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由康文署「保育」鐵路之歎

由康文署「保育」鐵路之歎

其實,台灣好多舊火車卡一樣有改造內部空間以符合退役後用途,如cafe、民宿、甚至廁所,香港舊山頂纜車車卡也改了做遊客中心而改內籠加冷氣,問題是:到底做之前有無做足持分者諮詢及溝通。

香港的鐵路博物館最悲哀的是由康文署而不是相關的交通相關部門(運輸署、機電署、鐵路公司)牽頭,而博物館的人員雖然都好努力去做,但對鐵路史認知可能同鐵迷有所落差。台灣的鐵路博物館大都是由便當局(台鐵)及鐵路文史專家帶領,所以比較少出現類似的問題。

PHOTO-2021-04-11-20-41-07.jpg

一架舊火車改變用途是否完全不能加冷氣?不一定,問題在為何不用可移動動式冷氣機,減少對原有結構及情景影響?又或在加喇叭時,不考慮把喇叭收在那年代的皮箱內,放在行李架?這些細節,是要有心人才會留意到,甚至還原到那年代,也是可探討。

香港在鐵路及陸路交通保育上,最大問題是政府把巴士總站、碼頭、隧道都唔當建築而唔評級(石澳巴士總站已經是例外,但尖沙咀碼頭交通交匯處、煙囪山隧道不予進行歷史建築評級),靜態保育如此,動態保育——即車輛也遇到更大問題——商用柴油車輛保育更遇到15年車齡限制而無法驗車出牌(個別車輛出到牌只是因身份是SPV。),而鐵路舊車卡更是缺乏動態保育概念,無一架可以載客,反觀台灣、日本,古董火車可不定期行駛作特別觀光班次。

PHOTO-2021-04-11-20-41-07.jpg (1)

不知道加313返去大埔鐵路博物館呢件事有無上過大埔區議會討論,不過我地在油尖旺想討尖東的博物館展品,民政都話全港性議題唔俾講……其實更多民間專家參與,才可避免類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