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九月,香港保護海豚活躍人士Suzette前往日本太地町抗議漁民捕殺海豚,「豚聚一家」透過她與《血色海豚》製作人之一Ric O’Barry進行了文字專訪,內容除揭示了漁民在1960年代開始, 使用尖鐵卡住海豚的噴氣孔, 再把木柄放進噴氣孔以停止牠們血液流動, 這種殘忍捕殺海豚方法外,更談到野外海豚和困養海豚的明顯差別,以下是訪問摘要:
1)這次抗議的目的和最終目標是什麼?
Ric: 這不是一個抗議,這行動目標是爭取取消每年獵殺海豚活動和停止圈養海豚這種工業。此外,行動也希望加強日本活躍份子的力量,使他們可以接手這項行動。由於屠殺是在太地町發生,只有日本本地的活躍份子,才能停止這項工業。
2)去年和今年在太地町的抗議有什麼不同?
Ric: 今年的抗議是歷史性的。這是十年來第一次有更多的日本活躍份子站出來。這是讓好事。長遠來說,我希望我可以以遊客或朋友身份來到日本,而日本人自己接手太地町的抗議活動。
3)過去幾年在整個日本及在太地町分別有多少海豚被獵殺?相較過去,被臘殺的數目有減少嗎?
Ric: 十年前,每一年,整個日本有23,000條海豚被殺,而去年的數目降至900條以下,日本人知道了海豚肉受水銀污染,對身體健康有害,因此已經減少了進食海豚肉。
4)太地町漁夫今年捕捉海豚的方法有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