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獨立媒體網轉眼已成立三周年。眾所周知,網站一直非常重視第一手的民間報道,雖然參與的朋友並不是很多,然而幾年來亦已累積了相當豐碩的果實。編輯部趁三周年之際,走訪了八位令人印象難忘的民間記者,請他們分享一下各自的民間報道理念及採訪經歷。
在訪問之前, 筆者就不斷地提醒自己一定要問"一蚊健"的由來, 因為筆者覺得這個名字很可能是別有含意的 。
有看過一蚊健文章的讀者都可能有一個同感, 就是他的文章大部份都是來自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從近期的細說地鐵與使用者的角力 (請看: 張良計與過牆梯:地下鐵路的策略和使用者的對策), 溏心風暴的分析到早期的校園評論, 都一一記錄在<一健小事>裡。當筆者約他做訪問時, 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是吧!寫這些小事都會被人訪問?我自己都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一個民間記者....』
他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 inmedia 是中七的事, 那時候剛剛就是世貿時期, 對inmedia 的報導很感興趣。當筆者想再深入地問他貼文的經過和原因時, 他說對於很早期的事已經不太記得了, 只是 " 覺得岩"feel, 可以與傳統媒體互補不足" 便邊看邊寫。至於貼文的動力, 他說最主要是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和作為參予活動的記錄而已。同時他強調自己的文章取材絕對不會受到其它因素影響, 因為貼文最主要是"覺得想講就要講, 然後在樓下的回應區再作討論 "。除了在inmedia貼文之外, 一蚊健亦曾經主持過民暑電台的節目, 他說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分別, 因為寫文與做節目都是要做資料搜集、要思考,講不講出來對他來說只是一個bonus。
他向筆者說只曾真正參與過"扎鐵"這一次採訪活動, 其他的文章都是他對日常生活的體會和反思。但正正就是這一次的採訪活動, 他意識到網頁上的文章很多都"很學術"。他說:『報導有關勞工運動的事件時,有時又會反思寫這些文章的目的到底是為了給圈內人看還是給大眾閱讀, 因為我覺得一篇好的報導其實並不等於是學術性強的文章, 假若每一篇的文章都是如此艱深的話, 那麼文章內的訊息又如何有效地傳播開去呢?同時, 當我訪問完工友之後, 他們也會有興趣看相關的報導, 如果經常用一些學術字眼, 那麼便好像不太理會他們的感受。』
當問及對inmedia的感覺, 他說以前並沒有將inmedia 作分類, 但近來(尤其是天星/皇后之後), 他覺得inmedia 逐漸變成一個製造論述的地方。他認為從前的inmedia會作更多不同的報導, 涉及的範圍比較廣, 讀者群有更大的包容性去看待不同的立場。現在的情況是做論述可能比報導為多, inmedia變成了一個群眾用的propaganda。但他指出這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事, 因為他了解報導的人同時也是行動的參與者, 當中最大的難處就是如何抽身出來去評價這些行動。另外, 他認為在報導社會運動的時候不要忽略前期的報導, 因為現時的報導大多集中於比較後期的事, 令其他讀者難以了解整件事情的發展經過。
除此之外, 他覺得當網頁內容比較多同一類的報導時, 一方面吸引對這類題材有興趣的讀者繼續看下去, 另一方面卻可能排擠了其他讀者,令網頁內容趨向單一化。所以他認為最好的就是應該發揮其"開放平台"的工能, 增加更多不同的"檔口", 鼓勵更多的人可以在 inmedia 發表不同的聲音, 令內容更多元化, 不要只局限在某幾種題材, 他寄望『如果可以做到百花齊放就最好啦!』
完成訪問後,筆者突然醒覺忘記了問名字這回事, 只好硬着頭皮忽忙致電給他。
怎料他說:『吓?!其實這只是我的花名(取自名字的諧音) 但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不用太過在意...... 』
一蚊健所撰寫的民間報導﹕
一隻眼:罷工27日,火,在中大燃燒 (零七年九月六日)
再訪天光道──小記三事 (零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輪到團體出場了! (零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還扎鐵工人有血有肉的一面 (零七年八月十八日)
8月13日天光道訪問工人小記 (零七年八月十八日)
署長,不如你試o下推一日垃圾車哩! (零七年七月二日)
一蚊健專欄﹕一件小事
張良計與過牆梯:地下鐵路的策略和使用者的對策 (零七年十二月十日)
學生一分半鐘,老師十句鐘,值得嗎?(零七年十二月十日)
外判制、合作社,與扎鐵佬—寫在扎鐵工潮檢討論壇前(之二) 夏菽 (零七年九月三十日)
今天是新移民,明天是香港人 (零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扎鐵工潮未知的關鍵因素——寫在扎鐵工潮 夏菽 (零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我係民間記者系列
打開視藝的獨媒天空——訪梁展峰(小西)
另類媒體要承擔「揭露真相」的責任──AHCHOII(朱凱迪)
學生、社區協作者、民族誌考察者--原人 (朱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