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To be international, go local」威尼斯影展評審是如此讚揚《N+N》。好難得香港有獨立電影能打進各個電影節,更難得的是N+N充滿著本土、抗爭的味道。

正正是以上的原因,在剛過去的周三和友人到了電影中心。恰好在放映完畢時,監製兼編劇楊秉基做了一個小小的分享會。打算「睇完就走」的我地手上都忽然多了一張即場送上的卡及一枝富貴竹,僅僅因為嘉賓米曹一句「好野係需要分享」以及得知《N+N》製作的辛苦,甚至主流影院都不能上畫,大槪自己也感有責任做一做推廣。

注意以下不會是一篇簡介的文章,角度亦是想淺薄地分析劇中語言/符號及象徵意義。所以…….劇透注意——spoiler alert!

抗爭帶來的N種可能性

(獨媒特約報導)「反佔中簽名運動」及「817和平普選大遊行」昨日結束,「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大聯盟召集人周融今日總結活動,認為成績非常好,顯示「有另一股更加強的聲音不要佔中」。大聯盟突然更新遊行人數,由昨日公佈的19萬躍升至25萬。對於多個傳媒揭發不同團體派錢請人遊行,周融表示因證據不足,只會調查有線新聞其中一個報導;但就算屬實,大聯盟亦只會將涉事人數從總人數中扣除,沒有其他行動。

遊行人數突跳升至25萬

大聯盟公佈簽名行動共收到約150萬張簽名表格,包括來自街頭、網上及團體,而昨日的遊行約有19.3萬人參加、5.2萬人獻花、1,500人參加「跑步上中環」,經進一步估算,全日共有約25萬人參與。公關統籌程介南指數字不重要,「最緊要人多」。

周融稱大聯盟所有的活動用了不足1,000萬,由各團體捐獻。吳秋北表示活動過後,大聯盟仍然存在,會再開會商討以後的活動。

諷七一「睇落去好似好多人」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是「8.17保普選反佔中大遊行」,發起的「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最新公佈有25萬人參與,參加者製造的垃圾數量相當驚人。遊行當日已見沿途垃圾桶爆滿、維園滿地垃圾、草地破爛不堪;事隔一晚,獨媒記者今日中午再到維園觀察,仍見滿目瘡痍,草地上盡是被棄的標語、旗幟、貼紙、水樽、紙箱等,甚至有尿片。清潔工人埋怨「今朝已經執咗幾十桶,做到死死下,連水都無得飲」,有市民亦指「好離譜」,即使中秋節、六四晚會亦沒有製造如此多垃圾。

DSC_8583a
圖:(攝於8月17日遊行當日)大量標語牌被棄於路邊。

自2013年開始,意大利不同大城市的廣場上,或一些政府建築物前,你都會看見日以繼夜的,有一群人很整齊很有系統的排列站立,一同安靜的看書。

談到和平抗爭,不能不提這運動︰廣場哨兵 Sentinelle in Piedi(直接意思是站崗的哨兵)。這運動源於法國的反同婚運動,繼巴黎2013年多次百萬人遊行反對同性婚姻後,該浪潮已發展成不同形式的和平抗爭運動,除了法國的HommenLes Villeurs(燭光集會)外,在意大利各大城市一場新抗爭運動正掘起︰

每天,不論日夜,民眾自發的走到主要廣場或重要的政府建築物前,不發一言的、整齊排列的,站在廣場上,一人打開一本書看,沒有聲音、沒有口號、沒有標語。

看書,是代表思考,代表思想自由,不盲從文化潮流,或當今的政治意識形態,透過一起公開的「站崗」,為社會和文化守望,喚醒民眾,一同維護人類文明的基礎——家庭。

(1)

「反佔中大遊行」落幕,雖然警方的統計數字指參加人數超過「七一大遊行」,但就算是親建制派也不敢將這人流疏落的遊行與今年「七一大遊行」直接比較。這結果不難預計,單憑現有的動員力再加上金錢力量,中央沒理由相信這次遊行的聲勢可以蓋過「七一大遊行」,如今問題在為何中央仍要動員發動這次攻勢。

