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國民主聯盟facebook專頁
6月25日,緬甸國會就有關憲法修改的動議進行投票。當中最為關鍵的兩項動議涉及436條及59(f)條。前者有關將修改憲法的門檻的支持率由75%降至70%。後者是有關總統的資格,當中規定總統的父母、配偶及子女不能擁有外國國籍。出乎意料之外,出席的583議員,竟然有388人支持修憲,當中大部份更是執政的聯邦團結發展黨 (USDP) 成員。可惜即使議案得到大多數議員贊成,但憲法訂明修憲必須得到國會75%議員的支持,而議會內有四份之一的議席由軍方委任。換言之,要是軍方不願放權,任何修憲的動議都只會是與虎謀皮。修憲失敗,亦意味昂山素姬與總統夢落空。過去素姬一直不願得失軍方,在記者會中,她卻表示對結果不感到意外,並揚言從不會對建制有任何期望,今後會靠自身力量推動改革。我與不少緬甸民眾一樣,渴望素姬及其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 (NLD) 能推動緬甸的民主化進程。然而,距離大選還有不到五個月的時間,素姬及NLD對於是否參選的立場模糊,令人難以觸摸。縱然事實上NLD已決心派員在所有選區競逐議席,但又希望以杯葛選舉作為其最後的談判籌碼。目前的形勢顯示,這不單不能對政府構成任何壓力,甚至將導致NLD選舉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