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專訪《血色海豚》製作人Ric O’Barry

今年九月,香港保護海豚活躍人士Suzette前往日本太地町抗議漁民捕殺海豚,「豚聚一家」透過她與《血色海豚》製作人之一Ric O’Barry進行了文字專訪,內容除揭示了漁民在1960年代開始, 使用尖鐵卡住海豚的噴氣孔, 再把木柄放進噴氣孔以停止牠們血液流動, 這種殘忍捕殺海豚方法外,更談到野外海豚和困養海豚的明顯差別,以下是訪問摘要:

1)這次抗議的目的和最終目標是什麼?
Ric: 這不是一個抗議,這行動目標是爭取取消每年獵殺海豚活動和停止圈養海豚這種工業。此外,行動也希望加強日本活躍份子的力量,使他們可以接手這項行動。由於屠殺是在太地町發生,只有日本本地的活躍份子,才能停止這項工業。

2)去年和今年在太地町的抗議有什麼不同?
Ric: 今年的抗議是歷史性的。這是十年來第一次有更多的日本活躍份子站出來。這是讓好事。長遠來說,我希望我可以以遊客或朋友身份來到日本,而日本人自己接手太地町的抗議活動。

3)過去幾年在整個日本及在太地町分別有多少海豚被獵殺?相較過去,被臘殺的數目有減少嗎?
Ric: 十年前,每一年,整個日本有23,000條海豚被殺,而去年的數目降至900條以下,日本人知道了海豚肉受水銀污染,對身體健康有害,因此已經減少了進食海豚肉。

4)太地町漁夫今年捕捉海豚的方法有改變嗎?

反世貿重頭戲:人民法庭,代受害者伸冤

圖:人民法庭模擬審訊的情況,有原告、被告,還有缺席的被告欄。

(獨媒特派記者李雨夢現場報導)「因為孟山都,我們印度的農民一個又一個相繼地死去。這間公司壟斷了種子的市場,使到我們的政府取消對綿花的補貼,只能引進它們的基因改造種子,棉農大多因此欠下巨債。它們賣給我們的有毒農藥,最後成了農民自殺的工具。」

「從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亦是WTO的前身)到WTO,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力不斷擴張,如今跨國企業甚至超越了國家政府的地位。政府制定法律政策的權力,甚至被所簽訂的貿易協議所凌駕。」

以上種種控訴「人民法庭」上的證人及受害者說出。峇里WTO會議期間,不同團體以各種方式進行抗議。印尼聯盟Gerak Lawan及SMAA(Social Movements for an Alternative Asia)舉辦人民法庭,模彷法庭的審訊與舉証程序:印尼方面派出法律團隊代表原告人,邀請來自五個國家的學者、公民團體領袖、行動者擔任法官一職;以及一眾對WTO提出控訴的受害者、證人、專家所組成。它針對現行的司法體制偏幫跨國企業,造成種種不公現象,為WTO、自由貿易協定投資及跨國企業造成的違反人權及不公義的事件作出審判。

世界還有公義嗎?

圖為編輯所加

王維基的「香港電視」不獲頒發免費電視牌照,全城發出了「香港還有公義嗎?」的怒吼。然而,一場牽涉億萬人性命的不公義災難,卻正於全球各地發生。

筆者說的,是全球暖化所導致的愈來愈嚴重和頻密的氣候災難。超級颱風「海燕」橫掃菲律賓並奪去五千多人的性命,災情之嚴重令人怵目驚心。然而,按照科學家的研究,這不過是接踵而來的巨大氣候災難的前奏而已。隨著人類繼續不斷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巨量的二氧化碳(每年達一百億噸之數),加劇的溫室效應正令全球的溫度不歇上升。洋面的蒸發量增加令空氣中的水汽更充沛,結果是風暴變得愈來愈猛烈。

問題是,全球暖化這個災禍主要是由誰人所造成的?是由富人還是窮人?由富裕國家還是貧窮國家造成的呢?答案十分明顯,當然是由富人和富國所造成的。美國的人口不到全球的5%,但長期以來,她的排放量佔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一項研究更顯示,從1850年至今,大氣層中增加了的二氧化碳之中,有近30%是由美國放進去的。

我把心留在大浪西灣

海潮退卻,翻騰的浪花與透澈的溪水之間,現出一片潔白沙灘。冬日陽光下,幾個大男生,在沙灘上挖呀挖,仿佛回到童年的歡樂時光。「有否重拾小時候在沙灘玩沙的感覺?」我一邊用手挖沙,一邊問索性連鞋襪也脫掉的 Dickson。大男生,說的其實是幾位一起努力中的年輕義工,Dickson 和我,距離童年日子,都有點遠了。

