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界北發展聲稱職位13萬 區議會訕笑是「沙嶺殯葬城」職位

新界北發展聲稱職位13萬 區議會訕笑是「沙嶺殯葬城」職位

(獨媒報導)政府提出的《新界北餘下階段發展》,倡議發展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及打鼓嶺一帶。今日向北區區議會提交文件,建議「新界北新市鎮」及「文錦渡物流走廊」發展科研、現代物流、倉儲及新興行業,稱能提供13萬個就業職位,被質疑數字何來,有區議員訕笑稱是來自近日備受爭議的「沙嶺超級殯葬城」。

研究指「新界北新市鎮」(打鼓嶺、坪輋)及「文錦渡物流走廊」鄰近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邊境管制站,建議作科研、現代物流、倉儲及新興的行業。其中「新界北新市鎮」除發展住宅及商業區,還將發展科學園或工業邨。研究表示兩個發展區能能容納不少於20萬人口及提供約 13.4萬職位。

政府計算新發展局職位數目時,只簡單以樓面面積計算,備受質疑。北區區議員張正皓對13萬數字提出質疑,「如果真係整到,就多謝,支持啦」,當然議員、沙頭角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李冠洪同樣質疑:「有咩行業可容納到13萬個就業職位?我都好想知道。」有議員笑稱是「沙嶺超級殯葬城」,引起其他議員哄笑。

無標題
北區區議員張正皓

鄉事派質疑、倡物流走廊改建商業城

與元朗區議會討論同屬新界北發展的新田/落馬洲同樣,受到鄉事派質疑。李冠洪指整體北區規劃是「斬件式」,即「諗到咩就擺咩落去」,他批評政府的規劃「可唔可以諗得長遠啲?」,他指北區交通依然過份依賴吐露港公路,未來規劃未見完善交通網絡,一旦吐露港公路出現事故便會癱瘓北區交通。

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就發展提出14項要求及建議,包括要求政府先發展交通;反對「文錦渡物流走廊」,建議改規劃為商業城等,她叮囑秘書處將其要求及建議一字不漏記錄在會議記錄上。

無標題
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

北區交通負荷問題難解

張正皓同指交通問題極大,「喺沙頭角公路新增行車線我覺得好好笑」,他指一架貨車在沙頭角公路轉入村路已會令公路堵塞三至五分鐘,質疑:「連接道路都未做好,談何發展呢?」

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指,新界北的規劃未有考慮恢復通關後的入境人次對北區交通的負荷,「係咪要考慮管制佢呢?」他又建議政府可發展單車徑作為北區交通樞紐。北區區議員周錦豪,則建議增加更多社褔設施應付人口老化問題。

「文錦渡物流走廊」方面,北區區議員袁浩倫指20年前文錦渡已是物流走廊,「宜家先攞出嚟講,仲話10年之後先做,遲咗30年」、「點解會咁遲呢?」,他亦提出需預留泊車位置予貨櫃車、中港車泊車之用。羅庭德則指,香港並無活雞供應、不少魚塘荒廢,而位於坪輋一帶的僅有優質菜農地又撥作發展,質疑香港「仲有冇可以做到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