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主辦,歐洲聯盟駐香港及澳門辦事處資助的「人權紀錄片展2013」,分別以「性別與暴力」和「見證死刑」為主題,於2013年10月10日至11月26日,港九各區電影院及合作伙伴舉行。不同性別遭受暴力對待,地位被邊緣化;死刑「以暴制暴、以死止死」,生命不被尊重,這些都是國際社會一直關注的議題。主辦單位從人權角度出發,透過共十三部來自世界各地的紀錄片探討兩個議題,當中更有作品獲奧斯卡、艾美獎、日舞影展等提名及獎項。
性別平權 似有還無
最近一名跨性別年輕學者抵港時遭受侮辱和不公對待,事件令不少人對性別平權展開討論,更說香港枉為國際都會。事實上,此等問題發生在世界不同角落,無論在已發展國家如美國,或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和中國,性別平權和性別暴力問題無處不在,在不同的人權問題上,所呈現的是社會欠缺對人性的尊重。
「性別與暴力」系列的電影中,《戰場上的性侵》(The Invisible War) 揭示在已發展國家如美國,即使社會制度上相對地接近性別平等,美國女兵卻被視為軍妓般,她們在軍中被同伴性侵的機會比戰死還要高,諷刺的是,軍法懲罰藏毒是監禁五年,強暴才兩星期。平民世界的性侵受害者會受到司法制度的保護,但軍隊的司法制度不健全,美國國防部賦予軍中司令官很大權力,司令官本身亦可能就是侵犯者,以致強姦犯可以逍遙法外,甚至反告女受害者通姦和紀律處分,令她們選擇啞忍。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女性地位被邊緣化,往往因社會地位而出現性別權力不平衡,被打壓的情況更嚴重。《哀悼女孩》(It’s a Girl)顯示每年印度和中國被殺害的女嬰,比在美國出生的女嬰還要多。男尊女卑文化,加上印度女人要支付昂貴嫁妝的傳統或中國的一孩政策,成為女嬰因性別而大量被屠殺的元兇。
以電影帶出人權教育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的策劃幹事陳文慧指香港缺乏人權教育,故希望能夠在社會上以普及形式帶出嚴肅的人權議題,根據過往策劃經驗,相比起本地樂隊表演、講座等形式,以電影作為人權教育工具的效果最為理想,並舉辦了三屆紀錄片展。今屆以「見證死刑」和「性別與暴力」為主題,前者為國際特赦組織的重點工作,後者則配合組織的「我的身體,我的權利」(My Body, My Rights)人權運動,主辦單位亦希望能夠藉此讓香港人關注冷門議題以及不同的人權問題。
紀錄片展中的人權教育理念不止於公眾放映,當中部分電影設有映後談,影片導演、電影角色、相關專家到場與觀眾分享,讓公眾對真實情況有更多深入了解和討論;電影亦會於不同的大專院校或中學放映,把議題帶進校園裏,擴大接觸層,使年青人從小接受人權教育。
人權紀錄片展尚有以下電影:
12/11 19:30 我還有話要說 When night falls
15/11 19:30 香港廢死之路 Hong Kong’s Road to the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18/11 19:30 哀悼女孩 It’s a Girl
19/11 19:30 沒臉的女人 Saving Face
19/11 21:30 哀悼女孩 It’s a Girl
20/11 19:30 我還有話要說 When night falls
23/11 14:30 香港廢死之路 Hong Kong’s Road to the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 案中案 Crime after Crime
25/11 19:30 宿霧世紀大冤案 Give Up Tomorrow
25/11 20:00 戰場上的性侵 The Invisible War
25/11 21:30 我阿媽係黑工 Mama illegal
26/11 19:30 宿霧世紀大冤案 Give Up 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