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鳥俠》(Birdman) 給人的印象是《坐看雲起時》(Clouds of Sils Maria)的翻版。兩套戲兩位主人翁,一個是曾經擔正超級英雄片主角,現在變得很落泊的Riggan;另一位是上了神檯去邊都好好服侍但浪潮已過的Maria。不同的是,Riggan 跨過高山低谷後嚮往再創高峰,Maria則是鉛華洗盡後步步為營,迎著陡峭的碎石路尋找寬闊的下台階。
上山容易落山難 谷底呼叫無人理
曾經踏上的舞台,多不捨也要離開,那是古往今來的道理。Riggan卻頂唔順,接受不了除了飛鳥俠的一剎光輝就只能在低谷徘佪,所以決心搞戲劇,證明自己有藝術素養而翻身,但他根本不諳戲劇。為了重奪那一剎光輝,他不理蝕錢把演員換了,甚至跟妻子提出把樓按了。
戲中最 signature 的是他獨處時擁有「超能力」,能在空中飛翔,能用念力提起物件,雄心壯志時飛鳥俠的原型還會像死神流克一樣尾隨。這都是他的狂想,現實裡他只是一名大叔,他與心魔的對話充分顯示他的歇斯底里與放不低。
知道了劇場最辣的評論員將會瘋狂寫衰他即將公演的劇目,他醉倒紐約街頭,最後費煞思量,終敵不過自己,決定在舞台上的最後一幕用真槍自殺,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扭盡六壬也必須從舞台上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