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烽火台專號﹞反拆烽火台300人出席論壇——大學輔導長何培斌﹕「我泥聽意見。(我唔會回應)」

GPA Yr 1 Eric
中大政政系同學呼籲同學參與「膠樽義務回收計劃」。中大學生報提供。

上星期傳媒踢爆中大校方將會拆卸烽火台,在去周的「校長會見同學」上,師生校友已不斷就此追問。事後學生會與其他員生校友成立保衛烽火台聯席「烽煙四起」,並於今日(25號)舉行論壇,希望校方交代事件,亦讓各中大人公開討論。校方一直未對「烽煙四起」的邀請作回應,並於期間發出兩封公開信。一直拖到昨日,除大學校長以不在港為由缺席外,其餘四位大學副校長均以要在戶內以power point present,在戶外舉行無法present為由拒絕出席。延至今日中午,大學輔導長何培斌又突然應允出席。是日論壇於下午四時至六時舉行,聽足全場的中大人至少有300餘。校方代表何培斌以「來這裡聆聽」為由,對大部份嘉賓及台下的問題置若罔聞。台下數次響起要求劉遵義下台的呼聲,中文大學的高層,是否還認為以公關手段治校便足以蒙混過去﹖

大學輔導長﹕「我泥聽意見。」

何培斌首先發言,他說每年出席畢業典禮時感受好深,他說不少重要的事都在烽火台舉行,他說今年他參加了汶川地震燭光集會,他強調大學廣場將「原封不動」,他希望今日能「聽意見」。當然,聽唔聽到及轉唔轉達這兩件事情上都沒有保證。

學生會會長﹕從未諮詢

次發言為中大學生會會長林嘉嘉。她表示她於11月17日得知事件後,幹事會立即發出一份聲明,至今已有超過2500名師生校友聯署聲明,而facebook一個由校友自發組成的群組亦有4700人參加。在圖書館擴建事件上,林嘉嘉指在今年四月圖書館使用者小組會議,副校長許敬文曾以powerpoint present計劃一次,學生代表要求諮詢,許亦予以答應。但本月卻從傳媒處發現當時所說的「初步計劃」已經拍版。林嘉嘉強調該小組並非諮詢機構,校方不可以已經諮詢為辭。她說目前手上沒有足夠資料,暫時只能做到舉行論壇,公開讓中大人參加、發表意見,但卻不能知道校方會否聽、能否影響到校方的決定。

Banner
中大學生掛起巨型banner。中大學生報提供。

朱凱迪﹕中大讓一小步 食你一大步

第三位嘉賓朱凱迪發言,他說烽火台近年已經好少人使用,但劉遵義上台後機會已經愈來愈多。中大做事作風封閉,不肯給予師生參與的權利。如果董建華是「曲線救港」,劉校長則是「曲線救中大」。朱凱迪提出三點,第一,校方的手段有明顯的規律。最近劉校長的公開信滿有熱情,可是這當中是有一個改變的過程。今日,校方表示建築委員會著手與員生校友會面。但是不過四日前,副校長程伯中只表示「衷心希望大家了解同支持」,沒有表示會安排會面。再兩日之前,劉遵義說「做唔到公開諮詢,如果唔係2016都做唔成。」中大高層的態度隨形勢而善變,從根本上就無法讓大家信服。

第二點是關於烽火台的保留問題,從來不是現在所說的「一磚一瓦」的保留。今年四月圖書館小組上,烽火台下的地庫是打算設有skylight area,即是有透明光射進地底的設計,位置在近行政樓的草叢 ,與公開信承諾的「與今天所見無異」是有重大的變化。至今校方仍拒絕公開圖則甚至一個ppt,這便是黑箱作業的可悲狀態。

他提出關於校園發展的整體問題。他指校方在「濕碎的位置上讓步,在重大事情上則繼續。」濕碎的事情如零六年保樹立人、零七年重新發展應林堂,都是在中大人反對下讓步。在今次事件上,所謂的圖書館新增10,000平方米,應該放於什麼地方,在聯合、新亞,還是逸夫,這些都是十分正經,都是大家都會關注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學制三改四的問題上,中大人從來都沒有選擇權,結果增加了三千人口成為所有事的前提。中大一眾師生校友,從來對於更重大的問題沒有置喙的餘地。

他建議組成圖書館小組作出研究,究竟校園需要什麼設施﹖同學的需求是什麼﹖是圖書館還是溫習的空間﹖又例如可否加強 wifi、延長課室開放的時間﹖這些都能令納稅人的金錢更加得到善用。

