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崗工廈夾band滋擾民居惹爭議 區議員:樂隊稱日後練習會關窗](/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報導)黃大仙區議員陳啟淳日前在其Facebook專頁貼出工業大廈照片,稱深夜12點半「義發又打band」,產生噪音滋擾民居,有網民質疑陳「公審」及「打壓」樂隊。其中一個單位的band房租戶主動聯絡區議員會面,有份陪同陳啟淳與租戶見面的黃大仙區議員尤漢邦指,租戶態度友善,觀察到室內有裝設隔音設備,認為滋擾居民的主因是沒有關窗;租戶表示日後會注意,盡量在練習時關上窗戶。
尤漢邦:各方情緒源自社會氣氛
該帖文引起爭拗後,陳啟淳解釋有關工廈天台自去年4月起,已常於深夜傳出夾band聲音,滋擾附近民居。他曾拍門但無人回應,亦曾去信大廈法團及管理處,惟未能聯絡到有關樂隊。陳與網民爭論初期,曾表示不應以發展本地音樂為由滋擾他人,又指「有個好簡單嘅解決方法:轉地方或者轉時間練習」,令爭執升溫。他隨後就自己「意氣用事」的回應致歉。
其後,其中一頂層單位租戶與陳啟淳聯絡。有份陪同陳與租戶見面的尤漢邦承認,在不適當的媒介及情緒化用字下,溝通欠佳,認為大家很多情緒源自繃緊的社會氣氛,租戶、居民及區議員都各自承受不少困難,「近呢幾年大家受嘅苦真係太多喇,講都講唔完」,才令爭論持續。
作為同事,尤漢邦覺得陳啟淳這次「處理得好好㗎喇」,若自己面對同類事情或有更大困難;但事後檢討,當然覺得應有更好的辦法,唯有汲取是次經驗,下次處理得更好。
文化政策停頓 難平衡區內居民及工廈租戶
過往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尤漢邦稱建制派區議員主要處理居民議題,不會談及工廈政策,但現時市民對民主派區議員有更高要求,期望能做得更多,「件事困難咗,出錯機會都大咗,希望之後做得好啲。」
尤漢邦嘆,香港近十年來的文化政策沒有進步,「變相樂隊冇得期望文藝創作嘅空間增加,居民都冇得期望噪音問題得以改善」,矛盾只會繼續存在,難以平衡區內居民及工廈租戶需求。
尤漢邦坦言,即使在健全的議會制度下,區議員在工廈政策上也不會有很大影響力。尤漢邦曾從事影片製作,他表示一直以來都關注香港的創作空間,黃大仙區議會亦曾邀請本地音樂單位及樂隊於網上音樂會演出,盼限聚令放寬後能在新蒲崗舉辦導賞團,讓居民接觸區內文化從業員,增加彼此的溝通。尤指政策倡議不易做,但至少可做些小行動,「食唔到大餐,都有粒糖。」
尤漢邦:非積極主動報警
自陳啟淳於Facebook專頁發文後,獨立音樂表演場所Hidden Agenda(HA)不滿回應稱:「香港玩音樂真係好慘,黃色區議員喎。」負責人許仲和亦在其個人Facebook表明,不認同陳於去年11月處理噪音問題時報警的做法。尤漢邦認為當中以誤會居多,相信區議員與HA在文藝空間的大方向上,不會有太多分歧,「如果坐低傾,我覺得係可以好良好溝通」,認為是最初使用了不適當的溝通媒介所致。他表示不會對對方言論有太多揣測。
對於報警處理,尤漢邦稱「原則上搵警察係應該,佢哋做咗唔好嘅嘢我哋要譴責,同時都應該叫佢哋做返應該要做嘅嘢。」但他強調,不是陳啟淳「積極主動」透過警力解決問題,而是街坊沒辦法處理下望能與警察溝通。尤漢邦又指,報警並非陳啟淳的「處理手法」,只是「處理事情中途的處境」,強調最後仍是希望透過溝通解決。
他續稱,街坊在晚上聽到噪音,第一時間未必考慮到報警是打壓樂隊的行動,認為街坊如與樂隊加強溝通,明白報警帶來的影響,或許就會在事前考慮更多。「我哋區議員就梗係要再諗得透徹啲,我哋唔係積極主動搵警力去處理事情,但如果有人覺得我哋係,我哋好樂意接受批評,會繼續改善!」
劉珈汶:報警只會加深矛盾
另一黃大仙區議員、公民黨劉珈汶亦回應Hidden Agenda的帖文「撐你,如果尊貴嘅議員冇曾經搵你哋協調傾傾佢,搵我,我都係黃大仙區議員,但係唔撐報狗」,並將該留言截圖上載至其Facebook專頁。劉珈汶向《獨媒》指,樂隊開窗練習並不恰當,但認為區議員可以協助居民與樂隊溝通,提出改善隔音、互相了解以解決問題。
她續指,報警能在短時間內安撫居民,但只會加深居民與工廈租戶之間的矛盾,甚至扼殺樂隊的生存空間,無助解決問題。她強調應思考為何樂隊被迫到工廈區練習,又指如果可以,樂隊也不希望音樂騷擾到居民。劉覺得,問題長遠須由政策層面處理,提到公民黨於2017年的「三分工廈」建議,即將工廈最低三層的用途開放,容許藝術表演場所進駐工廈。