我認為面對「佔中」,中央開始採用資訊混戰方略來保護基本盤。

(2)

資訊混戰方略的意思是發出大量混亂資訊來抵抗對手論述,保護基本盤。時局發展至此,我認為中央已經無意說服支持「佔中」的人,甚至無打算拉攏在光譜中間的香港人,所以中央不理「水份」高低,都要以浩大的聲勢保住基本盤。所謂的基本盤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利益團體及專業人士,二是在一直在選舉支持建制派的普羅大眾。

對基本盤中的利益團體、專業人士來說,關鍵是利益而不是簽名、遊行人數。運動的聲勢背後證明各路團體的動員積極性,讓他們感到支持建制的力量仍然團結,就是運動再多「水份」對他們也沒有影響。對他們來說,中央是不可能崩解的力量,只要支持力量仍然團結,即宏觀環境不變,大家可以繼續用既有的模式賺取利益。因此,「保普選、反佔中」無需要說服他們,反過來他們只會希望透過這運來展示實力。

香港人生活忙碌,每天應付大量工作和交際,沒太多時間認識我們的天空和土地,但只要你肯花點時間觀察,細心欣賞身邊事物,總能發現它的美善和變化,以下都是我們在香港拍過的美麗景象,希望可以引起你的關注和興趣。

佛光(Brocken Spectre)

彩色光環成因比較複雜,概略而言是陽光透過水點反射及衍射後形成彩虹光環的光學現象,而且光亮區的中心經常包括觀察者本身的陰影。觀察者要站在高處和背向陽光,面前要有均勻水滴的雲霧,當陽光在背後照射,人影就會成一直線地投射在雲霧上的彩色光圈。同一原理,乘搭飛機也會有機會看到下面的雲頂,有彩光包圍機身影子的現象。

拍攝要點:減EV 以得到較深色的圖像,多些把現場環境納入構圖,例如山坡,石頭或花草。

01. 大刀屻佛光 (上圖)

彩雲(Iridescent Clouds)
彩雲見於太陽附近很薄的雲層,太陽光穿過同樣大小的水點或冰晶,透過衍射現象而產生彩色的感覺,天氣晴朗的日子比較易看見,通常它只是日華現象的一小部分,因為呈現整個日華的條件是全天空都是薄雲。

拍攝要點:對焦在彩雲上,避免直視太陽中心,減EV 可令彩雲比較明顯。

02. 小馬山彩雲

圖:星島日報

北京再次亮出「國家安全」紅牌,防止勾結外國勢力人士當選,香港一眾人大政協應聲蟲附和,卻不敢詳作解釋,因為,這幫傢伙也有一堆勾結臭史,這些人嘴臉可惡亦可笑。他們反正就是要阻止政改運動,要大家「袋住先」。

勾結外國勢力從來都是中共以至中國眾多革命派的拿手本領。被中共捧為革命先行者的孫中山勾結英國政府,想搞過兩廣獨立,脫離清廷,交予英人管治;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兩黨皆勾結蘇聯人;後來老蔣找美國人,取得飛機大砲,老毛則靠斯大林,長期領過共產國際的工資、金錢及軍事援助,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政治捐獻。

勾結外人本質上沒有好壞,只有手段與目的是否好的問題。香港泛民「勾」得不算壞(他們害了誰?),但的確差,在黎智英捐款問題上,幾位泛民議員竟然犯下低級錯誤不作申報,是為經典一例,還得一個莫須有的勾結美帝的罵名。前陣子,李柱銘與陳方安生去英國數臭北京,想「翻cheuk」英國佬,卻遭英國政客冷待,又是一例。兩位英國人培育出來的精英好像完全不了解現在英國與中國的政經關係,若果他們了解,又怎會還去把臉貼到人家的冷屁股上?若明知還去做,就真係真心膠,幾十歲人都唔化。

