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10.20九龍遊行】重慶大廈外派水打氣 印裔社工:我哋都係香港人!

印裔社工Jeffrey(前排中)

(獨媒特約報導)重慶大廈正門的樓梯上放置了數十箱樽裝水和冰箱,一群少數族裔人士忙著拿出一支支水,在烈日下不斷派發給路人。

印裔社工Jeffrey是這次「派水活動」的發起人,他站在第一排,拿著咪用中英文向路人呼籲「大家唔洗怕,來拎支水!」,「如果大家攰,可以入嚟重慶大廈休息下,香港人加油!」

網傳於上周三襲擊民陣召集人岑子杰的是一名南亞裔人士,有人「吹風」要於今日九龍遊行中,破壞少數族裔的集中地重慶大廈和清真寺。Jeffrey因此號召其他少數族裔人士,一起舉辦是次活動:「如果有人來破壞清真寺,咁會對我哋嘅社會造成好大嘅破壞......我哋(香港的少數族裔)要醒過來,話比大家聽無論我哋咩膚色,我哋都係香港人!」

除了派水和打氣,Jeffrey更高唱Beyond 《海闊天空》一曲。Jeffrey認為這是一首最受香港人歡迎的歌,不少路人聽到後紛紛歡呼鼓掌。

聯署聲明:多個傳媒工會及組織嚴正反對一切篩選記者措施

近日有報道指,政府和警方研究以官方發證、派發官方認可的識別物品等方式,辨識在示威衝突現場採訪的記者,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等傳媒工會及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嚴正反對一切官方篩選記者的措施,認為無可避免會損害新聞自由和公眾知情權。

雖然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經明確否認,無意官方統一發放記者證,但未有談及以其他方式識別記者的可能性,各工會及組織認為空穴來風,有必要表明立場,傳媒作為監察政府和公權力運用的第四權,若容許官方認證和篩選在公眾地方採訪的記者,毫無疑問將收窄自由採訪空間,不利資訊傳達和發掘真相。

事實上,在近日的公眾活動以至警民衝突中,在場採訪的記者一直配合警方執法行動,警方亦一直可以服飾、裝備、行為以及佩戴的記者證,辨識在場採訪的記者,任何官方認證篩選在公眾地方採訪記者的機制都是多此一舉,更值得憂慮是一旦引入任何類似機制,將極易被濫用成截查、驅逐記者的工具,而且官方認證的條件可以隨意改動,拒絕配合官方做法或未獲官方接納的記者,在進行採訪時,將面臨極大威脅和風險。

港島人組面具人鏈抗《禁蒙面法》 市民兜路避警署免衝突

(獨媒特約報導)網民發起昨晚(18日)在各區進行「面具人鏈」活動,全港多區市民響應,紛紛戴上面具築起人鏈,抗議政府實施《禁蒙面法》。在港島區,多區市民亦響應行動,其中在西營盤的街坊為避免與西區警署內的防暴警察起正面衝突,人鏈一度「兜路」繞上斜坡。有參與市民認為,《禁蒙面法》是專門針對示威者及年輕人,又指法例不單未能遏止暴力,更反而是打壓市民,認為長遠而言對香港會有負面影響。

在西區,不少參與完港大中學生反警暴集會的學生「轉場」,響應「面具人鏈」活動。晚上7時許,已有約20名市民到香港大學港鐵站B2出口聚集,有人放下大量卡通造型面具包括Pepe、維尼熊、蜘蛛俠予參與人士使用。面具人鏈沿德輔道西往西營盤方向延伸,惟在場人士聞訊有防暴警察駐守西區警署,故在德輔道西及水街交界轉彎上坡,避免與警方正面衝突,再轉入第二街往西營盤方向進發。

逾百中學生集會反警暴 斥《禁蒙面法》謀殺香港

(獨媒特約報導)自9月開學中學生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辦聯校罷課集會後,港島區11間中學於港大中山廣場再次舉辦聯校集會。約200人出席集會,不少同學身穿校服及戴上口罩,抗議警察於驅散示威者時濫用暴力及政府於兩星期前訂立《禁蒙面法》。

11間參與中學包括何東中學、香港真光中學、香港華仁書院、皇仁書院、香港鄧鏡波書院、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維多利亞鄧肇堅中學、聖保祿中學、瑪利曼中學、東華三院李潤田中學及林鄭月娥母校嘉諾撒聖芳各書院各派出一名代表共同讀出譴責警暴的聲明。各代表均譴責警方於過去4個月的反送中示威多次暴力對待示威者,又指10月1日警員近距離對一名中五學生開槍是形同謀殺;聲明又指特首林鄭月娥引用《緊急法》立《禁蒙面法》只會激起港人反抗的浪潮,亦警告政府勿再引《緊急法》去訂立更多惡法,直指《緊急法》是「謀殺香港」。

警無否認擬發牌規管記者 稱岀台前會諮詢業界

(獨媒特約報導)有消息指,警察擬設發牌措施度規管記者採訪,警察下午舉行記者會,警察公共關係科署理總警司江永祥沒有否認相關措施,稱警方推行任何措施前會先諮詢業界,更指樂意協助所有方便傳媒採訪的措施,並一直和政府新聞處有溝通。

記者問到,警察一旦發牌,學生媒體、自由身記者和外國媒體如何申請及作識別,江永祥表示現時沒有回應,重申任何措施「出台」前都會先諮詢傳媒業界。

此外,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星期三向會員發信,指有見於香港公務員退休住屋問題,再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特別合作試驗區」帶動下,將聯同華員會及雅居樂集團,構建一鄰近肇慶東站、具有「港式生活」特色社區的「肇慶香港城」,務求以「低成本,享高質素生活」。

