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曾蔭權政府很務實? ──「務虛」的公共廣播檢討

曾蔭權的施政報告標榜「務實進取」,不少論者評為:務實有餘,進取不足,我的建議是:不要中計,曾蔭權領導的政府很務實嗎?難道他不用「務虛」嗎?

近日最令我感受到政府的「虛」,要算是「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之所以是虛,正因為當大家以為這個委員會關乎港台改革,委員會主席黃應士先生告訴大家,這其實與港台無關。

話說今年1月,當時的工商科技局長曾俊華,邀請黃應士當這個委員會的主席,檢討一下「公共廣播服務」(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不過,他強調,要檢討的,並不是現存的廣播服務機構,亦不是現在的管理制度與政策,而是一個還沒有存在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

你說這樣的檢討夠不夠「虛」?不過,虛有虛的厲害,因為所有真心關注香港公共廣播的人,會把它看成為實實在在的政策制度檢討;9月30日,出於好奇,我出席了這個委員會的諮詢會,看到民間電台負責人曾健成,他向黃應士大講大氣電波,而廣播處副處長戴健文更好笑,黃應士這邊廂不斷澄清,委員會跟港台無關,戴副處長卻硬說:你說的就是港台!

委員會很虛,卻談了不少東西,例如,管治架構專題小組召集人徐林倩麗說,已為這個不知會不會存在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初步擬好了董事會成員委任制度,至於財務安排,亦初步定出了撥款與自資的比例;談了半天,黃應士說,委員會年底或明年初提交報告,政府如何處理,沒有人知道,曾俊華已離開工商科技局,王永平會否認真對待,似乎連黃主席也沒有把握。

最近委員會在立法會匯報進展後,有報章傳出,曾蔭權其實打算未來若真的搞一個號稱獨立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便可以打正旗號搞一個百分百的官台,徐四民可以老懷安慰了!消息是否屬實,這個可說是跛腳的委員會亦不能及不會置一喙。

公共廣播檢討 不檢討港台?

換言之,就是把馬車車卡放在馬匹前面,實實在在的公共廣播服務政策及制度沒有檢討,卻去「檢討」一個還沒有存在的機構,說是「檢討」,連邏輯與語理亦不通!

邏輯、語理及道理說不通不打緊,只要合乎香港諮詢政治的邏輯便行了,要理解這種政治邏輯,不用看什麼最尖端的政治理論及研究,也不用什麼政治學大師,多年前念大學時,讀過的劉兆佳教授的作品已足夠。

1982年出版的《香港社會與政治》(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劉教授對殖民統治心懷欣賞之情地指出,殖民地政權愛把社會與政治部門化(compartmentalized),簡單來說,把社會與政治架構切成互不統屬、互不溝通的機構部門領域,所有社會政治爭議都被圈禁,民間對社會政策制定與政治的參與,既被吸納,又被重重圍困,結果,港督及他的行政官可以強政勵治,一虛一實,完美無瑕。

我們香港的社會及政治精英,都被這種吸納與圈禁制度養大的,這種制度,吸引了社會一群良莠不齊的精英,加入大大小小的諮詢架構,有些人學識不錯,心懷理想正氣,想教育一下官員,有些人則各懷鬼胎,渾水摸魚,但在這種務虛架構中,誰是忠奸,誰是左中右,不只外人分不清,有時連他們自己也弄不清,因為,大家美其名貢獻專業知識,成為為政府分憂減壓的謀士。

港台公司化或獨立問題,被政府拖延了20多年,橫跨殖民特區政府時期,跨越兩個世紀,政府不去檢討;堂堂國際大都會,但香港的廣播服務牌照少得可憐,朋友笑說,大概只有北韓平壤的電台會比我們少,香港電台電視市場被高度壟斷,民間申請牌照辦社區獨立電台,政府懶得理,卻叫大家去討論一個新發明,一個大家也不知道屬哪一項政策,將來屬哪一個架構下的東西。

這種務虛手段的政治效果斐然,把公共廣播事務的政治爭議化作輕煙,近日「民間電台」因為非法使用無線廣播設備,連續兩次遭受電訊管理局與警察搜查,社會的反應出奇的冷漠,王永平可以隨便說句犯法便了事,大概社會僅餘關心公共廣播的袞袞諸公,亦把寄望全放於這個跛腳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不再理會政府的廣播服務牌照制度多麼不合理。

把政治爭議化作輕煙

現在提議要搞一個號稱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是否成事,全看特首未來會否皇恩浩蕩,他朝若真的成立了,更可以消除爭取開放大氣電台的公眾壓力,政府可以自豪地說,已完成公共廣播機構獨立化的偉大工程,更可以名正言順搞個官台,應酬保皇派與北京,什麼廣播政策制度根本沒有需要任何改革。

大概下一任曾蔭權又可以繼續奢言「務實」下去,至於他的「務虛」,又可以重施故技,在重重諮詢檢討委員會中隱藏下去。

刊於《明報》 10月 23日論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