認真看待「反佔中」,恰恰不是隨反佔中的政治頭人們的論述與訴求打轉,反而是認真指出它的空洞性,並認真看待「反佔中」的參與群眾。

缺乏集體價值的(不)統一陣線

據報導,遊行參與者有的疑似因為收錢,有的受訪時表示支持普選但反對暴力,有的來購物,也有的跟著公司或商會團體一起來,其實也不清楚目的與訴求(或答錯媒體問題變成支持佔中)。許多團體包車前來,中午還先在酒樓飽食一頓,不少人遊行中途便改搭港鐵離去。支持公民提民與佔中的評論,也習慣反應式地借參與者缺乏民主價值與理性的上述各種行為,來凸顯遊行的空洞,進而建立己方與建制派之間的政治水平與敵我關係。

但是,換個角度想,其實多數遊行除了自發上街,很多參與者是與公司、朋友、學校、社團等一同參與,而大規模動員的群眾活動,往往需要訴求是抽象、甚至空洞的修辭口號,這樣才能盡量涵蓋並號召不同參與者,而嘉年華式的遊行集會,參與者消費更是一部分(例如募款),同時也帶起附近商家(例如餐飲業)的生意。所以,以形式來看,反佔中遊行看起來也不特別奇怪,只是群眾行為與遊行之間,似乎有著程度上更高了一些的落差。

賓尼沙克寧在2004年捧走以色列盃,是以色列最成功的阿拉伯球隊。

以、巴衝突持續,足球也成為炮火下的犧牲品。上月中,一班小朋友在沙灘上踢足球,被以色列由海面開火擊中,四人死亡。今月初,巴勒斯坦名宿阿密特沙古特在家中睡覺時,被以色列的炸彈擊中身亡。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關係緊張,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世界問題的縮影,既是種族的仇恨,也是宗教的衝突。

以色列超級聯賽將於今月底開鑼,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勢在球場出現,因為聯賽中有支阿拉伯人的球隊,叫賓尼沙克寧。賓尼沙克寧的根據地是以色列北部城市沙克寧,城中居住了兩萬多人,大部分都是信奉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只有少數相信基督教。

在這個城市背景下,賓尼沙克寧是以色列少數的阿拉伯人球會,也是最成功的一間。在2003年,賓尼沙克寧首次升上以色列超級聯賽。2004年,他們更奪得以色列盃冠軍,成為第一支以色列的阿拉伯球隊參加歐洲足協盃。賓尼沙克寧闖過資格賽,在首圈遇上英超的紐卡素,結果兩回合以1:7大敗。不過,有幸跟英超的頂尖球隊交手,這已經是賓尼沙克寧的光榮。

看見這樣的廣告,除了感慨香港政府高官的厚顏無恥程度已和北京官員看齊之外,更感慨的看到這些廣告設計師、視覺文化工作者的墮落與同流合污;也利用起視覺文化,一面扭曲民間的聲音,一面為政府的腐敗與不公義貼金、包裝與宣傳。

首先,廣告以「想變?」巨大的兩字與問號,引起市民(即觀看者)的注意,反問的句式是為了訴諸觀者的理性思考──但她也沒有耐性給予觀眾空間與時間去思考。請留意這兩字與問號所用到的字體之視覺元素,是我們平日在街頭街尾熟悉的噴漆與手繪的塗鴉字體;這種字體也經常表現在民間示威之中,自發性獨立的民眾隨意直接手寫的訴求標語;而它在普遍市民眼中,也與衝突和破壞秩序連想在一起。

從這種塗鴉式的字體視覺文化之中──它雖也正確的提示了來自民間的「民意」──有問題的是它更強調、也刻意地在觀眾的下意識之中,植下了「想變」這種想法,是與影響市容、破壞社會秩序、混亂、發洩性、非法的塗鴉行為連結在一起的。透過這種互文的轉換過程中,強硬的官方廣告,偷雞轉鳳地使民間的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訴求,等同於非法的塗鴉行為。也就是說,它利用視覺文化對於民眾的衝擊力、互文性與潛移默化,把民間的民意訴求妖魔化。然後再提出官方的權威答案──「2017有得普選!」──整齊的字體,使觀眾在感官上感到官方是「正義」、「合法」、「和諧」。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573
  •  2574
  •  2575
  •  2576
  • 2577
  •  2578
  •  2579
  •  2580
  •  258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