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過去3年收758宗大灣區置業投訴 推網上資訊平台提供住房錦囊](/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scroll-down-logo](https://www.inmediahk.net/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logo-m-s2.png)
2019年11月18日理大外(資料圖片)
(獨媒報導)2019年11月18日「理大圍城」,多人在佐敦被捕,兩名學生早前在區域法院被裁定暴動罪名成立,分別被判囚50個月及56個月監禁。他們不服定罪上訴,上訴庭昨日頒下判詞,其中一名學生上訴得直,定罪獲撤銷,是理大暴動案首宗上訴成功的個案。三名上訴庭法官在判詞指出,法庭重複觀看案發新聞片段後,認為與作供警員所述的情況有出入,「似乎存有不能磨滅的根本差異」,而原審法官練錦鴻未有解釋為何接納口供,或解釋為何影片沒有影響警員的可信性。
提出上訴的兩名申請人是林阡晴及廖康良,二人案發時均報稱為學生,分別為23歲及20歲。他們被指在2019年11月18日,在佐敦加士居道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一帶,與其他人參與暴動。廖另被控一項管有攻擊性武器或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即是一把鎚仔。
【獨媒報導】本港時間昨日(2月4日)下午1時,美國正式對中國貨品加徵10%關稅,低價值的小型包裹免稅安排亦告暫停,措施同適用於香港。美國郵政即時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包裹,信件則不受影響。香港郵政今日(2月5日)晚上宣布,暫停接收寄往美國而內載貨品的郵件。特區政府晚上發聲明,對美方表示強烈不滿。
香港郵政表示,是接獲美國郵政機關通知,不可向美國付運內載貨品的郵件,即時生效。如需寄送包裹,則需按美國法例規定,向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提交完整及正確的「正式報關」(Formal Entry)。
香港郵政稱, 相關「正式報關」須透過報關代理提交所需的進口文件和繳納關稅,指「一直以來」只適用於商業貨運,並不適用於郵件寄遞。
香港郵政引述美國郵政機關指,在2月4日或之後進入美國國內的包裹,將會被退回香港。香港郵政會收到退件後,退回寄件人。香港郵政會繼續審視和謹慎評估這項新規定以處理相關事宜。
【獨媒報導】消委會公布2024年「龍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結果,舒適堡全線結業的新聞以7,934票登榜首;美斯缺陣表演賽則以4,552票成為第二位,兼獲選為「最離譜」的新聞。消委會主席陳錦榮提醒,消費者在進行預繳式消費前應該三思。
消委會今日公布2024年「龍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結果,今次選舉由市民一人一票投選,共收到14,429票,打破歷年來的紀錄。消委會指出,投票結果反映消費者極為關注影響日常生活的政策和不同消費事件的處理,對自身消費權益的重視。
消委會主席陳錦榮表示,本港過去一年消費市場有危亦有機,指訪港旅客逐步回升,而市民的消費模式日趨多元化,港人熱衷北上消費,但零售、飲食及服務業的復甦未能跟貼,並有不少百年老店及連鎖店結業。
【獨媒報導】美聯集團今日舉行新春團拜,集團主席黃建業認為本港樓市最壞時刻已過,預計今年樓市平穩向好,升幅需視乎經濟發展及市民的信心,「相信嗰樓市會好,但唔會話好到好似以前咁犀利」。他建議當局應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恢復以往在住宅入伙時才徵收印花稅的做法,不但能令買家減少顧慮,亦可減輕短期資金壓力,相信在現時經濟困難下,不會出現炒風。
樓市升幅視乎經濟發展及市民信心
談到本港樓市預測,黃建業認為「香港最壞嘅時刻已經過去,樓市最壞時刻亦過咗」,指2022年至2024年的樓市急速向下,預計今年樓市平穩向好,升幅就需要視乎經濟發展及市民的信心。在經濟發展方面,黃建業指本港市面情況差,但認為蛇年變幻莫測,難以捉摸,而過去十二月及一月的樓市成交減少,預計今年樓市「小陽春」延遲來臨。
談到政府財政赤字,黃建業指當局不可處於落後形勢,需要刺激經濟,認為撤辣及減息令樓市「好少少」,去年樓宇成交量約有6.7萬宗,但仍較2021年的9萬多宗為差。另外,他預計今年的樓市走勢將會好轉,「相信嗰樓市會好,但唔會話好到好似以前咁犀利」。
