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採訪手記】說不定這次就會改變

(獨媒報導)在剛過去的周三(26日),《獨媒》刊出了兩篇有關輔導員失職的報導。對受訪者張小姐而言,透過傳媒公開自己的遭遇是走投無路下的最後一步,她亦曾擔憂報道會石沉大海。不知是否值得「慶幸」,報道比她想像中多人關注和討論,因此我也希望記下一些採訪過程中的細節,盼為這次採訪留下註腳。

張小姐強調,之所以投訴輔導員X及願意承擔受訪帶來的法律風險,是想追求公義。這件事不單涉及專業制度的監察問題,也是一宗性暴力事件——當她因為過去的性暴力創傷,尋求心理輔導,本應幫助她的輔導員卻越界向她發出性邀請。在輔導期間,輔導員可以獲得案主的個人資料,但案主卻對輔導員一無所知,這令我們懷疑,會不會還有更多類似事件,卻因權力不對等、證據不足等原因,令受害人噤聲或求助無門?

或者,報導未必能一下子推動制度改變,但也許至少讓其他受害人知道,他們並不孤獨,總有人願意為自己發聲。

大學輔導員去年被裁專業失當 心理學會未公佈:暫無法在合法情況下發佈其身份

聖方濟各大學輔導員涉專業失當 實名投訴冇回音 傳媒查詢後校方始回覆

元朗攸壆路簡約屋南區率先入伙 房屋局代表指項目申請數字「未講得」

【獨媒報導】屬首批推出的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項目,合共提供1,046個單位的「南區」今日開始入伙,預計4月內完成入伙後,「北區」才會開始入伙。交通方面,暫時有兩條巴士路及一條小巴線來往上水、元朗和大欖隧道轉車站,班次要20至30分鐘一班。攸壆路項目一共收到多少宗申請?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副主管張浩智表示「數字未講得」,因為「北區」仍接受申請,但對數字「都幾有信心」。

政府推出的第一期簡約公屋包括元朗攸壆路和牛頭角彩興路兩個項目,其中元朗攸壆路項目,由東華三院及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營運,服務合約中標額為2.02億元。項目範圍佔地8.7公頃,分為南北兩區,共有10座三層高的住宅樓宇,提供2,156個單位。

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等7人 獲委管理龔如心1,400億遺產

(獨媒報導)就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逾1,400億元的遺產,法庭早前委任「龔如心慈善管理有限公司」為慈善受託人。政府今發聲明,表示受託人已完成籌組理事會,以決定如何運用遺產細節;7名理事會成員中有5名獨立人士,包括社界「心連心」大行動副主席譚贛蘭、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兼任多個公職的陳錦榮、立法會議員陳振英,以及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餘下2名成員為獲委任的政府官員,分別為財庫局長許正宇及民青局長麥美娟。

律政司在聲明表示,相信在管理機構監督下,受託人理事會將盡力管理慈善信託,包括擬備及敲定中國版「類似諾貝爾獎」的獎金和基金細節。

啟德展館低調開幕 簡介本港體育發展、劃線於2004年

【獨媒報導】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今日起一連三日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介紹舊啟德機場、體育園歷史的「啟德展館」在周三已低調開幕。「啟德展館」內展板講述香港體育發展,圖文並茂提及為本港贏得重要獎牌的運動員,包括首奪亞運金牌的保齡球名將車菊紅、首奪奧運金牌的李麗珊,但就劃線於2004年,以首次使用中國香港名義贏得奧運獎牌的「乒乓孖寶」高禮澤、李靜作結,未有提及近年同為香港贏得奧運獎牌的李慧詩、何詩蓓、張家朗及江旻憓。

時間囊擺設在展館內 職員稱「好肉酸」後收起圍封膠帶

啟德展館職員對《獨媒》記者表示,展館已在周三(26日)正式開幕。在記者視察期間,有消防處牌照科人員到場,指啟德展館場內不得擺放膠帶阻擋出入口,啟德展館職員隨即收起。

公營醫療加價  140萬人合資格申減免 社工工會憂無法處理

【獨媒報導】政府在醫療「改革」中提出多項公營服務加價,並稱將擴大「安全網」,包括放寬病人費用減制機制,為重病病人「封頂」1萬元收費。不過目前處理減免機制的醫務社工全港只得約800人,病人隨時遇到「樽頸」。曾任醫務社工的社署社工總工會主席梁建雄今早在電台表示,若以現有資源處理新增逾百萬潛在申請者,「一定應付唔到,呢個係常識」。

雖然醫管局表示日後希望透過手機應用程式HA GO簡化申請程序,但梁建雄指HA GO只是工具,充其量只能改變資料回流至醫務社工的方法,無助解決人力問題。他指申請人數將由30多萬人增至140萬,如果「守閘」人數不變「根本守唔住」。

過往費時學財務知識 建議第一層由非社工處理

醫務社工目前處理審批時,需要求病人財務資料,例如銀行月結單、保險單據、電子錢包等,再計算資產入息是否乎合要求。若申請人在經濟審查不過關,可以再申請要求審查有沒有「社會因素」,例如家庭問題,「屋企人搵到錢但唔關佢事」,該部分由社工評估,再決定是否批出減免費用。

