表示「一些預計不到的家庭理由」須辭職,又稱「將來有合適的機會」,會準備在其他崗位上服務社會。

李卓人:「樂意退休」可圈可點

朱警司警棍打人的荒謬辯解

圖:蘋果日報

作者為前廉署持械人員、民主黨總幹事

廉署持械人員的訓練,其實高度參照警方訓練,武力使用的原則亦同出一轍。今日《明報》報道警司朱經緯的口供的內容,我認為他歪理連連,以掩飾其濫用武力的錯誤,其行為背離了武力使用的基本原則。

「警棍是手臂的延伸」?

朱指警棍是手臂的延伸,用來「拍打」事主,「驅使其離開」。如果朱的邏輯成立,日後黑社會「劈友」,牛肉刀亦只是手臂的延伸了。其實,在我受訓使用警棍時,確實聽過「警棍是手臂的延伸」的說法,但有關概念主要是指如何用揮棍,達到最佳效果,平民化的說法就是「人棍合一」,確保揮動警棍時與身體各部份協調,手臂與警棍盡量成一直線擊向對方,發揮警棍最大力量,而非朱意指警棍是手臂的一部份,以淡化事件。

正如我在佔領時指出,用警棍由上至下擊打對方頭部屬「致命武力」,因為警棍可擊碎頭骨,做成致命風險,如果用警棍擊打對方,等同手臂延伸「拍打」對方,警棍擊頭難道等於用手「拍打」對方頭部嗎?這豈不是與各紀律部隊一直採用「警棍擊打頭部屬致命武力」的概念自相矛盾?

「非故意擊打」?

兩局長離職 劉江華接任 梁振英:最合適人選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下午近2時,多家傳媒突報導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離職。梁振英在下午3時30分會見記者,指離職兩名局長服務特區政府表現優秀,對兩人衷心感謝。梁振英拒絕交代兩人離職原因,又強調人事變動不會影響公務員團隊,重申沒有其他高官變動,否認出現「跳船潮」。

梁振英表示新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原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以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原任海關關長)能勝任新職位。記者問到兩局長離職原因,梁振英無正面回應,表示不應公開討論人事變動,又指兩人稍後會發出聲明。記者又質問為何任命劉江華,梁振英表示他是「最適合人選」,有豐富的地區及行政經驗,又指劉江華在地區工作有實踐經驗,特區政府是「用人唯才」。

否認兩局長「跳船」

對於新華社率先發稿宣佈任命的問題,梁振英表示同一日宣佈是過去的做法。
他又否認事件是「跳船」,政治任命制度是「旋轉門」,官員離任有不同原因,形容團隊「十分穩定」,比台灣及歐美等地官員的變動亦少。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33
  •  2334
  •  2335
  •  2336
  • 2337
  •  2338
  •  2339
  •  2340
  •  234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