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由大學本科到研究院,六年之間,中大的青蔥山城一直陪伴我成長,陪著我思考知識與人生、世界的關係。近年中大在制度和地景上的變化,已令不少校友搖頭,最近更傳出可能連烽火台都要有所變遷。雖然校方信誓旦旦說絕對不會拆,但參與了學生會在烽火台的論壇,聽到許多校方以往誠信可疑的事實,讓人不得不憂心。

關於校園規劃等問題,已有多位同學及校友提及,在這裡,我只想以一個曾在校六年校友的身份,去談談這個名叫《門》的雕刻,以及烽火台這整片空間,對一個大學來講,為何如此重要,也好為各種意見的人士,都提供另一個參考點。

猶記得中六首次到中大參觀,是有點被那渾然的「大」嚇了一嚇,尤其是百萬大道,一條廣闊大道,盡頭是一個奇怪的巨大的雕像,中間空了一個洞,這洞後面是一座大圖書館。站在那裡,上有天下有地,大道盡頭是一座知識的大門──那時也還不知這雕像就叫「門」。

我不是唸美術的,但雕塑品的價值,應該不只有「專業藝評人」可以談論。尤其是一件公共藝術品,更要看它為周遭的人們創造的感受。年紀稍長,經歷稍豐之後,始明白朱銘先生這座《門》所表達的「空」及其所置空間的玄妙之處。

烽火台連同百萬大道這片公共空間,之所以不可以動一分一寸。原因,不是情感上的「集體回憶」,而是因為它存在於該處,正代表著一種對教與學的態度、對「知」和「行」合一的要求。

松本哉來了 & 「歌詩吧漫遊Gili Gulu 2」!!

筆者於今年七月,讀到朱凱廸於獨立媒體所寫的,關於日本「素人の亂」五號店店主松本哉的幾篇報導後,對松本先生在東京高円寺區所搞的自主生活網絡,感到非常有趣及感動。

編輯室周記:黃慶南訪港,勞動法示威

在去年11月20日,深圳 “打工者中心” 負責人黃慶南被砍多刀,左腳更砍至見骨,當時預期左腳將殘廢。在大約一年後的11月初,黃到訪香港,既為跟香港朋友分享內地勞工維權工作點滴,亦為敦促國內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發一點聲音。

在11月4日,黃到了旺角的基督徒學會跟關心國內勞權運動的朋友見面。這是我首次見黃。當看到他以不慢的步伐步進會址,心中不禁悲喜交集。回想一年前當知悉慶南遇襲,心中極之難過,遂送上慰問咭和一點醫藥費,沒想到慶南即聯想到這似是故人。抽起褲管,左小腿外中間位置是一道深坑,左腳鞋子下是爛肉,左腳是沒有感覺的。說時的平淡,教我只能強忍淚水。唯轉頭慶南又說現在在嘗試跑步,當中竅門,是練習用右腳單腳煞制,只因左腳不能承受頓足的壓力,看著那棕色太陽鏡下眼中的雀躍,那份稚氣,煞是可愛。

﹝烽火台專號﹞「我們也有做『諮詢』」——中大圖書館長施達理談館方兩調查結果

編按:中大學生報同學june和三名中大校友為進一步了解校方擴建圖書館的背景及考慮,走訪了大學圖書館館長施達理﹝colin storey﹞博士﹝圖左﹞。施博士介紹了兩項圖書館系統擴展計劃,包括本部圖書館新翼,以及位於崇基新教學樓內的learning commons研習中心。他也談到不在逸夫書院興建圖書館,是八十年代中大校方作的決定,至今未改。校友朱凱迪將訪問內容整理成文,指出校方無論在圖書館規劃還是在地標保護問題上都忽略中大員生的參與,現在應該爭取時間撥亂反正,不能再以公關手段虛應故事。

在被設定為「發展和保育」對着幹的論爭中,支持建設的一方最經常用的理據是:發展的需要經過專業者精心規劃,毌可置疑,並且已到了不能逆轉的階段,因此對於重要建築和地標的保育只能以「減低影響」為前提。走這條進路的人總是認定一切「重新諮詢」、「開放參與」的要求都是盲目地希望拉倒工程,毫無「建設性」。中文大學校方就拆走烽火台的辯詞是這種進路的典型:一﹞因為三改四增收本科生,校方向教資會申請增加圖書館面積;二﹞新增的圖書館面積要集中在大學圖書館;三﹞為免破壞百萬大道的景觀,圖書館新翼的高度只可在四層上下,餘下未用盡的樓面則放在地底;四﹞烽火台和「仲門」雕塑需要暫時拆走,待圖書館新翼完成後才還原。