Ribbons on the Gate
校友陳家洛、朱凱迪和中大學生會會長林嘉嘉綁上黃絲帶,何培斌教授拒絕。中大學生報提供。

陳家洛﹕烽火台乃中大、香港及中國的民主重要一點

陳家洛教授於1990畢業於聯合政政系。他在校的1986-87年間,曾多次就校政民主化、增設民選校董等在烽火台舉行活動,他感嘆於20年後一切依舊。 在八十年代中後期,活動轉向的香港民主化,包括邀請草委、諮委出席討論如基本法等問題。而八九六四時,烽火台舉行過無數集會、預備會議和論壇。1988年的四改三罷課亦在烽火台進行。他說在這裡他可以感受到中大的命脈精神。他對於校方以室外無法播放ppt的理由感到莫名奇妙,笑言不知校方是無power定無point。他要求大家不要少看烽火台,要好好珍惜,「千祈唔好放棄」。

黃毓民﹕支持學生

黃毓民是新任中大校董,他說他常來中大出席論壇、high table及傳教等活動,對於這個地方十分喜愛。在1994年亦曾與曾鈺成在烽火台辯論臨時立法會的問題。他說在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上會對於中大的這項工程詳加留意,希望能改善校方的做事手法。

嘉賓發言後進入台下環節。發言者眾多,筆者不怕冗長,盡量採錄,因為每一則發言,都是一份感情。因為輔導長說「聽意見」,所以很多問題他都沒有作出一句回應。

杜校友﹕詢問校方何時將資料公開、如何進行決策的過程,而往後還有沒有甚麼重要的工程。何培斌指,他明日將與學生領袖見面,下周二及五則舉行「討論及分享會」,「會一直到改改到大家都滿意」。台上會長及報社總編立即表示未收到邀請,台下一職員高聱表示,剛才「book唔到場,依家book到」 ,會盡快約。(17:30左右校方發出電郵,邀請「學生領袖」翌日18:30出席會議)

詩都有得吟﹕「總恨遵義能蔽日,烽火不見使人愁」

一位政政系一年級劉同學將李白的詩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改為「總恨遵義能蔽日,烽火不見使人愁」。他說將烽火台封閉,是等於封閉了公共討論空間。他表示如果政府於下年度推出廿三條立法,他們是否可以到大學行政樓門口討論﹖他與一班政政系同學將禮物送予校方,是一個印有「膠遵義務回收計劃」標示的紙箱,他說希望一人一樽,表達對劉遵義的不滿。何培斌接受禮物,連聲「多謝多謝」。

校友莊耀洸質問指,是否有必要在地底興建圖書館﹖他又指,在教院事件時,劉遵義在研訊中說了17次不記得,令人質疑其誠信。劉遵義又常常以異於常人理解的用語,以今年劉校長新春家書為例,他說「中大一棵樹都不能少」,但原來劉理解為斬一棵種一棵。以烽火台為例,校長說不拆的意思是「拆左起番」。他希望校方能有一個完善的機制,讓員生及校友參與。

一位同學﹕表示不明白校方為何那麼不願意諮詢。他說個人而言好想con劉遵義。與會者爆起嘩然。

陳家洛說他在浸會大學授課,地方不足。校方開始研究沒有牆的圖書館,即是電子化,這亦是歐盟廿七國目前的工作目標。

Crowds
參加論壇的中大員生有二百多三百。中大學生報提供。

畢業十年英文系校友說,畢業多年回到中大的感覺,就像孤魂,面對不少不熟悉的建築物如「七彩樓」她不明白中大「承傳」什麼,是否就是承傳「不諮詢的傳統」﹖她強調烽火台及大學廣場一帶是一個整體的公共空間,不能讓校方再加以破壞,例如在「門」下面加設一個如地鐵的出入口,進入傳說中的圖書館新翼。

政政系一年級女同學指在上星期的文化廣場活動,劉遵義校長在短時間之內,就在圖書電子化及興建圖書館上自相矛盾。她批評校方從保樹立人的事件起,就一直無改善機制。再另一位政政系一年級男同學指,校方不是在校園發展計劃上有諮詢公眾﹖朱凱迪回應指,中大的校園發展諮詢是一場假諮詢,「昆你」。在2007年時,校方說會一起諮詢,大家都期待可以參與由2007起開始的計劃,誰知參與後才發現,校方只讓你就2012至2021年的校園發展規劃提供意見。

