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格殺勿論   加大發展

2014年12月,香港,入口自廣東地區的部份食用雞被驗出帶有禽流感病毒,特區政府採取了果斷措施,格殺勿論,把每一隻(共逾15,000隻)雞、鴨、鵝等,用最便宜的方法殺掉,稱之為「消毀」。(#1)

2015年9月,馬來西亞檳城,由於出現兩宗人類感染狂犬病(瘋狗症)過案,檳城州政府下令全城捕殺流浪狗,格殺勿論,估計全城超過25,000隻流浪狗被用最便宜和殘暴方法殺掉。(#2)

2015年,香港,居住了逾74萬個家庭(超過200萬人)的公共屋邨,和其他住宅一樣,出現有狗家庭和無狗家庭的衝突,政府以一貫的果斷及最容易的方法解決 — 一律把狗或養狗家庭趕走, 「格殺勿論 」,方便管理公屋居民。(#3)

《時光機準備起航》

2024年,香港市,狂犬病再度肆虐,政府下令上水中央屠房暫停處理鮮狗屠宰,亦派出捕狗專隊用空對地無人射狗機清除街上所有狗隻和其他動物,格殺勿論,並即時下令民眾不得私養狗貓等畜牲,如自願交出私有動物,可被給予特別考慮,豁免勞教,舉報者可獲發獎金,以示表揚。

超長時間供款建跛腳機場 —— 為甚麼我們這麼笨?

今早在電台聽到機管局人員談最新融資方案,新的機場建設費建議價目比較早時宣佈者低,但卻要提高向外借錢款的金額,以致建設費必須一直收到2030年之後,才足以連本帶息清還。

大家要知道,根據機管局的規劃總綱,三跑的興建的目標是為了滿足2030年的航空需求,機管局目前的方案,只有原計劃的半個候機大樓和一半的登機橋,是一個跛腳機場。

機管局人員忘記了:今年初為「半個候機大樓」方案辯護時,曾經聲稱建設有階段性,現計劃的設計符合2023年的客運需求,將來客運增加時,會興建另一半候機大樓。

根據規劃總綱,全棟新候機大樓應於2030年前建成。

好了,如今因為航空公司的激烈反對,把機場建設費調低,機管局不得不把貸款額提高,結果只建半棟候機大樓的還款期也要延長至2030以後,那麼請問:何來錢建另一半候機大樓和登機橋,應付2023年至2030年之間的航運增長?是否到時再加機場建設費?

機管局前後不一的三跑候機大樓方案

目前的融資情況是:就算機管局打響算盤,直到2030年我們也只會有一條額外的跑道和半個候機大樓,沒有錢建另一半大樓,如果到時乘客量按預算增加,後果是乘客擠逼、行李延誤、航班誤點、安全系數降低、意外可能性提高等嚴重問題,赤鱲角將變成三流機場,根本談不上任何競爭力,毀了興建三跑的原來目標。

鸚鵡學者與不智的劍

港大校委會否決任命陳文敏為副校長,我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這符合我早前悲觀的預測;不過,事情發生了,仍然難免憤慨和痛惜,不是為了陳文敏(我們讀同一中學,但不相識),也不只是因為港大的獨立自主失守(我是港大校友),更因為這件事標誌著我關心的香港進一步制度崩壞。

當然,對這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報章和網媒上看到的言論中,如果是批評陳文敏或反對任命他為副校長的,大多空泛無力,或只是重複建制派的一些 talking points。這些言論的作者,有些還是學者教授,不禁令人奇怪,以這些學者教授的學術訓練,怎會寫出那樣低水平的文章(報紙文章雖然短小,但也有水平高低之分)?

沒有學術自由,還有學術成就可言?

