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自身在「安樂死」的議題上一直爭論不休,對於一個人是否有結束的自己的生命的權利,其實也不是理所當然的簡單。 如此,更何況結束他者的生命?
我所說的他者,是動物。
但很離奇,社會對動物安樂死的爭論卻並非那麼的熾烈。去結束一隻動物可以是那麼輕易而毋庸質疑。 原因很簡單,動物權益向來不受重視,在大部份人心目中,動物依然是我們的一件附屬品、商品、財產。 他們的生死雖未至於無關痛癢,但總未至於可以等同我們自己生命的重要。 只要動物的生死不影響社會、家庭、人倫的正常秩序,還是不用小題大做的。
於是,在社會上安樂死一隻動物是來得很輕易的,也不會觸犯任何法例。而安樂死的原因多數是「以人為本」「以社會為本」去出發。 以下是一般市民、政府、及部份動物福利工作者都認同的安樂死的「逼不得已」的原因。
1. 動物生病,主人基於任何原因不願意醫治,與其讓動物受病魔折磨,要安樂死。
2. 動物被主人棄養,動物在沒有人領養的情況下,要安樂死。
3. 流浪動物被人投訴,被捕捉後沒有人領養,要安樂死。
4. 動物數量太多,人/組織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不能確保動物應有福利,要安樂死。
5. 動物生病,痊癒機會渺茫,要安樂死。
6. 動物身體機能受嚴重損害,生活質素不能保證,要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