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今(20日)於高院(移師西九龍法院)踏入第136日審訊,黎智英第44日作供。控方就黎的兩篇專欄文章提問,分別為〈諗移民定諗遊行〉和〈專橫暴政打壓 我們氣魄不滅〉。控方質疑文章稱中聯辦「撕掉《基本法》」和「高調曲線釋法」等,並沒有官方說法支持或任何事實基礎,意圖引起市民憎恨特區和中央政府,及激使香港居民循非法手段改變現有合法制度。黎不同意,批評這是控方的「想像」;控方籲黎只需要回答同意或不同意,以免浪費法庭時間。黎反指:「可是如果你能夠說事實,也可以令事情更加簡單。」法官杜麗冰打斷,重申控方職責是向黎指出其案情,若黎不同意便回答不同意,毋須與控方爭辯,又指黎沒有權質疑。
黎文章稱林鄭蔑視港人 控方質疑引市民憎恨政府
控方代表、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出示2019年5月5月黎的專欄文章〈諗移民定諗遊行〉,文章稱:「跟這個邪惡的林鄭政府拼一拼,還是早走早着」、「朋友搶着說,實在忍受不了林鄭和高官那些不屑的蔑視嘴臉,沒有比這種嘴臉更侮辱」、「明明是利用台灣兇殺案作幌子,來掩飾惡法暗渡陳倉的陰毒,卻仍視全香港巿民是傻瓜的囂張態度,就知道這地方已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無藥可救的地步。」黎稱僅引述朋友的言論。控方追問黎是否同意?黎稱同意,並確認他與朋友的感受一致。
控方質疑黎希望讀者與他有共同感受,意圖引起對政府的憎恨。黎則稱他只是撰寫文章述說香港情況,以及講述香港人的感受。控方質疑:「黎先生,你不能代香港人說話。」黎同意他不能代香港人說話,但是他只想反映香港人的感受。他否認有意引起對政府的憎恨及居民之間的不滿。
控方質疑文章稱:「將來修訂了『逃犯條例』還可以隨時拉你鎖你,多神奇的權力」,是毫無根據的說法,只是基於黎的個人感受,目的是引起讀者恐懼。黎堅稱有合理理由作為根據。控方又指,文章有意激起香港居民間的不滿;黎否認,重申只是講述自己的感受。
控方質疑黎嘗試向讀者散播其主觀感受 黎否認:發自內心撰文
控方又指文章稱:「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特首高官對我們蔑視的態度,是在京官對香港人的厭惡和摒棄心態的薰陶下,不由自主的條件反射」,是黎的個人偏見、主觀判斷和感受,又質疑黎嘗試將這種感受向廣大讀者散播。黎則否認,強調自己無論撰寫任何文章,均是發自內心。
文章提到:「我們都心中有數,特首高官那種不屑我們的輕蔑態度,正反映出中央對香港人的態度;大把大陸人等着來香港,你們香港人這麼麻煩,早走早着好了。在他們心中我們早已被放棄,想你走之心形諸於色,對你棄如敝屣便蔑視你。蔑視往往是令人絕望的心理因素。」控方質疑這是黎的主觀判斷、個人感受,而他想想向讀者散播這種感受。黎否認,重申文章所述是發自其內心,他亦否認有意使讀者有相同感受。
副刑事檢控專員 周天行
控方質疑黎誇大議題的迫切性、鼓吹讀者行動
文章指:「為甚麼我們要出來遊行?因為行動才有效果,反對的文字和反對的聲音抽象得只會一瞬即過。」、「從以上實例證明,若然我們只是在聲音或文字上提出反對,林鄭和高官只會堅持自己對『逃犯條例』的成見。不過,若我們人多勢眾站出來遊行,無論他們多機心叵測,亦要面對我們堅決反對惡法的事實,他們可能會畏縮而妥協。我們不能放棄讓他們看到為了保衛家園,我們會去到盡,堅決抗爭到底的事實。」