[攝影: 戴毅龍]

今年初,《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佈其第5次世界大學聲譽排名(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調查結果。往年排名一向穩佔首50位之內的香港大學,首次跌出50大;原因是因為雨傘運動期間警方不當鎮壓,令學者憂慮動搖香港院校的學術自由,院校自主不保。

的確,一間學院的學術成就,除了研究成果,學術自由至為重要。諷刺的是,港大委任副校長事件本來是大學內部程序,經過媒體披露學術人事及資源副校長候選人是陳文敏後,同一媒體又對他猛烈批評,及後任命程序被一再拖延,港大校委會卻未有向學生會及職員會給予合理解釋。半年後在9月29日的昨晚,港大校委會以12票反對8票贊成,否決任命陳文敏出任副校長;學生代表馮敬恩在校委會會議後向記者披露了個別校委的否決理由,當中不少聽起來荒誕離奇;事件發展至此,難免令校內及外間人質疑校委會在整個遴選委任過程中受到政治壓力影響,反映了大學正面對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受損的危機,正正與當日《泰晤士高等教育》所指出的憂慮不謀而合。

學術自由乃高等教育的基石

香港紅葉遊

郊野公園內的典雅的木牌

近年香港掀起紅葉觀賞熱潮,每逢秋盡冬至,各個熱門地點都擠滿人群,有的是純粹散步欣賞的郊遊人士,有些卻帶備全副器材的攝影發燒友,弄得原本清幽的地方都熱鬧起來。

02
逆光下的通透葉子

香港會轉紅的灌木有好幾種:水杉、槭樹、山烏桕、野漆樹、落羽松、欖仁樹等,其中最為人追捧的就是楓香樹,因為它葉子好像加拿大的楓樹,無論取景或漫賞也情調十足。

我可跟孩子說警察是壞人嗎

那是2014年12月1日,即群眾衝擊政總失敗後翌日。女兒當天傷風未癒,沒有上學,我亦剛巧休假。

「阿女,不如去金鐘咯。」我跟女兒說。

「好哇!不過要戴口罩喎。」那幾天因怕傳染給弟弟,她一直有戴口罩,我還不以為意。「因為去金鐘會有『胡椒』嘛。」那一刻我才猛然醒起,口罩的真正作用。「爹哋,仲要戴埋潛水鏡呀。」(吓!?)

女兒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比很多同年紀的小孩都要好,但我依然對她的反應,帶點驚訝。

「呢啲嘢,邊個同你講架?」「係媽咪。」

928那天,獨自往金鐘,兩個孩子留在家裡,與母親看足幾小時電視(可能是他們出生以來看得最久的一次),之後數天,女兒不時跟我們看新聞,但我知道不可以再看下去了,太多事情實在不是她的年紀所能明白,所以佔領期間極少再跟他看新聞(她的認知裡完全沒有「旺角」,否則真的不堪設想)。

往金鐘路途上,女兒不斷問:「警察會唔會噴胡椒架?」我一直支吾以對,「er…唔會噴小朋友嘅,應該。」從海富中心步出,她再問我:「警察喺邊呀?」「可能佢地 休息緊啩。」我們在夏慤道上徘徊,她把玩著帳幕附近的紙傘,凝望色彩斑斕的連儂牆,像到迪士尼一樣擺「V」字拍照,眼裡充滿好奇。離開前,碰到一位同是父親的攝影師,向我女兒說:「小朋友,快啲走啦,夜晚啲警察就會出嚟架啦。」

港大校友教職員譴責校委會 對馮敬恩感驕傲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教師及職員會及港大校友關注組發出聯合聲明,譴責校務委員會未有就否決副校長任命提供充分理據,會議的保密原則有違公眾利益。校委會主席梁智鴻指是否處罰「爆料」的港大學生會會長、校委會本科生代表馮敬恩,有待校委會決定,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指若有人受到不合理對待,一定會發聲,教職員會主席張星煒則表示對馮守護公義的行為感到驕傲。教職員會表示是否發起罷工,須視乎民調結果,關注組亦未決定會否提出司法覆核。

