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英夾雜

香港人一般說話都喜歡中英夾雜,這對很多內地人而言是一聽便知的港人特色。有的人對此非常不滿,覺得好好的廣府話都要硬生生地加幾句洋文。但隨著內地學英文的人越來越多,「海歸派」日漸上位,加上一片小資熱,中英夾雜已不屬港人專利,甚至成了時髦的表徵。

至於香港,也有不少人挑剔中英夾雜的表達方式,覺得這是中文不好英文不純正的結果,尤其在書寫的時候中英混用更是不可原諒的疏懶。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甚至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洋涇浜英語,有很多英文字詞到了香港之後,它的用法完全背離了原本意義。例如原復生就曾在文章裡舉過update這個例子,香港人竟然把它變成了形容詞,說這個人不夠「update」,那本雜誌好「update」。「update」在此是潮的同義詞,故此連一個商場也可以命名做update Mall。

在母語之中突然加插外文,或者轉碼轉台,轉來轉去雙語夾雜的行為,語言學裡叫做「轉碼」(Code-Switching)。說話要轉碼,是因為有些事用母語表達不夠確切,有些事又非得要用母語才能傳情達意。

這種情況的原因很複雜,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種母語環境之中,還有另一種強勢語言流通。比如香港,廣東話以外的最強勢語言就是英文了,所以我們說話寫字才會中英共用,夾雜交錯。而英文也是現在世界上最多人學習最多人使用的強勢語言,因此日本就有日英夾雜,西班牙有西英夾雜,德國有德英夾雜......

長此以往,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英文出現了,例如中英混交出的Chingish有long time no see這個著名片語。這世上現在還有Taglish(菲律賓常用Tagalog混合英文的產物)和Franglais。Denglish, Wenglish等各式各樣的英語。英語越是國際化,也就是有越多的地方語言特色注入英語裡面。語言學家本來就很重視這些新英語和各地的「X語」轉碼現象,現在連很多跨國機構都不歧視它們,在正式文件裡面大混特混。

結果﹖當然有不少好處。如今看英文報刊遇上不懂的字光靠牛津字典已不管用,但透過那些古怪英文字卻能學習其他文字。比如indaba,現在開始用來指不同黨派的政治高峰會,原來是南非式英語的成就,本意為非洲傳統社會裡不同部落間的酋長大會。

梁文道、馮振超
都市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