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不助聽 教育局年浪費600萬公帑](/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浪費公帑又一傑作!當局自2005年把助聽器服務外判,便一直浪費公帑購買不合用的助聽器予聽障學童。以2012年的助聽器外判合約為例,需花公帑600多萬。不過大部份學童及家長仍表示「助聽器不助聽」,計劃不單浪費納稅人金錢,更浪費了學童發展語言的黃金時間,有家長便寧願政府改以代用券模式資助。
關注聽障學生權益會在2012年的問卷調查顯示,有46%家長認為教育局提供的助聽器性能不好;54%學童沒有使用教育局的助聽器。權益會主席劉景德慨嘆「政府係有錢唔識駛!買嘅助聽器根本就唔啱學童用,家長拎咗個助聽器返屋企,仲要自己出去買過。」劉生解釋聽障可以分為很多種,除了分貝上的差異外,還有一些學童是聽不到高、中、低音的部份音調,不是說給他們一個助聽器,放大聲音便可解決問題。每個學童的問題都可以不同,但政府只提供兩款的助聽器,所以很多學童仍然是「得物無所用」!
本網向教育局查詢,局方發言人回覆表示2012/13學年約有820名學童需要配戴助聽儀器。根據2012年的標書,中標價為$6,862,800,遠比2008年的$690,000高出十倍。雖然標書內容有明顯分別,如最新的合約承辦商是需要提供1或2部耳機,而後者只需提供1部。但這相差十倍的花費明顯不能令助聽器的質素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