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x and the city"的討論會(29/1)中,第一位講者是李偉儀。她一開始便以“Sex and the city” 的翻譯打開話題。在雜誌的教育下,我們總很快將“sex”聯想到「性交」或「性行為」,但原來二岸三地對"Sex and the city"的中文翻譯都各有不同;中港會譯為「色慾都市」,而台灣則譯為「慾望都市」。但她認為「色慾」和「慾望」的意思是很不同的。
她認為「慾望」是流動的,所包含的層面更為廣泛,並需要不斷去發現。在台灣,對於「慾望」的討論是比較多元。她從網上看到一則小品故事,內容大概講述一位家庭主婦在火車上遇到一名男人,她感到自己仿佛回到結婚前的拍拖時期。那男人邀請她一同下車買食物,及後兩人又再上回車廂有說有笑。在那男人快要下車時,希望取得她的電話號碼。但那位家庭主婦對於此舉感到困難,還是沒有給予他聯絡方法。婦人決定印製個人名片;如她再遇上同樣的情況,而又想留下聯絡方法,那就再不感到困難了!但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香港,那又會被怎樣理解和閱讀呢?
她認為「色慾」大概是指「性交」或「性行為」,是硬橋硬板的行為。在香港,我們很多時也會將「性」等同為「性交」,這想法更帶到兩性相處之中。李偉儀曾收到一位男讀者的來信,請教她如何與女朋友分手。那位男讀者的性功能出現問題,他的女朋友曾不斷叫他看醫生。他認為女朋友的要求,是因為自己未能滿足對方在性方面的需要,於是便決定和女朋友分手。然而,男讀者和女朋友之間的問題是否真的只存在於性交上呢?可能,女朋友叫他去看醫生是出於關心,而主因並非在於性交時的滿足情度。顯然,男讀者將「性」的想像只局限在「性交」的層面上,而忽略了「性」的其他廣闊意思。
男讀者的情形令我想起電影「誘心人」(Closer) 的其中一幕;男主角發現太太有婚外情,他第一時間所提出的問題是「有否在這裡做(性交)過」、「做(性交)過幾多次」、「有沒有高潮」等。同時地,這些問題也將「性」的想像局限於「性交」上。很多時,我們也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日常相處和接觸等,也可以帶有「性」的元素,正如上述的台灣小品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把種種關於「性」的想像,都只狹窄地放進、理解為「性交」或「性行為」。如尼釆所言:「人最可怕,莫過於當口渴時,身困在大海之中」,雖然兩者同樣是「水」但卻截然不同;在我們對「性」的局限想像之下,滿以為某些事情是問題的主因(正如男讀者將二人的情況全歸納為性功能、性滿足情度的方面之上),但其實可能只是捉錯用神。我想,李偉儀對“sex”的從新檢視之重要性在於提供了重新思考的基礎,了解自己的局限,這樣,我們才可重新為自己及對方想想,究竟大家所需要的是什麼。
按:《Sex and the City》是《流動城市》講座系列的頭炮講座,而《流動城市》講座系列乃「i - city Festival2005」節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