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一個文明﹑平等的社會,不是由聾人「融入」社會,而是由社會人士與聾人「共融」。對弱勢社群或身體傷健人士,政府﹑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可能還會有,但往往忽略其家人在日常生活的壓力及阻礙。一群熱心的聾人子女,於今年年中成立了香港聾人子女協會(CODA),希望以自己親身經歷,對聾人家長及其健聽子女支援及輔導。主席陳佳儀(Cindy)說:「正因為自己成長時面對很多困難,而政府又缺乏資源,所以我們決意站出來」。
CODA委員共有8名,雖然大家年齡﹑職業不同,但家庭背景卻是一樣:父母失聰而子女健聽。由於暫時沒有固定辦公室,只可以到咖啡室開會;亦因為大家有正職在身,所以往往只可以在深夜開會至凌晨。記者到達採訪時已經是晚上11點,亦是CODA會議正式開始的時間。
爭取平等待遇
現時,香港的聾人學校因收生不足,從4間減至一間-路德會啟聾學校,更有減班的情況。即使聾童在中小學有優良成績,但對大專支援匱乏。曾有聾人學生得到大學取錄資格,但校方竟要求他自行聘請手語翻譯,否則不會取錄。最終,因為估計修讀9個月的課程,開支達3萬元而放棄升學。因此,CODA致力爭取平等教育機會。
顧問李健虎(Keith)解釋,他們希望能夠運用聾人子女作為中介者的優勢,向聾人家庭提供支援及意見,推廣公眾教育。同時會向立法會議員反映聾人福利問題,為聾人發聲,不平則鳴,積極爭取應有權利。他又認為,現今資訊科技發達,聾人的工作範圍不應受制於聲音。現時很多聾人投身多媒體創作,相信可以擺脫過往只可以選擇低收入﹑低學歷﹑工時長的工種。
希望成為一個榜樣
由於父母失聰,與聾人子女難以溝通,影響家庭關係。CODA福利部的鄭詠恩就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分享成立組織的原因。她自小成為父母的「代言人」,協助處理生活大小事,「聾人子女一定比較成熟。我小學時已試過打電話替父母申請信用卡」。正因為父母不能以聲音教學,手語成為詠恩的母語。但真正發聲說話,她只可透過電視節目及上幼稚園與人交談而學懂,發展較一般學童遲延。
詠恩承受巨大壓力,一方面感受到外間對父母的歧視,另一方面又難以與父母溝通訴心事。即使跟朋友傾訴,卻往往礙於家庭背景有異而難以明瞭,情緒變得不穩定。詠恩指這種情況對聾人子女十分普遍,「很多聾人子女更會因此而離家出走,甚至誤入歧途成為不良分子」。
迷茫的詠恩因為得到從前是「飛女」、後來重新唸書﹑努力工作的聾人子女安慰,使她有所得著。這更加啟發她分享自身經歷,以朋輩身分幫助聾人子女,排解他們在成長時所面對的疑難﹑歧視﹑壓力。透過凝聚聾人子女彼此守望相助,發揮正面潛能和價值觀。
CODA計劃於8月23日舉行首次聚會,推廣聾人文化意識。詳情:官方網頁及facebook專頁。
編輯:方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