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特首民望拾級下滑,選民投票意願不斷冷卻,香港是否出了很大的問題呢?市民一方面對政府的表現愈來愈不耐煩,同時又不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什麼;至少在現有的管道之下,他們看不到有任何可做的事情,失望、憤怒而無力。這到底是種什麼情緒呢?

六十年代初的大埔鳳園
六十年代初的大埔鳳園,由農民世代營造的生境多麼漂亮,也育孕出豐富的生態。之後農民棄耕,地產商進駐,就變成現在的模樣。

17a

Obama photos by Charles Ommanney (Getty Image)

這是一篇遲來的文章。雖然在新聞事件已經遠去,但圖片長存。可是,我今天不想以歷時性的跨度去梳理新聞攝影史,而是談談共時性的當下,香港新聞攝影較諸世界潮流的固步自封,甚或麻木地開著歷史的倒車。適逢立法會選舉將至,且看看剛結束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初選,也饒有趣味。

作者:Giles Ji Ungpakorn(是泰國社會主義工會組織成員)

譯者註:文章透過 Asia social movements的電郵組收到,從社運的角度看泰國兩大權力派系的鬥爭,原文刊於英國的 Socialistworker online

過去幾年,尤其是在2006年9月的政變以來,泰國社會已被催眠,忘記了真正的社會和政治議題。整個社會,更可悲的是連社會運動,均演變成兩個泰國統治階層的鬥爭。其中一方是泰國政府,執政黨人民力量黨,以及前總理他信和他以前所屬的政黨 (Thai Rak Thai)。另一方是保皇黨由人民民主聯盟 (PAD) 、民主黨和部份支持政變軍方將領、司法人員組成。這些人並不團結一致,但他們卻一心要掃清他信的權力。

以下是香港島候選人就:「中環新海濱設計剛完成第二輪諮詢。請問你對新海濱的發展有甚麼願景?」的看法。

請看官用雪亮的眼睛判別各香港島候選人的異同。請各位踴躍評論香港島候選人的表現﹗邀請大家用最方便(例如用手機)的方法,拍攝你的回應片段post上回應欄﹗

IMGP2383

在剛開始跟進鳳園綜合發展區事件時,我已對由長實提交的規劃申請內的數據感到可疑。當時規劃署的規劃師曾向我表示,規劃署也對長實提交的資料和圖則有問題。政府規劃師表示,規劃署會重新計算發展數據,與發展商提供的作比較,再提交予城規會參考。但有關資料在開會前都不會向公眾公開。

所謂求人不如求己。政府不肯與市民分享這些重要資訊,我們唯有自己做出來,並且盡早向公眾發布,讓公眾在本星期五城規會開會討論鳳園規劃前,得到更多可供參考的資訊。

獨立媒體一班民間記者「追問立法會選舉候選人(香港島)」拍攝計劃於30.8.2008完成。

以下是香港島候選人就:「回歸後一直有議員表示,立法會議員並無實權,既不能修訂政府預算,亦無提案權力 ,你認為今天的立法會議員還可以為市民做什麼?」的看法。

請看官用雪亮的眼睛判別各香港島候選人的異同。請各位踴躍評論香港島候選人的表現﹗邀請大家用最方便(例如用手機)的方法,拍攝你的回應片段post上回應欄﹗

齊梳中間界,為廢功能組別表態!

香港文化近年起哄,很多議題其實需要得市民認受的議會去處理,偏偏代表文化、演藝、體育及出版界別的霍震霆,竟是芸芸立法會裡議員中,依據考勤紀錄被評為去屆議會「表現最差」、並遭點名「譴責」的一員。[參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2008報告]如此屢次被指表現不濟的議員,竟仍可在是屆功能組別「自動當選」,難怪梁文道同要大喊狀況「可恥」!

[功能組別+霍老闆] 

其實同為香港奧委會主席的霍震霆早前公佈香港奧運火炬手的名單時,梁文道已譏那「滿佈親中權貴,酬庸氣味濃得叫人欲嘔的名單」不是霍主席所謂的「香港社會的縮影」而是「香港社會權力結構的縮影」。這次霍震霆挾如斯差劣往績卻「可恥」還想連任,而文化界則又「不恥」於參選不公不義的功能組別[參政藝小組:讓我們聯署!],結果導生的自動當選,其實正又是當前立法會包含功能組別怪胎的「香港政治權力結構縮影」。

基佬擺明車馬「睇」奧運

基佬或男同性戀者,是個怎樣的概念?是「偏離」男權意識的「孽子」,從前人們不分皂白被冠以「人妖」之名的「怪物」,還是一個總擺脫不掉前面必須加上「死」字的名詞?抑或是等同(性)慾望無限地無可控制地釋放,隨時隨地會亂搞(直)男人的色狼?(現在還)有人認為四處拈花惹草的直男人是風流,而到處留情夜夜笙歌的基佬就是變態佬及散播HIV病毒或愛滋病的全人類敵人。污名屢屢,誤解處處。姑勿論你曾做過或想過些甚麼,舉凡是喜歡男人的男人,就是扣上上述「罪名」的基佬。有平權運動者就反過來問:基佬點解唔可以公然地camp,點解唔可以講我今日係街上見過咩類型的靚仔?聽起來也很有道理。男人在街上對女人評頭品足「看似」天經地義;女人見到碧咸劉德華吳彥祖或濕身泳裝港男尖叫缺氧就是真女人本色。雖然看法全都扁平片面,但基佬眼金金看藍衣火炬護衛手多於持火炬的名人紅星,又何須閃閃躲躲?

跟語言同歸於盡的耶利內克

繼去年把當代英國劇作家莎拉‧肯恩(Sarah Kane)的名作《4.48精神異常》與《渴求》搬上舞臺後,在這個夏天,原來的創作班底(馮程程、鄭煥美、潘詩韻與梁曉端)將會再次聚合,挑戰更高的難度,在牛棚劇場上演奧地利的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的《死亡與少女》(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I-V : Prinzessinnendramen)。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3001
  •  3002
  •  3003
  •  3004
  • 3005
  •  3006
  •  3007
  •  3008
  •  300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