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政府按先通過後審議的方式將大浪西灣及另外兩個地點納入郊野公園,立法會今日(五日)舉行公聽會,就計劃聽取團體及市民意見。以下是土地正義聯盟的意見書。
解決「不包括土地」爭議 建立「鄉村及郊野公園」推動「生態復鄉」
土地正義聯盟就《2013年郊野公園(指定)(綜合)(修訂)令》的意見
土地正義聯盟認為,鄉村和郊野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時,不能只偏向其中一樣。但是,政府過去三十多年的方向正是側重於郊野保育,對於鄉村則採取放任態度,任由鄉村及周邊農業地帶被粗放式的發展,例如丁屋、露天貨倉和囤積土地的發展商蠶食,導致新界大部份鄉村面目全非。
丁屋發展破壞壞村
一條完整的鄉村必須保有居住及農業兩部份,因此以丁屋為主導的新界鄉村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就算對於新界男性原居民而言,目前被高度地產化的丁屋發展,當中的利益很多已被村中有勢力人士壟斷。誰有土地誰話事的邏輯,根本沒有照顧不同階層的原居民的居住需要,最終反而令鄉村組織被利益集團綁架,導致村不成村,鄉不成鄉。
「不包括土地」令鄉村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