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其中一個新地的最新設計方案,通風廊由原設計的6米增至12米。
(獨媒特約報導)新鴻基地產月前向城規會提交的前北角邨發展10幢臨海屏封樓的設計方案,在居民的反對聲中被迫修改。新地於9月19日向城規會提交了兩個新的設計方案,將由原有10幢設計減至8或9幢,但建築物的平均層數將會增加,最低高度將由50米增至66.5米,住用面積不變,提供單位則減少8個。新規劃的諮詢期將在下月15日截止。
居住在馬寶道的「北角屏封樓關注組」成員林藹雲表示歡迎發展商修改原來的設計,減低屏風效應,然而,她仍擔心新的建築群會影響渣華道地面的空氣流通,希望發展商在地面一層採取通透的設計:「在過去幾年,渣華道的車流越來越多,巴士、小巴和中港旅遊巴均使用渣華道,估計新的住宅區更會增加該路段的私家車流量,目前在海旁沒有建築物,廢氣較易吹走,日後新的商場和住宅落成,一定會影響路面的空氣流通。她希望巴士站能採取通透的設計,而商場地面一層亦應設有向海通風的行人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