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生:反思七一的公民文化](/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十年之前的七月一日,香港爆發了重大的抗爭運動。超過五十萬人在烈日下走上街頭抗議,導致民望低企的特首董建華下台,23條立法擱置。十年之後的今日,特首梁振英的民望也在谷底徘徊,社會上也存在極為躁動不安的氣氛,香港仿佛再次面臨一個鉅變的前夕。
可是,歷史畢竟不是簡單的重複自身。當今香港雖然危險四伏,很多人對政治現狀非常不滿,但是,香港社會再難像十年前一樣,萬眾一心,把矛頭都指向政府。相反地,各種民間的反對力量矛盾重重,意識形態競爭激烈,公民社會也陷於分崩離析的狀態。
十年之前,「七一大遊行」的出現,有如石破天驚,媒體大幅報導和讚頌,成為香港人一份不可磨滅的集體回憶。當時樂觀的情緒,紛紛歌頌香港人創造了典範性的「文明奇蹟」,展現了香港社會自由、多元的公民生活面貌,也有不少文明誇躍香港人示威遊行守秩序、有禮,充滿和平及理性。更有一些論調認為,一年一度舉辦的七一遊行,已經成為香港特有的一種文化奇觀,每年可以招來各地人民前來參加香港的「民主朝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