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草
早期與很多朋友一樣很喜歡麥兜,還有難看而真誠的阿濶,只是似乎在香港任何事物都難逃商業化。代表基層小朋友的阿闊被複製成幾百元一隻、基層兒童買不起的公仔;麥兜變成無數不便宜的消費品,我也嘗試安慰自己「人地搞雜誌,員工都要開飯……(但可否不要賣阿闊啊……)」最後到了麥兜竟然出面幫政府賣裁害舊區小店的廣告,我再也忍不下去地只能想到「墮落」二字了。
在動畫《波蘿油王子》中,代表著四處拆人家園的市建局鐵甲人,與在窗口驚青地看著鐵甲人胡亂射殺舊樓的麥兜與媽媽,形成鮮明的對比。故事雖是僥倖主義(拆到家門前,市建局剛好倒了台,無須抵抗),但也算是有人性,而且很明顯那種人性是需要舊區的街道特色所形成的社區網絡及對公共空間的使用才能做得到。
誰是「阻街的人」?在廣告中針對的,是菜檔、回收小商舖、車房、小食、五金、工程等各種小本經營店舖;另外還有清潔工人和曬被麥太(自己阿媽啊無良心,你家中有大把位媽媽還需要到街上曬被?)這些正是麥兜故事中的街坊鄰里,怎不叫人寒心?!
花墟街上無花,還是花墟嗎?地產霸權橫行,小本經營租的小店,要維生只用那一點點空間真的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