這一天,超過三百位遠足人士響應「西貢大浪西灣關注組」與「保衛郊野公園」聯盟號召,來到偏遠的大浪西灣,參加名為「大浪西灣,城鄉共享」的遠足活動,支持把大浪西灣「不包括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的法案。參加者在西灣亭集合,一起走到西灣村,我跟 Dickson 拍檔,帶著幾位義工,當先頭部隊,提早到達西灣沙灘,徒手在沙上劃出一個巨大的心形圖案,為即將進行的集體行為藝術創作做準備。

晴空下的西灣,碧海連天,份外的美,可是大家卻愉快不起來:鄉事派議員在立法會提出修訂案,推翻《2013年郊野公園(指定)(綜合)(修訂)令》中西灣納入郊野公園的部份,審議日子迫近,西灣前途未卜。「玩沙這份優差,讓你的囝囝囡囡來做,更為適合呢。」我嘗試緩和氣氛,但隨即察覺說錯了話。幾個月來,Dickson 為著保衛西灣、保衛郊野公園出力,四出奔走,正歉疚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不過他並不後悔,現在的一切努力,正是為了守護孩子們的美好將來。

膝蓋承受的重

2013年11月22日,芝加哥公牛隊作客波特蘭拓荒者,這是公牛隊本賽季的第11場比賽,儘管主將 Derrick Rose 經歷重大膝傷歸來後被指未能回復 MVP 水準,但他仍然以步大力雄的華麗上籃給予球迷無比信心。當日的 Rose 也感覺不俗,打了28分鐘的比賽已經拿下了20分,然後在一次進攻中,Rose 意圖從防守者身後切入接過隊友 Noah 的傳球,結果球被對手抄截了,Rose 立刻轉向回防,然後…然後…「玫瑰」再次折枝。

當日比賽後的玫瑰花園球館更衣室裡,Rose兩手扶著拐杖站在鏡子前,更衣室內一片死寂,似曾相識的感覺又再回來,情況與2012年4月28日一樣,那是之前Rose 遭遇膝傷的日子。隨後那熟識的惡夢又再成真,Rose 被証實右膝半月板撕裂,接受手術治療後需要6個月時間休養,即代表他將缺席餘下賽季,這對公牛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這僅僅是常規賽的第11場比賽,Rose 也從傷患中慢慢尋回狀態,如今公牛又得在沒有Rose的情況下作戰,雖然這幫人以往也有這種經驗。不過我們都知道,有Rose存在與沒有 Rose 存在的公牛隊是兩支截然不同的球隊。

詳細解構:世界盃32強分檔轉制有利法國?

英國傳媒用陰謀論去解讀,暗示柏天尼為法國護航。

國際足協星期二公佈今屆世界盃32強的分檔,跟外界的預測大致一樣,只有法國的位置有所不同,令法國被編入死亡之組的機會大減。是次分檔一來與慣例不同,二來法國得益;英國傳媒立即爆陰謀論,直指歐洲足協主席柏天尼從中作梗,為法國護航。

筆者會一步步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包括嘗試用數學,去解釋法國被編入死亡之組的機會。在是次正式分檔前,各大傳媒已經推測出分檔形勢;以下便是傳媒的預測:

第1檔是種籽隊,包括主辦國及世界排名最高的7支參賽球隊,有巴西、西班牙、德國、阿根廷、哥倫比亞、比利時、瑞士、烏拉圭

第2檔是非種籽南美隊、非洲隊及世界排名最低的歐洲隊,分別有:智利、厄瓜多爾、科特迪瓦、加納、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喀麥隆、法國

第3檔最簡單,中北美洲及亞洲代表合共有8隊,包括有:美國、墨西哥、哥斯達黎加、洪都拉斯、日本、伊朗、南韓、澳洲

第4檔便是8支世界排名最高的非種籽歐洲隊,包括有荷蘭、意大利、英格蘭、葡萄牙、希臘、波斯尼亞、克羅地亞、俄羅斯

再見我的 Poly:新青年理髮廳的刺青印記

原文刊於此

文:游思嘉

秋風起,又到了畢業的季節。人群穿袍戴帽於大學每個地標蹓躂,為自己幾年的大學生活拍下句點。回想大學生活你又做過哪些刻骨銘心的事? 就讀紅磚大學的歐陽、發仔和陳列瑟就組了隊「 新青年理髮廳」,完全本土,完全由心出發,以音樂表達奇思異想。 他們穿上畢業袍,有點傻有點 Kai,邊逛邊拍PolyU 的A-Z Core,成就了看似無厘頭但有共嗚的《再見我的Poly》 MV。

其實早於九月,新青年理髮廳就在 YouTube和臉書上載了幾首歌。雖說聲音不夠突出,但乍聽之下竟有幾分 My Little Airport的影子,都以簡單和弦和地道口語歌詞道出殘酷的現實。《打風總要在雨天》除了間接地咀咒李氏力場之外,有心人應看得出歌名惡搞了歌神學友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另有《一放工菊花都放鬆》、《敢動》等,沒有 MLP的糖衣文藝,卻一時唱出啜核哀愁,一時唱出陽光勵志。適逢畢業季節,他們亦特地創作了《再見我的初戀Poly》,回味這幾年大學的人生 -

