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新田科技城】濕地保育公園將以魚吸引雀鳥重返 嘉道理農場:很多雀鳥不吃魚

【獨媒報導】城規會新田科技城公聽會昨日(7月3日)踏入第三日,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生態學家聶衍銘出席申述。他以港珠澳大橋和機場三跑為例,指所有環評都會指發展項目對環境影響「好少事」和「可以接受」,但最終本港海豚數目一直大幅下跌,作生態補償而設立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7年來更從沒有海豚使用過。聶又指,政府說法指設立的濕地保育公園,將投放魚落魚塘,吸引雀鳥重返新田,但事實上有很多雀鳥是不吃魚,例如黑翅長腳鷸只吃泥土中的蟲,質疑政府如何保證現時的生態環境和功能不會被影響,漁護署未有回應。

城規會昨日舉行第三場新田科技城公聽會聽取公眾申述和意見,第三場公聽會有64人報名出席申述,香港園境師學會、世界自然基金會、民主黨及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會等團體代表,以及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市建局前行政總裁譚小螢等個別人士出席並發言。

嘉道理農場:所有環評都會指發展項目對環境影響「可以接受」

星宇航空推史努比聯乘主題電車 慶祝香港台北航線本月啟航

【獨媒報導】來自台灣的星宇航空本月16日啟航香港台北航線,暫定每日兩班來往航班。星宇將與香港電車推出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推出加入史努比元素聯乘主題電車、「一日星宇電車全景」活動。星宇航空中國大陸首席代表兼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周寶裕指疫後航空市場恢復迅速,希望明年增加香港至台北的航班至每日三班,長遠增加至一日五班,並有機會增加本地人手。

狄志遠指社工註冊局政治化 盼修例後增互信再提升民主成份

【獨媒報導】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社工註冊條例(修訂)草案》,改組社工註冊局,成員增至27人,社工若被裁定危害國安等罪成,將永久除牌。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昨日投贊成票,指社工註冊局早已變得政治化,在投票時候經常出現民選、委任成員的爭拗,希望修例及增加互信後,能再提升民主成份:「我哋宜家希望專業發展呀嘛。你話民主成份,我絕對同意啦,我哋一路咁多年嚟,都係爭取民主嘅朋友。」

無標題
狄志遠(資料圖片)

引述孫玉函 新成員為社福界「德高望重的朋友」

在修例後,政府委任的委員將會成為註冊局主流,民選委員將不足三成,委員明日將要宣誓,7名原任民選委員在上月尾已請辭,僅餘下前香港眾志副主席黎汶洛,他早前表示會宣誓。

堅城打卡警方通關至今收51宗投訴、9次聯關愛隊宣傳教育

【獨媒報導】堅尼地城海旁自2023年2月恢復通關後,在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推薦下,成為內地遊客在港的打卡熱點。警方回覆中西區區議會指,通關至今收到51宗投訴,今年9次聯同中西區關愛隊在上址宣傳教育。

無標題

警方回覆區議會指,51宗投訴主要是指打卡遊客阻礙行經上址的行人及車輛。西區警區於今年起採取多管齊下的應對策略,於遊客高峰期實行人群管理及交通管制,並聯同中西區關愛隊進行9次宣傳教育活動,相關宣傳亦透過「小紅書」等平台發放。警方指策略實行後打卡遊客秩序良好,走出馬路的不安全行為大大減少,針對遊客的投訴由2024年第一季的10宗減至1宗。

【當年今日|反修例回顧】2019年7月4日:多區區議會禁談論反修例

(獨媒報導)2019年7月4日,多區區議會被禁止討論反修例事件,或被阻礙提及。

在灣仔,時任區議員楊雪盈在會議前欲提出聲明,但遭時任區議會主席吳錦津拒絕。在大埔,時任區議會主席黃碧嬌拒絕把與《逃犯條例》相關的文件和動議列入會議議程,並在民主派議員抗議下宣布休會。在南區,會議議程原本包括有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的動議,惟時任主席朱慶虹以人數不足為由宣佈流會,被質疑有意阻止討論。

同日,在示威者佔領立法會大樓過後,立法行政管理委員會首次開會,地點改為金鐘道政府合署。開會前,多名議員先視察立法會的「損壞」情況,並指因點算人數、投票系統和光纖遭破壞,10月前不會在大樓內召開任何會議。

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亦在當日發出聲明,呼籲政府要與青年對話,「尋求解決香港目前困局的良方」。