逸夫同學﹕我地要圖書館﹗

政政系同學拿破崙帶備橫額到場,他說逸夫沒有圖書館,同學都沒有地方讀書溫下書,他將橫額放於台前抗議。

員工總會吳曉真指,大家實在很難再相信劉遵義,例如烽火台石磚在2年前已經全部更換。原李達三樓的校園西教學大樓,亦與原圖則作出不少修改,亦將原本的「景禧園」拆走。

周校友﹕劉遵義要閹割中大

1975年畢業的周校友發言,他畢業已33年。他說遵義會議具有劃時代意義,中大遵義時代一樣。劉遵義上任後,不斷破壞美麗的環境。他對於今日同學的表現十分感動,見到同學的自由思辯與獨立思考,這正是大學所希望培養的人。周校友說,劉遵義根本是打算在精神上閹割中大,就如新書院及教學語言事件。他將書院權力收歸中央,又將主要教學語言淡化,現在更要將中大的「祠堂」拆毀。他要求這位騎呢校長落台,參與者鼓掌呼應。1979年畢業的繆熾宏校友指,劉遵義的任期至2010年6月底結,大家不應該再讓他續任,以保護中大的人文精神。

李維怡﹕請堅守中大的反抗精神

李維怡校友從「門」說起中大的反抗精神。她說烽火台上的雕像是台灣藝術家朱銘的太極系列作品之一,名叫「門」,是兩個人在打交。「門」座落大學正門及百萬 大道中間,意為知行合一。「太極」是相反的東西互相融合,衝突與和諧本來是同一件事,以位置來說,「門」的二人對招,卻開出了通往知識大門(雕像正後方圖書館)的空間,正好說明,衝突與和諧,是一個互動的循環,歷史也因而發展。可惜號稱以中國研究見長的中大的校方高 層卻好像不懂得似的。李維怡說,「門」所象微的反抗精神也是中大的傳統,就近年的例子而言,中大是第一間能成功成立基層關注組的院校,中大的同學不單止爭取上層民主,亦關心 最弱勢的社群如校內的勞工。中大池旁的小賣店,亦是校內老師同學向學校爭取的成果,以同基層群體一起實驗另類經濟,這是中大的創舉。近年各民間團體在尋求支持及聯署時, 如果要找院校一定會找中大學生會,他們對於其他大學學生會沒有信心, 不肯定他們會簽、會聽。在情色版事件上,中大學生報亦能引起社會討論。她經常要到不同的院校,對於其他院校的學生報,她以失望、可惜形容,內容都是十分溫 柔、吃喝玩樂,只有中大學生報堅持討論社會事務、硬淨。她說中大其中一個傳統就是夠膽去討論當權者或其大部份人不認同的事,她呼籲同學師生持守這種反抗傳統。

四年級同學發言,指何培斌作為建築系教授,應該在制度及中發聲,而不是沉默、不作回應,有失學者風範。他又要求作為校董的黃毓民跟進。另一位校友小西表示,本身對認同感唔多,但多謝劉遵義,每年均提醒他中大有難。小西說,中大建築一向是鼓勵人與地發生關係,而非近年的盲目擴建。

一位同學上台,要求大家靜一靜,感受烽火台的環境,他說這是重要的言論空間及公共空間,高問與會者「保護呢度好唔好﹖」 台下以「好」回應。

在論壇結束前,會長提出三個要求,包括擱置目前的工程、交出所有文件及舉行完全無前設的諮詢,限期為本星期前。幹事會列印出聯署名單,將之貼於大學行政樓,讓沒有出席劉遵義仔細看看。

Yukman Chan KL and Ho PP
校董黃毓民發言。中大學生報提供。

小結﹕

如上文所言,校方面對強大的壓力,仍然一心以公關手段、政治化妝應對。校方先以明日26日約見「學生領袖」,包括中大學生會三莊及四間書院的學生會,抱著的無非是收買「高等華人買辦」的殖民管治殘風。下星期二及五舉行的所謂「諮詢」,更安上了「分享會」的名目,地點為可以播放powerpoint的蒙民偉樓。下周已是考試週,能知道的同學有多少﹖「分享」完之後校方會聽到多少,大家都知道——這不過又是另一場偽諮詢的鬧劇。各位姑且靜待校方於本星期五,會否對學生會的要求作出回覆,或是一意孤行,堅持將圖書館新翼上馬。

註﹕其他獲邀但未出席的嘉賓包括中大校董陳克勤、中大校董張宇人、立法會議員梁美芬

編按:急徵清晰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