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教師政治立場的說法,是特區政府成立以來,對教學專業的最大威脅,對教育質素的最大威脅。
特別在校本管理條例實施之後,《資助則例》中的紀律程序被篡改為無須調查,學校即可開除教師,假如教師政治立場會被審查,整肅教師會否就是梁振英可向中央邀功之處?政治問題會否成為隨意解僱的藉口?洗腦灌輸單一政治價值、愛國變成愛黨會否名正言順?唱紅歌、跳忠字舞會否昂然進入音樂和體育的課程?
對如何教授爭議,教學專業向來有一定的標準,不容教師個人的政治立場左右。例如:
1. 教學目標首重慎思明辨,而非強制認同;
2. 內容選材必須充份包括爭議中的不同觀點,不得偏頗;
3. 教學策略必須理性客觀,不得單向灌輸;
4. 學習過程必須足以讓學生思考判斷,不得硬銷;
5. 學習成果在於讓學生明白不同觀點、論證和理據,而不是逼迫及誘導認同單一立場;
6. 爭議既為爭議,就要接受難以達成共識,更不必強令通過教學達成共識,這其實已是教學專業的常識。
這些教授爭議的專業標準,與教師個人的政治立場沒有關係。一個政治立場再民主的教師,如果在課程內容裡沒有納入不同觀點,則其教學也不算專業,因為,這位教師誤以認同單一政治價值取代思辯判斷為學習目標;一個政治立場再親近建制親近政權的教師,如果做到了以上各點,則其教學是合乎專業規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