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亞洲盃:約旦內戰與足球

亞洲盃足球賽第二輪,將上演約旦對巴勒斯坦的賽事。雙方首輪均告落敗,今戰都有輸不起的壓力。今天的巴勒斯坦尚未正式立國,現時管有的地方大致為埃及旁邊的加沙地帶和「西岸」地區。所謂「西岸」就是約旦河的西岸。約旦河的東岸就是約旦王國。因此,巴勒斯旦和約旦是鄰居。而當約旦和巴勒斯坦在足球場上碰頭時,場上的球員絕大部分都將會是巴勒斯坦人。同時,約旦國內會如何看待勝負,也相當有趣。

一切要由一九四八年說起。當時,聯合國決定將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三為猶太人國家、阿拉伯人國家和耶路薩冷的國際地帶。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巴勒斯坦人,對於聯合國的決定都不滿意,巴勒斯坦戰爭一觸即發。阿拉伯諸國以支持阿拉伯人為名派軍進入巴勒斯坦地區。戰爭結束後,約旦取得了西岸的控制權,後來更將該地區兼併。同時,隨著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成立和戰亂,大量巴勒斯坦人成為難民。而約旦就是這些難民最主要的目的地。因為約旦控制了原本聯合國打算劃給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的西岸地區,故乾脆就給予巴勒斯坦難民公民權。約旦對西岸地區的控制權持續到一九六七年,以色列發動六日戰爭奪得西岸始告終。

公民實驗室:普通公民的「中情局」

文:鮑帆

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蒙克全球事務學院的一間地下室裏出發,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歷經14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令世界各地的「老大哥」們頭疼、使億萬普通網民受益的知名研究機構

簡單來說,公民實驗室的研究核心是對互聯網的開放與安全、對網民的基本人權造成侵害的信息控制——比如政府監控項目,比如信息過濾系統。毋庸置疑,信息控制的實施者往往是政府,或政府與商業力量的合謀。

有意思的是,公民實驗室的最初創辦靈感其實來自政府內部。1990年代,公民實驗室的創始人Ronald Deibert教授曾在加拿大政府外交部任職。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將衛星偵察用於軍備控制。他所在研究小組提出了「地球監控系統」的概念,以實施對核試驗的禁令。這一規模龐大的系統讓Deibert見識了全球情報系統和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他認識到,對信息的獲取和控制是大國政治的重要內容,但卻少有人研究。

香港往何處去?解殖與本土意識

攝:Manson Wong

原刊於《學苑》2014年2月專題

在香港畸形的房屋市場中 我們應如何走下去

房屋方面的公共開支(資料來源:房屋統計數字二零一四)

2015年的施政報告出爐,689上任以來不停強調房屋政策是施政的「重中之重」,實際上卻「雷聲大,雨點小」。689所謂的「重中之重」真正的意思是要慎重地與商界和地產商合作、小心翼翼地避免得罪他們。這份施政報告一貫以往的做法,極力鼓勵市民置業、將公屋興建量極小化,寧願選擇與民為敵也避免與富可敵國的商界為敵、維護商界的利益。而這份報告中房屋部份最叫人憤怒的,就是建議房委會選擇合適的正在興建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給「綠表」人士。簡直就是不知所謂,所謂的增加興建出租公營房屋到最後卻變成了出售公營房屋。從這份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以至香港整體的房屋市場都十分畸形,房屋:一樣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從來都不應商品化,但在香港卻淪為一種投資、賺錢工具。

出售興建中的公屋的行為極可恥

香港全民退保大全──〈香港要Stand Up〉書評

文:劉子康

全民退休保障理應是關係到每個人──它一來尢關到迫切需要退保的長者,二來也是會動用到大筆政府資源的一項政策。但是多年以來,全民退休保障也少人關注得離譜。即使報章電視偶爾會報導有關全民退保的爭論,也總是分雜散亂,不知就裡者很容易就道聽途說,或是直接置諸不理。爭取全民退保20多年,坊間卻遲遲未有這段歷史和各種說法的整合分析。在今年10月,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下稱聯席)出版〈香港要Stand Up〉(UP是Universal Pension的簡稱)──香港歷來最完整地回顧爭取退保的歷史、回應各方觀點、並嘗試指引未來路向,300多頁的一本書──也總算來得合時。

退休保障,對諸位尚未正式踏入職場的同學來說,難免有點遙不可及,覺得事不關己。但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而言,即使是大學畢業,入息中位數也不過萬多元,公屋居屋又輪不到,要買樓同時又儲錢準備退休根本就是不可能。所以長遠來看,愈年輕的人就愈需要退休保障,愈應該思考退保的種種。篇幅所限,筆者難以盡錄書中所有內容,惟有歸納書中提到的幾個重點,尤其是平日不會在報章裡讀到的觀點,以作大家開始思考全民退保這個議題的契機。

歷史回顧

對《香港民族論》的一些批判性閱讀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點名了港大學生會《學苑》2014年2月號的專題〈香港民族‧命運自決〉,以及日後編印出版的《香港民族論》一書,乃是需要警惕的錯誤主張。事實上,《學苑》專題推出時香港社會是有過一番爭辯,但到了《香港民族論》出版時,輿論焦點都集中在人大落閘及「佔中」的如火如荼醞釀中,對其內容(包括加入了五篇學者和評論員的文章)的討論已少。如今,一份學生報刊物竟受到特首的如此招呼,幾乎等於為「香港民族自決論」進行變相宣傳,而我們似乎亦可趁此機會再對《香港民族論》進行一番探析。

(一)

比起陳雲「城邦論」的橫跨古今東西、既分離又歸返,正如吳叡人所言,港大《學苑》的香港民族自決論則來得明快且明確許多。 其毫不扭捏地召喚「香港(人)是一個民族」的想像,因而理當擁有自我決定的權利。如此論述宣告了非中國的「民族主義」可能性視野正式進入香港身份的論爭場域。

