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教育局推出的中三公經社科教材,其中性教育部分備受爭議,包括堅拒婚前性行為兼簽下承諾,並「建議」打羽毛球「處理」性慾。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電視訪問時,不同意有批評指教材內容保守,指局方希望保護青少年,因14歲以下進行性行為是違法:「初中同學是12至14歲,我們應如何告訴他們要正確為自己負責任,能懂得愛護自己及尊重別人,當他們將來成長時,要面對更複雜的社會及環境。」
(獨媒報導)2019年8月25日,有示威者在荃葵青區遊行,之後到荃灣、尖沙咀、深水埗和紅磡海底隧道游擊堵路。警方出動水炮車清場。在荃灣,有警員遭示威者包圍期間開了一槍,一名街坊裝束的男子當時衝到警員槍前下跪,但遭警員用腳踢開。
時任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余鎧均凌晨見記者,稱警員開槍是要令示威者和警員保持距離,在電光火石下是「無選擇下最好做法」。她又稱,警員用腳踢沒有還撃之力的市民,是情況危急下的自然反應。
同日,有警員親屬舉辦集會,有參加者認為警民雙方需要退一步化解仇恨,並強調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多人非集等罪成 有被告稱遭警毆打、脫罪者離港
(獨媒報導)教育局推出的中三公經社科教材,其中性教育部分備受爭議,包括堅拒婚前性行為兼簽下承諾,並「建議」打羽毛球「處理」性慾。局方周五回應,否認價值觀不合時宜,重申對未成年學生應予充分保護,提醒學生本港法例等。立法會議員江玉歡發帖回應,認為要求年輕人拒絕婚前性行為並不現實,「傳統的道德倫理」亦要兼顧現實及人情。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同發帖,指教材或令「處女情結」的糟粕思維死灰復燃,又對教育局視不同意見為「不專業」和「不負責任」深感擔憂,指真正的「權威」(authority)不是來自權力和地位,而是來自認同和人心。
足總圖片
【獨媒報導】2003年起每隔2至3年舉行的東亞足球錦標賽,2025年的決賽周將於韓國舉行。日本、韓國及中國列為種子隊,其餘七隊需透過外圍賽爭奪一個席位。外圍賽原擬12月於台灣舉行,惟由於場地不足需另覓地方舉行。年初曾爭取失敗的香港足總,今次「失而復得」獲得外圍賽主辦權。足總主席霍啟山稱,本港三個球場包括香港大球場、旺角大球場及啟德體育園皆可作為賽事的比賽場地。
台灣退回主辦權後,東亞足球協會執委會在8月23日舉行會議,會上確認香港「接辦」外圍賽,在今年年底12月7至17日舉行。
足總主席霍啟山稱感到興奮,指一直爭取主辦外圍賽,本港舉辦大型賽事有經驗和優勢,以及香港大球場、旺角大球場及啟德體育園這些場地條件,相信能成功舉辦外圍賽。
(獨媒報導)2019年8月24日,網民發起觀塘遊行,港鐵在當日早上宣佈觀塘綫多個車站自中午起關閉及暫停列車服務。港鐵做法惹來市民不滿,惟遊行如常舉行,有示威者破壞智慧燈柱,貼上「拒絕極權監控」等字眼。
【獨媒報導】新修訂的初中宗教教育課程指引將於新學年中一級開始推行,宗教科教師除了幫助學生認識、培育和踐行國民身分認同等,也要教授他們「明辨媒體」。不過,有宗教人士認為該課題如「衝着媒體而來」,認為改為「明辨資訊」更合適。教聯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鄧飛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現代的宗教傳播大量借助媒體,因此「明辨媒體」的課程設計有作用,並非針對媒體,而各大宗教都「求真」,認為引旨在確立一種自覺的意識。
有宗教人士稱如「衝着媒體而來」 改「明辨資訊」更合適
教育局早前公布新修訂的初中宗教教育課程指引,列明宗教科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培育和踐行國民身分認同、守法等。此外,文件引中學教學案例,透過西方宗教經典中的故事,學習中華文化。
修訂後的課程框架分為「學習宗教內容」和「從宗教中學習」,而後者則分為「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看幸福」 四個單元。其中,「看世界」單元中包含「明辨媒體」課題,探討「媒體是完全中立還是有其立場?」、「 我可如何判別媒體資訊的真偽? 」、「媒體向年輕人傳遞甚麼價值觀?」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