終於入到 Poly讀「 E 」
E N G I N E 「 Engine」
喂 假假地都叫做個工程師
由果年開始 終於知道神仙既意思
原來做神仙好鬼寫意 做神仙可以咩都試
做神仙可以 唔係幾駛讀書

陳哲藝—《爸媽不在家》

於金馬獎打敗當今華語電影市場四位大師而禪聯最佳電影的《爸媽不在家》,原先以為會是Art House或像是枝裕和般有一定個人風格的作品,出乎我意料,《爸媽不在家》其實是一部頗主流的作品,但單以探討現代都市華人家庭的視角,已值得叫人注目。

《爸媽不在家》其實不算很新穎的電影,爸媽因工作壓力與兒子漸漸疏離,兒子變得越來越反叛,最後出現一名菲傭,慢慢跟兒子由敵對變成友誼和關愛,這類故事每天也可能在香港發生,但要將這個故事拍得有張力、有人情味、有電影感,這就是《爸媽不在家》突出之處。

親人因各自生活壓力的無奈,最後發現外人原來還要比親人來得親,這個設定曾經成就過史上可能最好的電影 – 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當然,《爸媽不在家》無論在藝術、技術或思考等方面,跟《東京物語》還有很大距離,稱《爸媽不在家》是今日的《東京物語》,未敢說貼切但應算是一個合適的比較。《爸媽不在家》其實無意中有不少小津的元素,叫人不耐煩的葬禮、學英文的孩子、當公司行政的婦女、掃墓的情節、甚或那輕輕帶過的國族主義等等,都帶有小津的色彩,而主角家樂亦如杜魯福映畫世界中的孩子,反叛而天真。陳哲藝是一個了解並能捕捉人情的導演,我斷言他必會有比《爸媽不在家》更好的作品。

民辦「香港文學生活館」落戶富德樓 續爭西九建館

(獨媒特約報導)從四年前開始爭取在香港設立「香港文學館」的一群作家、學者及藝術家,終於成功在民間踏出第一步,宣布成立「香港文學館」旗下的首個文學空間「香港文學生活館」。然而由於「香港文學館」並無任何政府或機構贊助,儘管灣仔富德樓業主已慷慨地以低價租予「香港文學館」,文學館依然欠缺資金支付租金,他們將開展籌募經費活動,計劃於2014年1月入伙富德樓。眾成員昨天(12月3日)於同樣位於富德樓的藝鵠書店召開記者會,介紹「香港文學生活館」的由來,籌款活動,及未來將舉辦的相關課程。

董啟章:未放棄西九

「香港文學館」董事之一董啟章指,他與其他成員早在2009年已成立香港文學館倡議小組,希望進駐西九文化區。儘管至今依然未成功,他們仍沒有放棄,選擇在民間尋找別的機會。他認為香港文學界需要一個與界內及其他界別交流、交換意見、進一步推廣文化藝術的具體空間;理想中他和成員希望成立的「香港文學館」除了擔當文學「博物館」──讓大眾搜尋及了解香港文學有關資料的重要地方外,亦需擔當一個活躍中心,藉由舉辦不同的文學發佈會、展覽等活動,與其他藝術界交流及對外推廣。

各地農民高呼「End WTO」

(獨媒特派記者李雨夢現場報導)WTO第九次部長級會議昨日在以旅遊聞名的峇里舉行。可惜印尼當局早有防範,會場內外設戒備深嚴,沒有准許証的民間團體惟有選擇在30公里外城市丹帕沙示威。

早上約九時,以農民為主體的組織農民之路(Via Campesina) 走上街頭,參與團體來自印尼、南韓、台灣、印度等等。約450名參與者打著「End WTO」的口號,一如以往對WTO進行抗議。

「我們要追求的是經濟公義,我相信公義是應該存在於法律的,但是現在的法律並不公義」,遊行人士Mida屬於印尼氣候正義公民社會論壇(Indonesian Civil Society Forum for Climate Justice),她認為WTO會議內只有國與國之間的角力,人民的利益往往被忽視。「我們憲法所保障印尼人民的權利,總會因為外貿公司的投資而被侵犯。天然資源遭剝奪,現在印尼的棕油業大量被外資所操控,自主權都不在我們手上。」

來自台灣的「農村陣線及捍衛農鄉聯盟」的農民也有到來,抗議國外糧食入口導致國內糧食狀況的扭曲。由於WTO的協議,台灣被迫開放市場,從自給自足的糧食體系變成需要進口外國的食物,政府取消對農業的補貼,打擊農民的生計。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796
  •  2797
  •  2798
  •  2799
  • 2800
  •  2801
  •  2802
  •  2803
  •  280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