重溫當日報導

申訴公署上年度接獲投訴跌近兩成 運輸署寄失車輛貼列投訴成立

申訴專員陳積志

【獨媒報導】申訴專員公署今日發表最新年報,在2023/24年度共接獲4,351宗投訴,較2022/23年度5,357宗,跌18.8%。年度內經全面調查後結案的投訴個案共有95宗,其中有52宗的結論是「成立」、「部分成立」或「投訴不成立,但政府部門或機構另有缺失」,佔整體54.7%。在投訴成立的個案中,有四宗與運輸署寄失投訴人的「易通行」車輛貼有關,公署認為運輸署在政策實施前一個月才發出車輛貼,建議署方訂合理時間表。被列為「不成立」的個案包括衛生署及醫院管理局跟進接種新冠疫苗之後出現的異常事件不透明;另有一項民政事務總署沒有在地區層面跟進有關懸掛褪色及破損的國旗及區旗的投訴被列為「投訴不成立,但機構另有缺失」。

結案投訴有逾四成不成立

美聯工商舖CEO稱北上消費潮反映港失競爭力:完全冇創意,招呼又唔得

【獨媒報導】本港疫後瀰漫「結業潮」,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更樂觀應對指「10間唔做,有16間開番嘅」。美聯工商舖今日(3日)回顧上半年市況,坦言買賣市場疲弱,只錄得1,646宗買賣,按年減少約22.9%。對於港人北上消費成風,行政總裁盧展豪就認為反映香港行業失去競爭力﹐指香港處於「停頓空間」欠缺特色:「做飲食、做乜嘢呢,完全冇創意,招呼又唔得,食品又普普通通,價錢又唔實惠。」至於有內地食肆進軍香港後短期內退租結業,盧展豪就認為投資者可能不清楚在香港開舖的注意事項,需汲取經驗。

盧展豪:料下半年工商舖出現「以價換量」

美聯工商舖今日(3日)舉行記者會回顧隨上半年市況,以及分析下半年走勢。美聯表示,上半年工商舖買賣市場疲弱,根據資料研究部及士地註冊處數據,計及逾億元公司轉讓買賣個案在內,今年上半年工商舖合共錄得1,646宗買賣,按年減少約22.9%, 而成交金額錄得309億元,按年微升約4.9%。行政總裁盧展豪特別提到,第二季的工商舖買賣較第一季多,相信是由於政府「撤辣」後,業主降低物業叫價,令工商舖市的買賣價差收窄,成交量回升。

社工註冊局改組三讀通過 周五公布委任名單 毋須補選辭任民選席
沙頭角個人遊名額試行增至每日2,300個 預約網站顯示餘額皆逾2,000

【獨媒報導】當局於今年年初推行第二期沙頭角開放計劃,旅客取得預約名額後可到訪中英街以外的整個沙頭角區域,目前個人遊每日限額為600個。保安局試行在本月將名額提升至2,300個。不過警方的網上預約平台顯示,每日仍有逾2,000個名額可供申請,剩餘最少的日子是本周六(7月6日),惟仍有2,092個。

第二期沙頭角開放計劃於今年1月1日開始,旅客在計劃旅遊日期的三個工作天前於網上申請電子禁區許可證,便可以到禁區內的沙頭角遊覽。個人遊名額自今年4月1日起提高至每天600個,周一至周五不設旅行團限額。

螢幕截圖 2024-07-03 下午3.30.40
警方網上預約平台截圖

陳恒鑌倡政府接管愉景新城私人天橋減業主負擔   甯漢豪:無計劃

【獨媒報導】香港部分街道和天橋屬於私人管理,因應地契條款開放公眾使用,不過維修費可能要業主負擔。由區議員年代已在荃灣起家的民建聯陳恒鑌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問政府會否收回愉景新城連接大涌道天橋。發展局長甯漢豪表示,業權人在1991年主動向城規會提出興建有助其申請獲批,購買物業的業主理應從地契條款得知責任,若地段業權人期望由政府「接管」,不但有違契約,亦涉及公共資源運用,她表明「政府原則上不會接納」,政府亦無計劃接管。

甯漢豪在回答陳恒鑌的口頭質詢中,提及現時有約230條公眾行人天橋,由地段業權人興建和管理;另外約240條街道是業權人在政府土地上興建和管理,至於「私家街」,當局則沒有備存數字。

她又表示,過去5年接獲8宗申請建議收回私人天橋和街道,政府正處理兩宗個案,其餘個案在諮詢路政署及運輸署後,申請不獲接納。

陳恒鑌稱接管有「公眾利益」

陳恒鑌在口頭質詢問到,當局會否考慮「公眾利益」而回收私人天橋和街道,他稱若收回設施,可以協助相關業主「日益增加的維護責任和經濟壓力」,亦可以「確保」設施安全和新淨。他又點名問到,當局會否「順應居民訴求」,「接管」愉景新城私人天橋和馬灣珀欣路兩條私家路。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