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城規會今日舉行最後一場新田科技城公聽會,聽取公眾申述和意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稱,疫情後一年,香港事實上有點與世界脫節,原有的幾大支柱優勢沒有比想象中恢復那麼好,新的經濟產業則未能追上,故新田科技城是最後機會讓香港重登世界舞台。他又批評,現時的濕地「畫地為牢」,劃了塊地、限制了發展就等同保育已不合時宜。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稱,香港土地缺乏,科技界已等候新田科技城多年,過去20多年「唔單止趕客,直情係送客。」如果仍繼續缺乏土地,未來10年政府、業界的工作將前功盡廢。
城規會今日舉行第四場,亦是最後一場新田科技城公聽會,就《新田科技城分區計劃大綱草圖》聽取公眾的申述和意見,立法會議員、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城市設計師學會、多間發展商,和少量個別人士等出席申述。城規會將於兩星期後再進行閉門會議,商討是否接納申述並公布結果。
劉國勳指新田科技城是最後機會讓香港重登世界舞台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今早出席申述,他稱今早粉嶺公路發生交通意外,導致北區嚴重擠塞,自己亦被影響,需時1小時30分鐘才到達北角城規會。劉指北區和元朗區居民通勤時間長,一直希望可以有原區就業和「職住均衡」的社區,故非常支持新田科技城,帶來職住均衡和15分鐘生活圈。
【獨媒報導】城規會新田科技城公聽會昨日(7月3日)踏入第三日,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生態學家聶衍銘出席申述。他以港珠澳大橋和機場三跑為例,指所有環評都會指發展項目對環境影響「好少事」和「可以接受」,但最終本港海豚數目一直大幅下跌,作生態補償而設立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7年來更從沒有海豚使用過。聶又指,政府說法指設立的濕地保育公園,將投放魚落魚塘,吸引雀鳥重返新田,但事實上有很多雀鳥是不吃魚,例如黑翅長腳鷸只吃泥土中的蟲,質疑政府如何保證現時的生態環境和功能不會被影響,漁護署未有回應。
城規會昨日舉行第三場新田科技城公聽會聽取公眾申述和意見,第三場公聽會有64人報名出席申述,香港園境師學會、世界自然基金會、民主黨及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會等團體代表,以及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市建局前行政總裁譚小螢等個別人士出席並發言。
嘉道理農場:所有環評都會指發展項目對環境影響「可以接受」
【獨媒報導】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社工註冊條例(修訂)草案》,改組社工註冊局,成員增至27人,社工若被裁定危害國安等罪成,將永久除牌。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昨日投贊成票,指社工註冊局早已變得政治化,在投票時候經常出現民選、委任成員的爭拗,希望修例及增加互信後,能再提升民主成份:「我哋宜家希望專業發展呀嘛。你話民主成份,我絕對同意啦,我哋一路咁多年嚟,都係爭取民主嘅朋友。」
引述孫玉函 新成員為社福界「德高望重的朋友」
在修例後,政府委任的委員將會成為註冊局主流,民選委員將不足三成,委員明日將要宣誓,7名原任民選委員在上月尾已請辭,僅餘下前香港眾志副主席黎汶洛,他早前表示會宣誓。
(獨媒報導)2019年7月4日,多區區議會被禁止討論反修例事件,或被阻礙提及。
在灣仔,時任區議員楊雪盈在會議前欲提出聲明,但遭時任區議會主席吳錦津拒絕。在大埔,時任區議會主席黃碧嬌拒絕把與《逃犯條例》相關的文件和動議列入會議議程,並在民主派議員抗議下宣布休會。在南區,會議議程原本包括有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的動議,惟時任主席朱慶虹以人數不足為由宣佈流會,被質疑有意阻止討論。
同日,在示威者佔領立法會大樓過後,立法行政管理委員會首次開會,地點改為金鐘道政府合署。開會前,多名議員先視察立法會的「損壞」情況,並指因點算人數、投票系統和光纖遭破壞,10月前不會在大樓內召開任何會議。
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亦在當日發出聲明,呼籲政府要與青年對話,「尋求解決香港目前困局的良方」。
申訴專員陳積志
【獨媒報導】申訴專員公署今日發表最新年報,在2023/24年度共接獲4,351宗投訴,較2022/23年度5,357宗,跌18.8%。年度內經全面調查後結案的投訴個案共有95宗,其中有52宗的結論是「成立」、「部分成立」或「投訴不成立,但政府部門或機構另有缺失」,佔整體54.7%。在投訴成立的個案中,有四宗與運輸署寄失投訴人的「易通行」車輛貼有關,公署認為運輸署在政策實施前一個月才發出車輛貼,建議署方訂合理時間表。被列為「不成立」的個案包括衛生署及醫院管理局跟進接種新冠疫苗之後出現的異常事件不透明;另有一項民政事務總署沒有在地區層面跟進有關懸掛褪色及破損的國旗及區旗的投訴被列為「投訴不成立,但機構另有缺失」。
結案投訴有逾四成不成立
【獨媒報導】本港疫後瀰漫「結業潮」,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更樂觀應對指「10間唔做,有16間開番嘅」。美聯工商舖今日(3日)回顧上半年市況,坦言買賣市場疲弱,只錄得1,646宗買賣,按年減少約22.9%。對於港人北上消費成風,行政總裁盧展豪就認為反映香港行業失去競爭力﹐指香港處於「停頓空間」欠缺特色:「做飲食、做乜嘢呢,完全冇創意,招呼又唔得,食品又普普通通,價錢又唔實惠。」至於有內地食肆進軍香港後短期內退租結業,盧展豪就認為投資者可能不清楚在香港開舖的注意事項,需汲取經驗。
盧展豪:料下半年工商舖出現「以價換量」
美聯工商舖今日(3日)舉行記者會回顧隨上半年市況,以及分析下半年走勢。美聯表示,上半年工商舖買賣市場疲弱,根據資料研究部及士地註冊處數據,計及逾億元公司轉讓買賣個案在內,今年上半年工商舖合共錄得1,646宗買賣,按年減少約22.9%, 而成交金額錄得309億元,按年微升約4.9%。行政總裁盧展豪特別提到,第二季的工商舖買賣較第一季多,相信是由於政府「撤辣」後,業主降低物業叫價,令工商舖市的買賣價差收窄,成交量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