去年私人住宅空置率4.5%、寫字樓16.3% 皆錄升幅

【獨媒報導】差餉物業估價署今日公布本地物業市場的供應和活動年度回顧的初步統計數字。私人住宅方面,空置率由2023年的4.1%增至4.5%,空置單位數量增加5,750個至57,900個單位。樓價方面,在2024年第四季按年下跌8.2%,是連續第三年下跌。差估署亦指,年內成交量上升23%,反映發展商「採取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

差估署數字顯示,2024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急升至24,260個,比2023年的13,840個大增近萬個。以地區計算,九龍城(啟德)為主要供應地區,其次是元朗和屯門,合計佔66%。

對於去年樓市方面,差估署指需求管理措施在2024年第一季撤銷後,曾注入短暫動力,惟外圍經濟前景不明及資金流動性收緊下,市場氣氛審慎,因而重拾跌勢。其後多次減息,加上調整按揭成數上限等措施,令市場在最後一季回穩。

租賃市場方面,差估署指受惠於政府人才政策及「轉租為買」的趨勢,第四季租金錄得3.5%按年升幅。

寫字樓逾216萬平方米樓面空置 約等於10幢IFC

醫生流失率5%、護士7.2%  醫管局稱放緩

【獨媒報導】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本港醫護人手流失率緩慢下降,截至今年1月底醫生在過去12個月醫生流失率為5%,較去年同期5.4%下降;護士在過去12個月流失率為7.2%,較去年同期顯著回落1.4%。


左起:高拔陞、范鴻齡

醫管局今午舉行大會會議,主席范鴻齡、行政總裁高拔陞在會議後見記者。截至今年1月底,公立醫院醫生在過去12個月醫生流失率為5%,較去年同期5.4%下降。在過去12個月,醫管局共有339名醫生離職,並聘請731名醫生,淨增長392人,現時醫管局有7,204名醫生。

在非本地培訓醫生方面,截至3月15日醫管局至今共有293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工作及交流,當中227名屬長期工作,66名為短期交流。醫管局估計,截至今年第二季將有逾33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醫管局工作及交流。

HKwalls第十屆街頭藝術節 邀藝術家啟德體育園創作壁畫

【獨媒報導】正值藝術三月,本地非牟利藝術團體HKwalls即日起至3月30日舉行第十屆街頭藝術節,邀請了3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於中西區及啟德體育園創作壁畫,為空間注入新活力。另外,HKwalls聯同Wanderlust Walks舉辦多場導賞團,由街頭藝術專家帶領參加者探索中西區,欣賞遍布不同角落的壁畫作品。


澳洲藝術家 George Rose


韓國藝術家 XEVA

HKwalls由3月22日至30日起,一連九日舉行第十屆街頭藝術節,邀請了30位藝術家,包括14位來自歐洲、大洋洲及亞洲的海外藝術家、6位中國內地藝術家及10位香港本地藝術家在中環蘇豪區、半山區、上環、西營盤及啟德體育園繪製壁畫,作品遍布大廈外牆、店舖鐵閘、鐵皮屋攤檔、庭園等位置,為城市增添色彩。

巨型船錨運抵中環摩天輪前 新景點海事廣場明年9月開放

【獨媒報導】香港海事博物館表示,有史以來最大油輪「海上巨人號」的船錨,今日已從香港政府船塢運抵位於中環海濱摩天輪前,將正式座落「香港海事博物館賽馬會海事廣場」。海事廣場旁邊另設三角形亭子遊客中心,並設置沉浸式藝術科技展亭通道及室外互動展示屏,訪客可了解本港海洋生物和海事歷史,該個新景點將在今年9月向公眾開放。


香港海事博物館圖片

「香港海事博物館賽馬會海事廣場」位於中環海濱摩天輪與九號碼頭之間,鄰近香港海事博物館,佔地1,490平方米。翻查文件,海事博物館在前年已向地政總署提出延長短期租賃期限至5年,申請已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政策支持,屋宇署在前年8月亦批准建築計劃,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興建,為2022年行政長官社會資助計劃的一部分,預計將在今年9月向公眾開放。


香港海事博物館圖片

聽眾稱加價「無所謂」惟「唔好講到咁冠冕堂皇」

【獨媒報導】公營醫療「改革」方案中,急症室五級病人當中危殆和危急將轉為免費,但餘下三級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收費將由180元加至400元。當局多次重申可減少非緊急病人前往急症室,不過有聽眾致電電台節目稱,加價將引致其他私營醫療機構同樣加價,結果市民將「重返」急症室,他認為加價為解決輪候問題「根本係天方夜譚」,另一聽眾稱「你加價無所謂,唔好咁冠冕堂皇」。

新界東急症科顧問醫生:市民有責任及早求醫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急症科顧問醫生鄭志雄今早在港台節目表示,調整收費後,希望將非緊急病人「導向返佢哋去基層醫療」,減輕公院負擔。不過目前不少病人是因為私家醫生欠缺夜診服務,被逼選擇公院。鄭志雄則認為病人有責任及早求醫:「夜晚唔舒服,究竟係早少少、當嗰啲基層醫療都未關門嘅時候去睇吖,定係去到夜晚嘅時候去急症室呢?呢個我就覺得病人都有個責任自己去調節、去計劃嘅。」不過他亦指如果病人無選擇或無法判斷危急程度,急症室亦「好樂意去照顧呢班病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