校友組將辦論壇、民意調查

港大教師及職員會及港大校友關注組今午召開聯席會議,討論昨晚校委會否決陳文敏副校長任命事宜。兩個組織發佈聯合聲明,譴責校委會未對其決定提供充分理據,對畢業生議會於9月1日通過的議案置若罔聞。聲明並指出校委會保密原則凌駕于「公開透明」的行事守則,違反公益。聲明中表示,未來將舉辦論壇,邀請校委會主席及其他校委交代事件,並將向教職員進行意見調查。校友關注組將就畢業生議會通過的議案四進行民意調查,收集師生和教職員對可能接任校委會主席人選的信任度。

副召集人麥東榮稱,關注組、教職員不會放棄守護香港大學的任務,並將與學生會等其他持分者合作。他還提到,梁智鴻初步同意出席論壇,會盡快與他確定,而邀請梁智鴻對公眾交代,是推動校委會改革的第一步。

傘後藝術生態「四三二」

撐傘一年之後,我也在構想香港藝術生態該如何走。我零零碎碎地想到「四三二」──聽起來有點像內地官方頒佈法令的語法──四點關注、三種覺醒、兩個方向。

關注文化政策

97以後,政府突然大力推動文化政策,倡議成立官方意識形態主導的文化局、西九、各種「活化」政策、康文署的「東九」文化霸權,等等。留意這些文化建設的營運背景,都會發現一個強勢強權的大政府正在膨脹與壯大。相反,民間的文化機構與團體(如文學館與活化廳等)卻在資源缺乏的惡劣生態中萎縮與越加邊緣化。這是一個危險的警號。

關注藝術市場

近幾年香港成為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主要平台,並助中國曾一度超越美國成為藝術品交易金額最高的「文化」大國。香港的商業價值一直以地產業和金融業推動,突然發現還有一塊財源滾滾的文化處女荒地未曾開發,於是大力投入投資。近年各大地產發展商也意識到在計劃書中加入「推動文化藝術的計劃」有助獲得更有利的地產項目,也紛紛設立藝術基金會與藝術空間。但這種以商業利益為主導的藝術市場的壯大,也直接地說明,其所經過篩選的藝術品所代表的意識形態的單一與狹窄,是壓抑與謀殺文化藝術多元化多樣性發展的最主要兇手。

關注藝術家就業情況

《見習冇限耆》:學會向老一輩學習(文:庸生)

文:庸生

筆者網頁:
www.facebook.com/hkfilmcritic

《見習冇限耆》講述喪妻的退休人士Ben,積極地尋找新挑戰以充實人生,於是參加了一間網上時裝公司的長者見習生計劃。這位老伯伯的加入改變了公司上下職員,包括公司創辦人、一位三十出頭的事業型女性Jules。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擁有四十多年工作經驗和人生歷練的Ben,觀察力強,說話往往能夠一語中的。即使對有關電子科技的名詞一曉不通,連重啓休眠狀態的電腦也不懂,但他向年輕一輩提出的傳統、古老的提議,如以親身面談的方式取代以短訊致歉、不需依靠Google Map而憑多年經驗便辨認出最快捷的行車路線、甚至不選擇以高科技盜入電腦而以直接闖入別人家中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等,通通是原始方式更勝科技的例子。看似不管用而且隨時可被替代的老一輩事物,如一塊手帕,原來背後象徵了其他物件不可取替的價值。最後年輕人也懂欣賞擁有三十多年歷史的行李廂的美,也嘗試配戴老Ben的古董領帶。

老一輩的工作態度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本科生代表馮敬恩就九.二九校委會會議之個人聲明

(圖:DBC)

【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本科生代表馮敬恩就九.二九校委會會議之個人聲明|Personal Statement of Billy Jing-En Fung, Elected Representativ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n Meeting of the HKU Council on 29 September 】

各位港大師生校友,本人身為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本科生代表,將就今日校務委員會所處理的事宜有所交代。

今日校務委員會違反以往慣例,未有尊重物色委員會建議,最終以八票贊成、十二票反對否決副校長﹙人力資源﹚的任命,而該人選則為陳文敏教授。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01
  •  2302
  •  2303
  •  2304
  • 2305
  •  2306
  •  2307
  •  2308
  •  230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