﹝烽火台專號﹞[陳秉鳳]終點不在這裡--11月26日校方約見「學生領袖」解釋烽火台事件

文﹕陳秉鳳
中大學生報總編輯

編按﹕校方於論壇當日,於翌日安排了一場與「學生領袖」的會議,通知時間僅僅為二十五小時——報社老總陳小姐以本文紀錄了當日的情況,校方當然又是沒有作出任何承諾,校方說,十二月及一月會繼續舉行「分享會」——即是一場又一場的偽諮詢及公關秀,中大學生會已發出聲明呼籲同學杯葛。老總本文,可為這些貌似諮詢的「學生領袖」會議立此存照,不容校方胡亂詮釋。

編輯室周記:中大、澳門廿三條-網絡延烽火

這個星期民間記者們在獨立媒體網報導過兩件社會事件,而這些事若沒有網絡的幫助,延綿的程度和討論的空間一定未能如現在所及。中大拆烽火台在facebook討論熱烈、聯署人數已近三千;澳門廿三條立法的網上討論區更是澳門人人噤若寒蟬的社會中唯一可見另類聲音的空間。

中大烽火台

中大校友在獨立媒體簡直佔有壟斷的位置,令筆者愈來愈可恨自己不是中大畢業生,當中大要砍樹、拆門,有關在Inmedia的文章閱讀和回應人數直線上升時,我都不明所以,但在各方民間記者報導校長會見同學的場合中,校長劉遵義竟能厚著臉皮說今次圖書館的擴建上「做唔到公開諮詢」,如果諮詢的話,圖書館就「2016年都做唔到」,我想,同學和校友都只是要求「諮詢」而已,校長都竟然可以厚顏如此公然拒絕,還竟可以以「民主會影響效率」類似的態度回絕,令我這個非中大校友驚嘆!學生、校友、教職員等,都是在傳媒報導才知道整個計劃,校長就「這些工程傳統上不公開諮詢教職員和學生」,並說已經批出工程,稱已經諮詢了大學圖書館讀者小組的學生代表(遭即時揭穿這次工程根本沒有在該小組諮詢過),因此不會再作諮詢。似曾相識嗎?和去年政府欲拆毀皇后碼頭時,孫明揚局長的說法何其相似!

GPA Yr 1 Eric
中大政政系同學呼籲同學參與「膠樽義務回收計劃」。中大學生報提供。

孔令瑜:現代英雄抑或現代奴隸

在今年十月份,筆者前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參加了一個由外傭組織舉辦的會議(International Assembly of Migrants & Refuges IAMR),會議邀請了不同國家的傭工組織參與,表達他們對當地移民和外傭政策的不滿和訴求,期望透過這些會議可以加強不同國家的民間團體之間的聯繫和合作。會議另一個目的,是抗衡當時正由菲律賓政府主辦的國際會議,該國際會議的討論對象同是針對傭工及難民,但參加者卻是各國首領,討論的內容是彼此的移民和出入境政策。

(大家可先從http://richardfx.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24.html找到相關爭論資料的網站所推介的文章連結,最好自己從《牛奶,謊言與內幕(Lait, Mensonges et Propagande)》一書中看那些針對牛奶有害的詳細資料,如果以上的資料都看過了,做足準備功夫,那應該很容易清楚明白下面的分析,不致產生誤會)

-----------------------------------
歷史

你可能從沒想像過以下簡單的「歷史怪招」竟可以把這種被認為「十拿九穩」的「科學理論」破得體無完膚皮。

龍尾發現生態寶庫怎麼成了「壞消息」﹝龍尾系列二﹞

世界變得真快。一年前推動生態和歷史建築保育,只會被勸說要關注與發展的平衡,即不要阻人發達,現在則還冒上阻人開工的大罪名。灣仔Mega Tower要開工、西九要開工、大埔龍尾人造沙灘工程也趕覑開工。龍尾人造沙灘計劃在十一月十日獲環境諮詢委員會以六票對五票僅僅通過後(十名委員原來五對五,副主席黃玉山按不知哪來的議事規則多投一票結案),只差環境局長邱騰華批出環境許可證,再由城市規劃委員會循例通過,這項大埔區議會和地區組織頭頭爭取了十多年的工程就能上馬。雖然事情已沒多少迴旋餘地,筆者仍然要一盡言責,向邱局長提出一點觀察,希望局長突破康樂vs.生態的僵化思維,為龍尾事件締造雙贏。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3000
  •  3001
  •  3002
  •  3003
  • 3004
  •  3005
  •  3006
  •  3007
  •  3008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