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住的 BOT 樓下,有兩株山櫻樹。秋天來臨的時候,僅有的幾棵喬木開始落葉,讓我在這亞熱帶的南國開始想念北方故鄉的秋景。讀書覺得累的時候,會在鋪滿落葉的草皮上散步。一次正巧走進山櫻樹,卻發現它們早已經枯死了。
屬於寒冷溫帶的櫻花來到溫暖的台灣,是有一番歷史淵源的。上學期看過台大顏杏如老師的文章《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向》,以一種歷史學家的眼光回憶起日本人如何在台灣欣賞、種植櫻花的過程——從櫻花與日本民族精神的聯結,到早期日人來台賞櫻的淵源,再到軍國主義到達頂峰時,伴隨著皇民化運動普遍開展,櫻花的廣泛種植被賦予了強烈政治含義。她用女性獨有的細膩筆觸娓娓道來,詳細講述了櫻花來台的前世今生,而整個引進歷程,也是感性先於理性,生活情境的需要先於統治手段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