控方指黎鼓吹讀者行動?黎稱只是鼓吹市民出來示威,而示威也屬於一種行動。控方提及黎早前供稱「行動勝於空談」;黎回應他只是想市民出來示威,以保護自己的家園。
控方指黎在文中稱:「難道不值得你們為他們作最後努力」,是誇大議題的迫切性。黎否認誇大迫切性,強調只是呼籲人們出來遊行保護家園。控方指黎嘗試激起市民對政府的敵意及引起憎恨;黎否認。
控方質疑,黎在文章中未有提及任何建設性的對話。黎稱:「因為沒有任何具建設性的對話,我怎樣提及?」杜官追問黎同意還是不同意?黎稱不同意。控方最後指文章意圖引起對政府憎恨、藐視和不滿;黎一概否認。
黎智英
黎批評控方案情與事實無關、屬「想像」 官提醒只需回答同意與否
控方另展示2020年4月26日黎的專欄文章〈專橫暴政打壓 我們氣魄不滅〉,當中稱:「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沒有釋法權利的港澳辦和中聯辦高調曲線釋法,稱兩辦並非《基本法》22條所指的一般意義上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公然向港府奪權。」
控方質疑「撕掉《基本法》」和「高調曲線釋法」等,並沒有官方說法支持或任何事實基礎,只是黎的意見。控方指文章意圖引起市民憎恨特區和中央政府,以及激使香港居民循非法手段改變現有合法制度。黎批評這是控方的「想像」,並且不能同意他的「想像」。
控方籲黎只需要回答同意或不同意,以免浪費法庭時間。黎反指:「可是如果你能夠說事實,也可以令事情更加簡單。」
此時,法官杜麗冰打斷,重申控方必須向黎指出其案情,這是控方的職責,若黎不同意便回答不同意,毋須與控方爭辯。黎則反問,如果控方的案情與事實沒有關係,為什麼要花時間逐一提問?杜官重申控方必須逐一指出其案情,可能黎有點欠缺耐性。此時黎插口說他並非欠缺耐性,只是控方的案情與事實無關;杜官隨即提高聲量,嚴正地表示:「如果他(控方)的提問與事實沒有關係的話,我會制止他」,並重申控方有權履行他的職責,而黎只需直接回答同意與否。黎聽罷問,他是否有權向控方提問作出質疑?杜官則指黎無權質疑,籲黎毋須與控方爭辯,以節省法庭時間。
黎否認其文章煽動暴力 反指「和理非」是最具力量
黎的文章稱:「今日我們明知有事,中共打到嚟必然大清算大清洗,清算不聽話的人,清洗英國殖民地遺留下來保護港人自由的法治和機制,把香港人變成任由習帝擺佈的奴才,因此我們會繼續起來抗爭到底,希望趁習帝內外危機四伏,和慘遭武漢肺炎瘟疫人命摧殘和經濟淪陷後,各國尤其美國向中國責難及局部制裁,迫使中共不敢太明目張膽,暫時克制對香港的迫害⋯⋯」控方問黎是否提倡制裁?黎確認,並表示當時一廂情願地認為美國會向中國責難及局部制裁。
文章又稱:「中共最怕也最難克服的是香港龐大的人民力量,這些溫和但大多數的市民,是我們整個逆權運動最強大的力量,若被嚇怕不敢再出來示威遊行,剩下屬於小撮的勇武派便容易處理了。和理非的大部份香港人抗爭意志被嚇窒了,小撮的勇武派便失去了市民眾志成城的維護和支持,衝擊暴力的士氣和勇氣被削弱,中共便輕易制服這幫人,我們整個運動儘管不是完結,也畫上休止符了。」
在盤問下,黎確認他希望運動繼續下去,但強調「和理非」示威者才是最有力量。控方問黎是否不想勇武派被制服?黎則澄清,其文章是說不想「和理非」被制服,使勇武派也被制服。控方指黎意圖鼓吹市民使用暴力。黎反問:「我說非暴力是最有力量,你怎樣可以詮釋為暴力?」
