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大灣區航空早前取消多班航班,政府已接獲報告。對於大灣區航空曾表示,因飛機維修及新飛機未能及時交付,導致多班航班受影響。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表示,該並非主要原因,指對方已在報告中表示,涉及航班編配規劃未如理想,內部缺乏溝通,客戶服務運作亦未能配合。陳美寶喚大灣區航空經一事長一智,在4月復活節假期旺季的航班編排上,落實報告優化措施。
大灣區航空上月取消今年2月及3月共128航班,約5,500名乘客受影響,涉及往返泰國、韓國、日本及台灣乘客。陳美寶今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後見記者,稱當局上月29日收到大灣區航空報告,及在2月7日收到補充資料。她表示,大灣區航空在編配航班上需制定有效的規劃程序,增強內部溝通及強化內部管理,並增加客戶服務以應付在節日、假期的查詢。
需每月提交報告 日後擬取消航班亦需書面報告
在監管方面,陳美寶強調當局具完善制度,運物局、民航署每半年約見航空公司,空運牌照局亦定時要求航空公司提交報告。她表示,空運牌照局已要求大灣區航空每月提交報告,日後擬取消或取消航班,需提交書面報告,並列出編配安排及詳情。
【獨媒報導】港人被誘騙至東南亞的詐騙園區,保安局接獲的28宗個案中,19人已回港,至今仍有9人在東南亞,其中8人在緬甸,1人在柬埔寨。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問及當局能否在短時間內營救他們回港,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稱,當局會盡超過100%努力營救,「政府係會俾100%既努力,甚至超過100%既努力去做呢件事,我希望佢哋能夠盡快返到嚟香港。」
提出口頭質詢的是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卓孝業指保安局已與泰國部門建立直接聯繫,惟緬甸狀況較為複雜,當地政局能控制的邊陲範圍較少。他又稱一直與家屬保持聯繫,並著他們不要相信自稱中介人士,以免被「騙上騙」,並指家屬理解當局不能講述太多細節,以免影響營救。
【獨媒報導】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22年卸任後,因中環的前特首辦「人滿」,故政府租用金鐘太古廣場單位予林鄭使用,三年租約每月租金達37.7萬,引起公眾嘩然。今年1月,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稱將於租約期滿後,遷往灣仔入境事務大樓23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回覆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書面質詢,指相關裝修開支為280萬。
回覆中亦提到,當局在2022年租用太古廣場時,裝修費為655萬。政府已與業主協商,獲同意按目前情況交回單位,無須進行還原工程。
包括入境事務大樓的三座灣仔北大樓,早於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清拆,改建作會議、展覽和商業用途,各部門已陸續遷出。提問的田北辰續問及計劃的相關進展和時間表,當局僅稱正按計劃進行。田北辰亦問及屆時辦公室或需再次搬遷,會否考慮一個更長遠的方案避免浪費公帑,當局則未有回應。
前特首辦在今年1月就向《獨媒》表示,入境事務大樓的辦公室可使用不少於三年。去年初當局曾稱,預料於2027年年底清空三座政府大樓並賣地,2034年落成。
前行政長官辦公室在本年度的開支預算為2,207萬港元,較2023/24年度的修訂預算增加108萬(5.1%)。在2023/24年度,單是林鄭的辦公室開支已達917萬,其中租金及相關開支為567萬。
【獨媒報導】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昨日就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建議,並估計財赤為920億。長者兩元乘車計劃續成「節流」重點,公會倡引入分級制,長者乘搭短程車資維持兩元,惟中程及長途車程則需支付較高車資,例如五元及十元。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會長何家輝今早在港台節目指,美國減息速度較預期慢、資金成本未有如預期般降低,減低市場交易活躍程度,,致本年度土地收入及印花稅分別比預期低250億及190億。他提到政府仍有約6,400億儲備,等於政府十個月開支,情況仍可以接受,惟環境並不明朗,政府需開源節流及增加效率。他料需延後一年至2026/27年度才能回復收支平衡,惟仍審慎樂觀。
(獨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今(11日)於高院(移師西九龍法院)踏入第132日審訊,黎智英第40日作供,控方就《蘋果》運作盤問黎。《蘋果》在2020年5月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黎安排員工替袁弓夷拍攝影片,向特朗普作公開呼籲。控方展示訊息,顯示袁弓夷的女兒袁彌明曾傳送講稿給黎當中提及制裁中共,而黎讚寫得好。控方質疑,黎同意袁弓夷的公開信內容,並提供《蘋果》作為發布平台。黎則否認。此外,黎曾叫管理層推動英文版時,只需集中「黃營觀點」;黎在庭上同意只需要不平衡的觀點(imbalanced view),但是否認這是偏頗的觀點(biased view),重申是想要反映香港情況的觀點。在控方盤問期間,黎稱自己作為一個政治犯,沒有理由為求脫罪而在庭上說謊,法官杜麗冰隨即打斷,嚴正地向黎說:「你不是一個政治犯,你在這裡是面對刑事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