記者問到是否獲悉協會的做法,江永祥表示並不知道有關項目,稱只是內地房產發展商興建樓房,重申警察受《防止賄賂條例》及《公務員事務規例》所規管,指會和協會溝通,確保遵守上述條例。

過百醫護員屯門醫院靜坐 抗議男警10.7全副武裝硬闖產房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政府引用《禁急法》實施《禁蒙面法》後,引起社會激烈迴響,連日多區亦發生衝突。在10月7日,一名19歲孕婦於屯門被捕,有男警在她進行獨立檢驗時進入產房範圍,涉侵害病人私隱。過百名醫護人員今午於屯門醫院地下大堂靜坐,抗議警方濫用職權,違反醫管局附例,敦促警務處對下屬行爲作嚴格限制。

鄭醫生
鄭耀輝醫生

集會發言人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醫生鄭耀輝表示,自己當日雖不在場,但聽聞其他同事講述當日曾對警員作勸告,但男警員仍拒絕解除武裝,更進入產房,無視醫護人員的專業判斷,涉侵害病人私隱,「講緊係戰地或第三世界都唔會全副武裝」。他透露醫護界有高層規勸下屬應遠離政治議題,但認爲表達意見是員工的基本權利。

民陣周日九龍遊行遭反對 促上訴委員會不要成警方共業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計劃於星期日舉辦九龍大遊行,惟警方在中午批出反對通知書。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表明會提出上訴,指民陣將盡最大努力申請一個合法、和平、理性的集會,強調上訴委員會及警方不要因為隨意猜測威脅而禁止市民發聲。另一副召集人黎恩灝則指岑子杰仍在留院,仍須以輪椅代步。他引述岑子杰指,無論星期日的遊行是否獲批,都希望外出的人士小心,「大家不單係we connect,更係we protect」。

無標題
陳皓桓

民主派再出招 立法會政制會未能選出主席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各委員會今日分別舉行會議,選舉主席及副主席。早前盛傳建制派欲壟斷18個事務委員會大部分主席及副主席席位,民主派昨續以財會及內會「互相提名」及提出規程問題等方式,令較具爭議性的四個委員會未能選出主席。今日民主派則在民政事務委員會及政制事務委員會「發功」,後者在預定會議時間未能選出主席。

民主派暫獲2個委員會主席,分別是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及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則有5名,分別是邵家臻(福利事務委員會)、區諾軒(民政事務委員會)、民主黨胡志偉(經濟事務委員會)、民主黨黃碧雲(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葉建源(教育事務委員會)及公民黨楊岳橋(工商事務委員會),公民黨譚文豪原當選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不過及後因公務問題辭任。

Untitled

NBA的倫理抉擇

這個星期有關反送中運動的新聞,莫過於籃球巨星勒邦占士對火箭總經理莫里撐香港人的回應:「很多人因而受到傷害,不止是經濟,還有身體、情感和精神上。我不想與莫里因為一字一句而爭吵。但我們對發推文、說什麼和做什麼都必須小心,是的,我們有言論自由,但亦有可能因而帶來很多負面影響。」NBA籃球聯盟總裁亞當施華隨後表示,莫里撐香港人的言論引發中國政府和商界要求解僱莫里,相信事件會令聯盟損失不少。亞當施華暫時的回應是力保總經理,捍衛言論自由。

事件讓我們反省專業職責和普世價值的關係。總裁的專業職責是負責球隊的市場、票房、傳媒、公共關係、場館運營、周邊產品零售等籃球以外的主營與其他業務,兼管信息技術、器材設施、人力資源等。總經理則負責球員簽約、交易、選秀、主教練與教練團隊的任免,當中包括計算球隊的合同薪金空間,研究、合理利用聯盟的各種條款與規則,篩選出優秀的自由球員、國際球員、校園球員,在選秀中找到到有潛質的球員等。球員的專業職則主要負責打好一場球賽。以上三類專業各司其職,同時藉此推廣及發揚NBA的價值,透過運動,建立關係、促進了解、建同理心、開展對話等。這些都是NBA的價值,同時是美國的價值,因為NBA是美國公司。

籲市民勿對警先入為主 林鄭月娥:唔好認為警察同示威者係對著幹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發表《施政報告》,晚上在Facebook直播中和網民對話,談到警察濫暴的問題時,林鄭月娥繼續「攬警」,稱警察的職責是維持治安和保障安全,強調要用「客觀方法去睇」,呼籲市民不要先入為主,並希望示威人士不要認為警察是和他們對著幹。

對於警察身上沒有識別,市民難以投訴違法行為,林鄭依然撐警,認為目前已有一定的識別,包括警員編號和頭盔上的印記等,但認為如作特別行動時,則難以作即時識別。她又表示,會繼續要求警察高層,予警員提供識別。

直播中的留言大多涉及反送中運動及警察濫暴,吳璟㒞亦問到,林鄭月娥表示,對解散警隊的說法感到疑惑,因為日常的罪案均要警察嚴正跟進,所以必須支持警隊執法。她重申,不論7.21、8.31和新屋嶺拘留所發生的事,都會經監警會調查。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昨晚遇襲,林鄭月娥則表示,無論受襲者的背景為何,警隊均會全力追究。

吳璟儁再任主持

《無綫新聞》前主播、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治助理吳璟儁繼社區對話後,再次重操故業任主持。他引用多個民調,指市民對報告感到不滿,林鄭月娥回應稱,今次的報告在困難的環境下編制,希望市民明白,稱會在未來日子繼續聆聽民意作制定政策。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680
  •  1681
  •  1682
  •  1683
  • 1684
  •  1685
  •  1686
  •  1687
  •  1688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