控方指,文章意圖引起市民憎恨政府、引起香港居民間的不滿或離叛,以及引起或加深香港不同階層居民間的惡感及敵意。黎一概否認。
控方指 Slack 部份群組相隔多月不見「飯盒會」會議重點
此外,控方續就通訊軟件 Slack 群組紀錄提問,並向黎智英出示其帳戶版面,顯示當中8個群組,包括「港蘋online對話」、「港蘋報紙對話」、「港蘋online news對話」、「香港蘋果紙主管」、「港蘋online中層」「港蘋video talk」、「港蘋深化內容」和「港蘋紙廣告」。
黎在庭上曾供稱,每星期輪流與其中一個部門舉行「飯盒會」,由於一共有8個部門,因此每個部門相隔兩個月才有一次「飯盒會」。然而控方指從黎的 Slack 紀錄中,各部門並非相隔兩個月便有一次「飯盒會」紀錄。
控方先展示「香港蘋果紙主管」群組對話。黎稱群組被創立是為了「特別目的」,因當時《蘋果》正籌備推動訂閱,而訂閱牽涉各個部門的主管,因此需要將不同部門主管加入群組。法官李運騰問及,訂閱是網上訂閱還是報紙訂閱?黎指是網上訂閱。法官杜麗冰問,那麼為什麼需要所有部門的主管加入群組?黎指因為所有部門都牽涉新聞內容。
控方提到,時任執行總編輯林文宗的訊息與網上訂閱無關。黎則重申,改善內容質素與訂閱有關,以吸引讀者訂閱。黎並確認沒有獨立記憶,若然缺乏紀錄的話,便記不起「飯盒會」討論過什麼內容。
控方接著展示「港蘋online中層」群組,創立於2019年3月6日,在同年3月12日之後便再沒有新訊息。黎稱該群組是用來與中層職員討論商業計劃,並非一個獨立的部門,所以沒有恆常召開「飯盒會」,但是曾經舉行會議討論訂閱計劃,惟黎稱已不記得會議內容。法官李素蘭指從群組中看不到任何會議重點的紀錄。黎則稱不知道為何群組有一段長時間沒有任何訊息。
控方又指,部份訊息下方顯示曾經「修改(edited)」,而黎就著訊息的回覆也未能看到。黎一概表示不知道原因,又指負責截圖的人可能他們未有替他的回覆截圖。
黎供稱,只有可執行的提議才會被紀錄在會議重點之中,當討論有成果的時候,便有可執行的提議。
控方指,從「港蘋online對話」紀錄可見,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這大約10個月之間,並沒有任何「飯盒會」的會議紀錄,問黎知不知道原因。黎稱不知道。控方又舉例指,從「香港蘋果紙主管」群組對話可見,從2019年2至9月期間沒有任何「飯盒會」會議紀錄,中間相隔了7個月。
法官李運騰問黎,是否有可能在相關時段曾經舉行「飯盒會」但是未有紀錄會議重點?黎不認為有這個可能性,因為會議必定能得出可執行的提議,「不能想像在整個會議期間,沒有任何可執行的提議。」
案件押後至下周一(24日)早上續審,然而當日下午,黎將在法庭內、在法官不在席之下檢視涉案文章,以紀錄是否曾經閱讀過該些文章。
案件編號:HCCC51/2022
第135天審訊:
黎智英:愛國教育實為「洗腦」、灌輸階級鬥爭仇恨 官質疑以多年前往事作根據
第134天審訊:
黎智英否認藉勇武派受訪報導煽惑暴力 控方質疑黎從沒譴責暴力
第133天審訊:
國安法後刊文章談及制裁林鄭 控方質疑不可能屬「不小心」 黎智英否認高層有共識發布
第132天審訊:
黎智英稱英文版只需集中「黃營觀點」否認屬偏頗 盤問時自稱政治犯遭官駁斥
第131天審訊:
黎智英受訪稱「倘修例傳媒冇得做」 控方質疑修例與新聞自由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