正言匯社回應2015年施政報告對弱勢群體的支援政策

正言匯社相信,一個政府理應為人民負責,為最有需要的群體制訂政策和提供基本服務,是一個政府極為基本的責任,我們特別點評三個社群,家庭暴力受害人、長者及殘疾社群,今次施政報告對這三個社群的政策也不算完善。

家庭暴力受害人

今年施政報告在第125段提及家庭暴力,指加強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的專業社工人手及增加「兒童之家」的照顧名額以支援家庭受害人或有面對家暴風險的家庭。

翻查過去施政報告,原來上一次於施政報告正文提及家庭暴力已是於2009-10施政報告,歷經5年終於,面對家暴的弱勢家庭終於得到特區首長重視。近日,電視廣告、港鐵廣告也經常看見政府推出的家暴議題廣告,呼籲有需要家庭在適當時候求助,緊守家庭和諧。可是,究竟是政府忽然關心家暴,還是受到壓力才做一些工夫?立法會於本年初成立了處理家庭暴力及性暴力的策略和措施小組委員會,未來將有約一年多時間就家庭暴力及性暴力議題與政府商討,民間團體有大量過去多年未處理的政策問題,向政府爭取政策改善。

事實上,2004年天水圍金淑英慘案發生後,社會高度關注家庭暴力的社會議題,立法會亦於同年成立相關家庭暴力議題的小組委員會,並於2004-2008年就多個議題與政府進行商榷。其時每年的施政報告也對家庭暴力議題著墨,該時期處理家庭暴力政策也有不少改善。

【施政報告】梁振英走數 全民退保繼續落空

(資料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1月14日)於立法會宣讀《2015年施政報告》,退休保障被納入扶貧範疇,爭取多時的全民退保再度落空。梁振英的競選政綱曾提過要成立及累積「養老基金」,雖然施政報告預留了500億以改善有需要的市民在退休後的生活保障,於下半年展開諮詢,但建議設立資產審查,引起社會各界不滿,質疑梁振英「走數」。

扶貧委員會早前委託港大教授周永新就全民退休保障進行深入研究,報告最終在2014年8月出爐。報告指出現行長者福利制度在人口老化下難以持續,倡議香港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為所有長者提供最低每月3,000元生活保障。 但2015年的施政報告卻指出「有相當多意見反對任何免審查方案,堅持公共資源應投放在最有需要的長者,並提出財務可持續性和『誰來付鈔』等關鍵問題。」施政報告又提到海外經驗顯示,「隨收隨支」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遲早出現財政問題,有推翻周永新團隊提交的研究結果之意。

爭取全民退保聯席:歸扶貧範疇是偷換概念

【施政報告】點名批評學苑  總編輯回應:梁振英踐踏言論自由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施政報告的引言中特別點名批評《學苑》的《香港民族 命運自決》專題及出版的《香港民族論》一書。他指「對《學苑》和其他學生,包括佔中的學生領袖的錯誤主張,我們不能不警惕。我們並要求與學運領袖有密切關係的政界人士勸阻。」梁又提到在剛開展的政制諮詢中,他指「香港問題,香港解決」的口號有違憲制,強調中央有實質的決定權,並重申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學苑》時任總編輯梁繼平認為梁振英言論踐踏「言論自由」和誤導公眾《學苑》要「搞港獨」。

《學苑》總編輯回應:梁振英踐踏言論自由

2013-2014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總編輯梁繼平回應時表示,譴責梁振英於施政報告點名批評其《香港民族論》是踐踏「言論自由」的舉動。他質疑梁振英於任內發生了最大規模的民主示威,示威者大多為年青人,但他卻一直沒有正面回應示威者的訴求,現在卻於施政報告公開批鬥年青刊物,是要拿《學苑》來「祭旗」,壓制大膽前衛的思想。

他又指出梁振英是在「扣帽子」,誤導公眾《學苑》要「搞港獨」,是要抹黑《學苑》,進行青年人的思想指導工作。另外,梁繼平亦譴責梁振英打壓學界自治刊物,是逾越職權,踐踏「言論自由」,令學界備受壓力,不合理。他表示不介意特首借用其刊物作例子,但點名批評的形式是絕不能接受。

【施政報告】5歲小朋友近年至少第3次出動 解說房屋問題

(獨媒特約報導)繼2013年9月地區諮詢論壇及去年施政報告後,小孩又再出動解說土地政策!今年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引述的是一位5歲小朋友,去年施政報告則是一位幼稚園生,2013年9月則是一個「一個四五歲的小朋友」。梁振英的房屋及土地政策思路一如以往,指香港不缺土地,缺的是可供發展用的土地,關鍵則是「地區及其他人士必須給予支持」,暗指反對聲音太多、「不合作」。

三次引述小朋友:

『若現在有一個四五歲的小朋友問他,將來其結婚後會住在哪兒,「我唔可以答佢:我唔知道,因為我只會做行政長官4、5年。因為我們要對他們負責」。』——2013年地區諮詢論壇(引自報章報導

『我經常想,如果今天幼稚園的小朋友問:「特首,我第時大個住邊度呀?」我如何回答?「冇地方住」是不可接受的答案。我們一定要有目標,有計劃,有辦法。目標是香港人一 定要有得住,而且住得愈來愈好,計劃是既要有三五年的計劃,也要有30年的計劃,辦法是不斷開發新土地。』——2014年施政報告

『一位5歲小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行政長官,我長大後住哪裏?香港還有沒有足夠土地?」』——2015年施政報告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60
  •  2461
  •  2462
  •  2463
  • 2464
  •  2465
  •  2466
  •  2467
  •  2468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