(獨媒報導)巨額財赤下,教育成開刀對象。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日前預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將調整對八間大學的撥款。財政司司長亦指八大院校有一定儲備,需要善用及開拓收入。立法會議員周文港今早在港台節目中,口徑與陳茂波一致,指八大院校最新儲備已增至逾1,400億,需要善用。他指本學年非本地生限額已由資助學額兩成增至四成,未來可進一步放寬或完全放寬,增加收入。
翻查資料,2022/23年起三個年度,政府向八大院校撥款合共632億。教育局去年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的文件顯示,八大院校有逾1,200億儲備,以港大371億最高,其次為中大的322億,最少的嶺南大學亦有約29億。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今早在港台節目稱,2022/23學年,八大院校就學士學位非本地生的學費收入逾20億,其餘自資課程則有約90億。他料隨學生增長,料每年收入可達150億。他提到本學年起非本地生限額再增至四成,可多收6,000人,認為未來可進一步放寬或完全放寬,符合世界趨勢。
(獨媒報導)本港不少樓宇老化情況嚴重,出現滲水問題,負責跟進個案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近年被指處理個案成效低。民建聯發表倡議書要求政府改革滲水辦,包括全面應用新科技調查及壓縮調查程序。滲水辦現時只會就單位滲水位置濕度等於或高於35%,才作基本調查。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建議,當局可將屋宇滲水指標下調,即按滲水程度及對住戶的影響制定不同跟進措施,其中濕度達30%至34.9%個案,可列入觀察名單,應派員每月巡視一次。
在2003年沙士後,食環署和屋宇署聯合成立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滲水辦在調查時會先確定滲水情況,如發現滲水位置濕度等於或高於35%及懷疑滲水問題由其他單位引致,便會進行基本調查,即派員到訪涉事單位作測試及覆檢滲水情況。如未能找出源頭,滲水辦一般會委聘顧問公司職員,進行地台蓄水、牆身灑水及反向壓力測試。
覓得源頭比率低 陳恒鑌:市民見住道牆漏水非常心酸
【獨媒報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月公布,香港稅務學會提出多項建議,並指現時財政儲備,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未到危險水平。稅務學會提出為多個「戰略行業」推出稅務優惠,亦建議為輸入運輸、餐飲、建築業的內地「專才」提供稅務優惠,例如僱主支付內地僱員住宿費和交通費,可獲最多200%利得稅稅務扣減。減稅優惠勢減庫房進帳,有否「開源」建議?會長石詠文指現時未必是開徵消費稅的好時機,尤其是美國一系列保護政策,香港要保持外企投資。不過學會同意將超高收入人士的標準稅率提高至17%。另外學會又指,締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港經營,相信可以增加政府收入。
現時財政儲備亦在2024年10月底降至5,709億元,香港稅務學會名譽秘書曾詠雅表示,政府財政儲備下跌不需要過分擔心,指香港過往習慣擁有龐大財政儲備,市民心目中能認為「跌得好緊要」,但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未到危險水平,如政府需要動用資金,發債亦是可行方法。
邵家臻校友於2025年1月10日辭世,我們以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校友身份,撰寫了一篇悼文。我們邀請了歷屆浸大社工系校友聯署,以校友的共同身份,一方面表達哀悼思念之情,另一方面記念並肯定阿臻對浸大社工系、社工教育、社工業界及社會發展的貢獻和付出。
悼文共獲261名校友聯署,當中具名的有195名,不具名的有66名。聯署的校友涵蓋浸大社工系的所有課程,包括升格為大學前的「社會工作文憑」,升格大學後的「應用社會服務副學士」、「社會工作(榮譽)學士」、「社會政策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社會工作碩士」、「輔導學社會科學碩士」、「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聯署的校友的畢業年份橫越五十年,由1973年至2024年,更有將在2025年畢業的師弟師妹參與聯署。校友的畢業屆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