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動警察到鐵甲威龍:去人化的機械警察能否公正執法?](/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在修例風波的一連串示威浪潮中,警察對待示威者、親政府幫派分子及普通市民的親疏有別及執法尺度,一直為普羅大眾所詬病。包括不少前線警員的親政府陣營稱呼示威者為曱甴,示威者則稱警察為狗,彼此都以去人化的稱呼來稱呼對家,早前,更有外籍警司把被打的示威者稱呼為黃色物件Yellow Object,令眾人譁然。在去人化甚至物化的現象下,不禁令人聯想,如果改由完全去人化的機械人擔當警察執法,究竟會如何,會否真的能避免現在前線警員情緒化時的濫暴行為,還是只會產生沒有人性的鎮壓?
從機動警察到鐵甲威龍
機械警察,可說是敵托邦小說常見的角色甚至主角,從《機動警察》中如同高達一般由人控制的機械人,到《超人類,卓比》中的人工智能機械警察,再到《鐵甲威龍》及《攻殼機動隊》中的半人類半機械的機械警察,皆試圖以不同角度探索機械人在服從命令與人性之間的取捨。在不少科幻作品,機械警察都被描述成為極權政府的鎮壓工具,就像《新宇宙威龍》中負責鎮壓殖民地反抗組織的聯邦機械警察,由於機械人只會毫不猶豫忠實地執行命令,不會因為同情而放過任何人,故成為了最佳的鎮壓工具。不過,在一些以機械警察為主角的作品中,則會嘗試透過半人類半機械或人工智能系統的手法,試圖為機械警察添加人性,以帶出在冷酷的命令及人性的道德思考中,執法者該何去何從。
《超人類,卓比》中機械警察設計者嘗試以能如人類般思考學習的人工智能系統來讓機械警察可以像人類一樣,可以判斷是非善惡,以免成為單純的殺戮機器,而《鐵甲威龍》則讓半人半機械警察能以人類意識凌駕機械指令,變得有如《攻殼機動隊》的素子一般擁有靈魂而非單純作為戰鬥武器,能思考何謂正義,不會單純服從指令,而是不畏得罪強權忠實執法及保護人民,甚至會主動協助民眾抵抗市區重建的拆遷隊。《機動警察》雖然並非真的機械警察,而是由人類操控,但一眾負責操控警用機械人的特車二課隊員們會脫離單純服從的思維方式,而是會思考整個大局,在各種重大事件如軍方政變時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到保護人民的職責,雖然當中一些隊員會像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一些香港機動部隊隊員一般以執法為名來合理化執法期間造成的破壞,但整體來說仍會保護民眾,不像其粵語版主題曲中那樣是只懂披上絕情裝甲當戰袍的公安武警。不過同時間,特車二課成員遊走法律邊緣實踐正義的作風,卻有走上歪路的風險,要是他們並非有着單純的正義感,隨時會成為大家口中違反紀律濫權濫暴的黑警。
機械警察會否成為公正的執法者?
談過科幻世界中機械警察的形象,那麼機械警察能否成為解決警察受情緒影響違反警例及執法不公問題的方案?針對執法不公,機械警察謹守指令,不會考慮人際間利害關係,理應做到一視同仁,亦不會因情緒而使用指令以外的武力,但前設是機械警察的設計者及下指令的人也是公正無私,把法律及武力限制設定為不容修改的首要指令,就算下指令的人類上司下達違法指令時也能跟隨法律而行,而要達到這些條件,還要法律首先是健全且能保護人權民主自由才行,要是法律侵犯了人權,那公正的機械警察只會成為冷酷的鎮壓機器。機械警察,就像槍枝一樣,是善是惡,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動機,一個好的使用者,可以令機械警察成為公正的執法機器,以機械之身來進入各種惡劣的環境如槍林彈雨保護民眾,且不需要太多休息時間,只需要充夠電便能繼續工作,節省成本;但要是一個壞的使用者,可以把機械警察當成可怕的鎮壓工具,由於去除了人性的思考,避免了如六四鎮壓時一些軍人前線抗命拒絕鎮壓的可能性,將會使更多人受害,機械警察的高效能,更會使鎮壓效果加乘,確保沒有人能逃得過圍捕。
那樣,如果像《超人類,卓比》那樣,為機械警察加入懂得如人類般思考命令正當性及有憐憫之心的人工智能,會否減低機械警察因不恰當命令而成為可怕工具的可能性?這取決於該人工智能的學習環境。要學習得憐憫,首先要能讓人工智能系統有好的「父母」可分辨善惡,學會人類的道德價值,才能使之作出人性化的決定。但這就如同人類警察般,這些觀念會否增加機械警察執法時的情緒化因素?
具有人性機械警察有否足夠能力判斷善惡並作出正確決定?要是機械警察的「成長」過程中習得偏激思想,會否引發《智能叛變》一般的可怕情景?雖然,現在的人工智能設計仍會遵守著名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所提出的機械人三定律,即機械人不我傷客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機械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以及機械人必須保護自己,但正如艾西莫夫所提出人類世界的複雜性,可能令機械人無所適從,最終會因各種矛盾的環境而使之作出危害眾人的決定,出現艾西莫夫著作《智能叛變》中機械人以保護人類為由囚禁所有人類甚至殺人的場景。
人類警察的必要性
人類世界的複雜性,使善惡難以一刀切界定,在執法時,更容易面對各種法律與道德的矛盾,有時忠實執行法律可能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例如處理小販問題及民眾示威,這並非只懂執行法律的機械警察能獨自處理得了,就算是人工智能機械人也未必能作出對更多人有利的判斷。人類經過長時間的社教化,比起機械更懂人情世故,更懂得在執法之餘圓滑地平衡社會大眾利益,在命令之下嘗試顧及不同方面的感受,這些是機械人短時間難以取代的。但要是人類警察只懂執行上級命令,不去思考命令是否對社會大眾有利,更出現執法不公的場景,那末,寧願由遵守機械人三大法則的機械警察來執法,至少可確保執法公正且不會對人類造成過多的損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