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日提出建議,指將收緊公司查冊安排,有關安排將於今年5月向立法會提交,內容包括:第一階段、公司可以選擇不予公眾查閱公司董事、公司秘書的通訊地址及身份證號碼,即時實施;第二階段、由2022年10月開始,上述的公司資料將被列為「受保護資料」,禁止公眾查閱;第三階段、由2023年12月開始,除了上述的公司資料外,公司可申請不予公眾查閱所有公司其他資料。今次的修訂不但嚴重打擊新聞自由,對於基層勞工而言的影響都是相當巨大。
十萬個為甚麼之公司查冊到底係乜嚟?
在公司查冊的網頁中,查冊人通常可透過公司查冊了解公司、董事或其他高級人員、或其前董事的詳情。登錄網頁後,即使不是公司成員,也可以查閱公司編號、名稱、成立日期、公司現時是否仍註冊、註冊辦事處、董事個人資料等。對新聞業界而言,公司查冊是記者常用的工具,可用作調查報導中了解兩間、甚至多間公司間的關係,如利益往來等,在本文就不欲詳述。而對基層勞工而言,一旦勞資雙方出現糾紛,而要到勞資審裁署提出控告,就必須透過查冊確定被告公司的資料,避免因「告錯人」而浪費雙方時間甚至要對「被告錯」的公司支付訟費。
在2017年年末的海麗罷工中,除了工友的堅持、外界的支援等原因而令罷工最終帶來成果外,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在罷工過程中,我們找到新舊兩間公司的黑材料——就是兩間公司實為「左手交右手」,而找黑材料的方法就是透過公司查冊,發現兩間公司的註冊地址為同一個,而兩間公司的董事分別為「陳明珠」及「陳美珠」,才可推論出兩間公司有密切關係,透過「左手交右手」的方式,並要求工友簽下自願離職信以逃避遣散費。如未有發現這項黑材料,或許就不會被傳媒廣泛報導,也未必會令公眾有這麼強烈的反感,罷工的結果就有機會完全不一樣。
而在富臨工潮中,著實亦有賴公司查冊才可成事。富臨集團有多間分店,但美孚分店與長沙灣分店的登記公司名稱並不是「富臨皇宮」和「富臨漁港」,而是「中金企業有限公司」和「中采發展有限公司」,工友在提告前就必須先查清楚公司名稱。另一方面,富臨在每幾年就會轉一次公司名稱,以美孚富臨為例,有工友的強積金帳戶被分拆成 4 個帳戶,包括「中金企業有限公司」、「中邦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景發展有限公司」和「中泰投資有限公司」,而查冊就可以證明這4間公司實為同一間公司。最終工友需簽署4份強積金文件,才可提取4間公司的僱主累算權益作強積金對沖之用。
收緊公司查冊後,勞資審裁署可以收皮?
過去幾年我們接獲的勞工被剝削的情況中,不少工友都因為害怕直接行動、相信法庭可以公平公正協助他們取回應得的權益,而選擇向勞資審裁署求助(當然為數不少的工友在親身面對法庭聆訊後已打消此想法)。在此必須簡單解釋法庭的基本程序,以便大家了解收緊公司查冊後,對欲透過法庭訴訟解決勞資糾紛的工友有甚麼影響。
工友一旦在法庭向公司提出訴訟,就會成為「提告人」,公司則為「被告人」。在一般情況下,法庭都是行駛「無罪推定」原則,故舉證責任在提告人身上,而工友提告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查出被告方的資料,包括公司名稱及通訊地址。為了公平公正,所有法律文件均需一份交給法庭、一份交給被告人,令被告人可在知悉提告人有甚麼證據的情況下,作出相對的回應。
因此,可以想像的是,一旦公司查冊收緊,工友連公司的正確通訊地址都無法得知,就遑論要把所持的證據寄給公司,談何提出訴訟?所以簡單來說,勞資審裁署就可以作廢,那麼工友日後就只能透過直接行動才有機會討回應得的權益。
政治任務為先 民生基層放埋一邊
政府欲透過收緊公司查冊扼殺新聞自由、打壓媒體昭然若揭,連基層勞工在被剝削時提出反對都要趕盡殺絕,打工仔女日後只會有冤無路訴。看來以後在任何追討行動中有人問起「點解唔揾勞工處/告佢呀?」,我們只好坦蕩蕩地告訴大家「法治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